生活中,你是不是经常会听到一些父母责骂孩子,供你吃,供你穿,辛辛苦苦把你养大,为什么你就这么没良心,这么叛逆,这么不听话,把孩子的很多问题都归结是孩子自身造成的。或者身为父母的你,是不是也经常这样说孩子。
很多父母只是懂得把孩子喂养长大,其实并不懂得还需要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在很多父母眼里,只要把孩子喂养大,不生病就已经可以了。
养孩子不是养猪,光喂食是不够的。孩子出现的问题很多都是父母从小的不良养育造成的。你没有成为“足够的父母“,孩子长大后便成为了为题儿童。
出来混都是要还的。孩子小的时候,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后借口,不好好养育,仅仅只是提供物质,止步于吃饱、穿暖,无异于给自己埋下了一个将来会爆炸的“定时炸弹“,问题来了,就像祥林嫂一样,一遍遍的念叨”一把辛酸泪,都是孩子的错“。
可是事实是这样的吗?作为父母,仅仅只是喂食那是远远不够。除了喂养孩子,父母还要做很多,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良好的亲子依恋。
20世纪50年,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的著名心理学家哈里·哈洛(Harry F. Harlow)(重要性被低估的著名心理学家,还有很多研究非常好)利用恒河猴(限于伦理要求以及其他限制,不能用人做这个实验,不过道理是共通的)做了一项实验。
实验者制作了两只假的母猴,其中一只用光滑的木头做成的,外层覆盖一层毛毛绒海绵等(绒布母猴),在胸前安装了一个可以喂奶的人工乳头,身体内还有一个可以提供温暖的灯泡;另一只母猴由铁丝做成,其他方方面与绒布母猴完全一样。
然后研究者,把两只假母猴分别放在两个单独的房间里,这些房间与小猴的笼子想通。实验者把8只小猴随机分成两组,一组由绒布母猴喂养,一组由铁丝母猴喂养。在喂养外,小猴可以随意地与两只假母猴接触。除此之外,研究者还刻意营造了某些恐惧或着不熟悉的情景(比如玩具熊)。
你觉得小猴子是喜欢绒布母猴还是铁丝母猴?这种都可以提供喂养但有些许差异的母猴对小猴的行为有影响吗?
结果发现,小猴偏爱绒布母猴,不论是铁丝母猴还是绒布母猴喂养的小猴都对绒布母猴产生了强烈的依恋倾向。哪些由铁丝母猴喂养的小猴也只是在吃奶时迫不得已才离开绒布母猴,吃完后立即回到绒布母猴那里。
而且,当小猴面临令其恐惧、害怕的东西时,它们很快就会跑向绒布母猴,并依偎在其身上,以寻求安慰和保护。当小猴被放置于陌生环境时,所有小猴都会立刻奔向绒布母猴。
两只假母猴都可以提供喂养,为什么还会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
两只假母猴间的主要差异就在于:绒布母猴可以提供接触安慰(contact comfort),而铁丝母猴不可以。
从这个角度而言,俗语“有奶便是娘”也不全是正确的,至少对一个孩子,光有奶不够的,有奶有提供安慰的才是亲娘。
哈洛据此研究提出了依恋理论,证明了亲子依恋关系对儿童发展的重要作用。依恋是指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之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哈洛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发表了他的研究成果《爱的本质》,他指出:“作为一个能够影响情感的因素,哺乳的主要作用在于让婴儿同母亲有频繁和亲密的接触。人当然不能只靠吃奶而活。”
之后,大量的心理学家对依恋进行了研究,证明了依恋对个体社会性发展、心理健康的重要价值。
上个世纪早期,美国的孤儿院里的婴儿死亡率很高。但是,这些孤儿院硬件条件都很好,卫生清洁、食物也充足、营养,但是很多宝宝却无法安全地存活下来?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缺乏和他人的肌肤接触。美国人类学家AshleyMontagu早在上世纪40年代,就根据相关研究得出结论:“当触觉要求不能被满足的时候,不正常的行为就会应运而生。”
著名的印度狼孩的例子大家应该都听说过,狼孩虽然也被喂养大了,但是这些只有人的外形,表现的根本不像一个人。缺乏正常的人类社会的亲子关系以及社会性的交流,这些孩子不会说话,不会跟人建立亲密关系,心理发展受阻。
有兴趣的还可以去找找一找上世纪60年代,罗马尼亚这个国家的像养鸡场一样的惨无人道、灭绝人性的“育婴工厂“。
动物学的研究也表明抚摸非常重要。很多群体生活的哺乳动物都有理毛的行为。例如,跟人你叫接近的猴类、猿类,闲暇时间经常会出现理毛行为,这种行为一方面可以确立群体中的等级地位,另一方面也是群体交流的重要方式,用人类的语言就是说“这是一种表达爱的方式“,这对于其生存特别重要。
如果你是一个父母,你一定很清楚,如果孩子哭闹了,你轻轻拍拍孩子的后背,孩子一会就可以平静下来,恢复常态。
即使你没有孩子,当你心情不好时,你是不是特别愿意依偎在恋人的怀里,或者靠在好朋友的肩上。
对于亲密关系而言,接触是重要的建立方式以及表达方式之一,有利于建立安全感以及价值感(我是值得被爱的),对于不会说话的婴儿而言,这一点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根据南方周末的报道,当今的中国有6100多万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这些孩子长期远离父母,父母忙于挣钱为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质生活,可是这些却特别渴望跟父母在一起。很多父母从孩子一生下来就远离了孩子,亲子之间难以建立良好的依恋及亲子关系。我也知道没有哪一个父母愿意背井离乡,“抛弃“自己的孩子,每个人都是不得已,生存的压力极大。但是,这却对这些孩子造成了巨大的伤害。网上报道的留守儿童犯罪案例太多了(这里就不再赘述了),这些孩子其实本身都是受害者,问题家庭导致问题孩子,就是这样产生的,不过最可怕的是这种悲剧会”遗传“。
小时候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的孩子长大后很难跟人建立亲密关系,在婚姻生活中会存在很多问题。大多数家庭中作为受虐者的孩子,长大后极有可能成为施虐者。例如,作为家暴受虐者的孩子很有可能长大后成为家暴的施虐者,他们变得特别敏感,不会懂得如何跟人相处,相信暴力是解决问题的方式,所以一旦关系出现问题,极有可能重蹈负责,成为自己极其厌恶的父母那样的施暴者。
你身边有这样的例子吗?你想一想事实很可能是不是就是这样的,明明讨厌父母的暴力,结果自己却成为了自己最讨厌的人。
我们一向推崇的“孟母三迁“只是一个表面现象,孟母对孟子合适的爱才是关键。别光只是为了孩子上个好学校你也一再“候鸟般迁徙“,经常搬家。相比于择校,”择母“对于很多孩子而言倒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毕竟谁也不希望,自己家的孩子成为一个”高学历的野蛮人“。
醒醒吧!好好爱你的孩子,有时间多去爱抚你的孩子,不养觉得喂养长大就万事大吉了,你就已经尽了为人父母的义务。
正如你也需要娱乐,人际社交、旅游等一样,你的孩子也需要更多的爱。
养孩子不是养猪,光喂养是绝对不够的。
(限于时间以及有些研究记不清楚了,有一些案例说的不清楚,以后有机会再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