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韭菜”,在中医里,它拥有一个比较响亮的名字,就是被叫作“壮阳草”,还有不少的国人把“韭菜”称之为“洗肠草”。
不单单是如此哩,韭菜还有很多名字。它还叫作草钟乳、起阳草、长生草,又称扁菜,韭菜入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在中医医书《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韭菜春食则香,夏食则臭”的说法。像“春韭”就是深受多数人喜欢的“春菜”,也是一年四季中,韭菜最为鲜美的时候,有“早春韭菜一束金”的说法。
在《说文》一书当中,也有专门解释“韭菜”的名字,说道:“一种而久者,故谓之韭。”意思就是说韭菜割一茬还会长出新一茬。还有一种说是象形字,一横代表土地,非像长在地上的苗木模样。
像韭菜的功效与作用就是属于多种多样的,我会举例说明情况的。譬如说在其中就有: 补肾温阳:韭菜性温,味辛,具有补肾与壮阳的作用,故可用于治疗阳痿、遗精、早泄等病症。益肝健胃:韭菜含有挥发性精油及硫化物等特殊成分,散发出一种独特的辛香气味,有助于疏调肝气,增进食欲,增强消化功能。需要注意的就是,韭菜虽好,但也并非人人适宜。对于阴虚内热及疮疡、目疾患者应忌食……凡是种种真可谓是不胜枚举的,若还要举例说明依旧能找到很多的。
我为什么要在上面的文字中,不厌其烦地介绍韭菜呢?皆因当我想起韭菜,还让我不由自主地想起刚驾鹤西去的三姨妈倪金英。
她是在今年7月15日星期一驾鹤西去的,享年80岁,生肖属鸡,我的三姨妈是两大因素驾鹤西去的,第一个原因是:在她的最后三四年里,患有重度老年痴呆症的病,不认识自己的家人;第二个原因是:自己身体内部所有的器官与五脏六腑并发症至衰竭而驾鹤西去。
在我读小学一年级时,一直到初中一年级结束,家是居住在浦东有千年历史名叫“高桥”的古镇上,不仅是如此,我的三姨妈则是从新疆建设兵团退休的回沪知青,时间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她们一家三口和我家居住在同一个镇上,【备注:还有两位表哥,大表哥朱琪和二表哥朱彬】彼此间的距离并不是很远的,也就八九百米。
家母倪榴珍对我说,她这一生除去要感谢生育养育她的外公倪根生外婆张榴妹以外,其次是三姨妈倪金英,这个又是为什么呢?
皆因在新中国的历史上、在“十年动乱”时期,国家曾执行过“插队落户”的政策,旨在通过知识青年和干部的下乡,既可以缓解城市就业方面的压力,与此同时,还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像这个政策最主要实施于1968年以前,而且在那个时候,对于居住在市区里面的居民来说吧,在每户家庭中最少也要有一名家庭成员要去插队落户的,原本的名额居委会是动员并点名让家母去的,因为家母在家族成员当中,身体素质是最不好的,若让家母去插队落户的话,说不定没过多久就会“客死他乡”的,因为相比较而言,三姨妈的身体素质是最好的,年龄也合适,家母的奶奶陆海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三番五次地动员三姨妈去插队落户,后来姨妈插队新疆建设兵团……
三姨妈是退休以后才回沪定居的,她当时为什么会和我们居住在一个城镇呢?主要原因是有其三,其一是:在当时三姨妈的退休金是不多的;其二是:家中无一间空房,而是需要借房子来居住;其三是:我们家住的地方是属于郊区,到郊区借房子去居住的话,相比较起来,在房租方面自然就可以来得比较便宜一点点;我要是没有去记错的话,她是借住在名叫“赵文虹”的家里,她的家里有四间房屋,况且她的母亲还是家母的同事加好友,借给别人每个月的租金为450元人民币,因为我们和她家是好朋友的关系,每个月租金为350元人民币。
至今为止我还能清楚地记得,三姨妈和我们居住在一个城镇的时候,每年只要一到春夏两季,尤其是夏季的时候,每隔三至四天时间,就会动手包韭菜饺子,还会时不时地叫我去她们家吃饭,在此期间也必定要叫我吃韭菜饺子的,说什么多吃韭菜馅的饺子,杀菌消毒有助于身心健康,像这个时间,就是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的初期。
我曾经还听三姨妈对我说过,她在没有插队落户之前,自己是不太喜欢吃饺子的,也是不会包饺子的,自打插队落户以后,和北方的同事逐渐逐步地学习、学会包饺子,因为北方人爱吃饺子,尤其是爱吃韭菜猪肉馅的饺子,时间一长久而久之,她也喜欢上吃饺子。
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时,和现如今拿来做一个对比与比较的话,绝对是属于迥然不同的,在那个时候,是没有什么手机与网络的,也包括智能手机在内,同样也是没有的,或个人或家庭,想要一点任何类别的物品的话,全都是需要自己动手去做出来的,包括各种吃的食物,也一样是如此的,不像现在,自己不想动手操作,可以直接通过网络与智能手机叫外卖,生的、熟的食物都可以立马叫回家的。
在当时,三姨妈做的韭菜猪肉馅饺子,外面的那张饺子皮,是用擀面杖擀出来的,虽说在那时,在购买各种面制品的商店里面,已经能购买到半成品的饺子面皮,三姨妈基本上是不会去购买的,之所以她不会去购买的,有告诉我有如下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是:出于经济的考虑,自己动手擀饺子皮,或多或少就能省一点钱,其二是:自己动手擀制出来的饺子皮厚薄适中,吃口吃起来则是比较香的。
在包饺子之前,先要用擀面杖擀饺子皮,我记得当时三姨妈使用的擀面杖大概是在1.5米左右,她在做之前,不是会事先把两只衣袖袖子一层又一层的卷起来,一直撸到臂肘的上面才停手,就在衣袖袖子的外面套上一副袖套,这样操作为的是防止面粉沾染到衣服上。
在面粉里面添加适量的水,再去捏成一团又一团的长条形的面团,再用菜刀把长条的面团,等比例的切成小面团,再把小面团放置在擀面杖的下面,双手一边推一边拉一边擀,而且还是顺时针方向操作的,几个来回以后,铺开面皮,再在上面撒少许的面粉继续擀,要擀到面皮大小厚薄适中以后方才停止,还要以此类推,不断重复操作。
每次擀饺子皮的时候,不管今天包多少只饺子,三姨妈不会一次性把所有的饺子皮都擀完的,而是先擀出二三十张饺子皮,包二三十张的饺子,等饺子包完以后,再去擀饺子皮,也同样是以此类推的重复操作,她还告诉我为什么要这样来操作的理由,若把饺子皮都擀完,再拿来包馅料的话,皮子变干变紧不易包裹,擀完二三十张饺子皮以后,它的硬软度是来得比较适中,适合快速包饺子容易包裹住。
在包馅料时,三姨妈会先一只角折过捏紧,需要捏紧三分之一,再去添加适量的馅料,最后把皮子盖住馅料,并把它捏成花形。
在那个时候,我还听三姨妈讲过关于包韭菜猪肉馅饺子时,所需要的配比,彼此之间的比例是2比1,即两斤韭菜,配上一斤猪肉,还要上姜末、熟油、酱油、盐、味精、五香粉、香油、花椒水……
实话实说,在那个时候我只会包馄饨,我曾经也是想要学会包饺子,不管怎样的和三姨妈学习包饺子,就是包不好,馅料总会漏出来,以后再到三姨妈吃饭,有包饺子,就坚决不肯让我包一只饺子。
有一件事情,也同样是需要拿出来好好地说道一番的。依旧是在20世纪的90年代初期时,只要在夏季的时节里面,我去三姨妈家聚会吃饭时,每逢要是让我碰到有吃韭菜猪肉馅饺子时,总归是要让我变成猪八戒照镜子--里外都不是人,这个到底又会是为什么呢?
若我不肯吃一碗由姨妈包的韭菜猪肉馅饺子,姨妈就会变得很不开心的;她还会质疑我的;更会说我不肯吃饺子,就有看不起她的意思;我只能硬着头皮吃;家母坚决不允许我吃韭菜猪肉馅的饺子,每次只要吃过以后,等到回到家里以后,必然就是要被训斥一顿。
等到我年龄稍长大一点以后,已经长到“舞象之年”即18岁的时候,才彻底地让我弄明白家母不让我吃韭菜猪肉馅饺子的原因,皆是因为家母是在中药店上班工作的,她知道我的身体素质是属于内热与肝火旺盛类型的,而韭菜是属于发物一类的食物,像身体素质是属于内热与肝火旺盛类型的人是不能吃的,但凡是有吃过一些发物类型的食物以后,身体内部的内热会爆发出来,肝火会更加的旺盛……
还有的就是,三姨妈和我们居住在一个城镇的时候,她曾经对我们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说道:“药补不如食补!”尽管说她自己的收入(退休金)并不是来得很多的,每每只要有时鲜货上市的时候,譬如说:有小螺蛳上市的时候,就会购买两份,一份给自己,一份给我们,说什么吃那些时鲜货、刚上市的菜肴,有助于身心的健康。
不光是我在上面所说所写的内容,依旧说三姨妈在同辈亲戚当中经济条件是最差的,在和我们居住在同一个城镇时,【备注:后来我们由高桥镇搬迁至洋泾镇居住,他们一家又和我们居住在一个镇上】每间隔一段时间以后,会邀请我和大我五岁的亲大哥陆明吃饭的。
我和我父母亲同辈小孩子拿来做一个对比与比较,我是最为愚笨的一个人,最多也只能记忆起足岁六岁时发生的各类人事物情。
也就是要等到我将近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才知道在家母的上面有一位三姐姐倪金英,我的三姨妈,插队落户在新疆建设兵团。
也同样是在这个时间段的里面,让我弄明白三姨妈并不能每年都能返沪,最起码也要间隔四至五年的时间,才能回一次家返沪。
她每次从新疆返沪时,会给家中的每户同辈亲眷带一点新疆的土特产,即:新疆的葡萄干和牛肉干,以携带的葡萄干次数是来得居多。她曾经还告诉我说,虽说在新疆地区是拥有诸多的土特产,我也只能携带这两样土特产给家中的每户亲戚尝尝鲜,皆因有两个原因在其中,第一个原因是:携带比较方便,便于携带在自己的身边;第二个原因是:像这两样食物可以保存很长的时间,轻易是不太会损坏的。
在三姨妈的一生中,有说过许许多多的话语,她所说过的任何方面的话语,让我印象感到最为深刻的内容,到底又会是什么呢?
依旧还能让我清楚地去记得,时间要倒转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时候,她曾告诉我从新疆返沪一次并不是属于很容易的一件事情,对于全国范围内来说吧,交通方面都不是特别发达的,她虽说是插队落户在新疆建设兵团,她所在的某个新疆建设兵团,则是归属于乌鲁木齐市管辖下面的,光从自己建设兵团连队出发到乌鲁木齐市,需要坐一天时间的长途车,在平时无特殊原因,一般是不去乌鲁木齐市的,等到购买好火车票以后,而且还是慢车硬座的火车车票,从乌鲁木齐到上海的老北站,【备注:在当时沪上所有南来北往的火车都停靠在老北站】需要五天四晚的时间,来回一次最少也要12天的时间……
我仍然还能清楚地去记得,三姨妈对我说,自己在插队落户到新疆建设兵团的时候,之所以不能每年返沪探亲,也是有两个原因在其中的,第一个原因是没有假期,需要过一定的时间单位才肯给予一定的探亲假期;其二是收入少,需要省吃俭用几年以后才能回家。
最后,以这篇拙作,来深切缅怀驾鹤西去的三姨妈倪金英!
【备注:①:文章为作者原创;②:各种沪上美食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上;③:万分感谢原创图片。】
杜老倌侠客居(陆伟)写于2024年10月31日星期四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