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就是儒家“五经”之中的《诗》。相比较于前面的三部《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而言,《诗经》应该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一部古籍。毕竟但凡读过书的人,谁还不会背“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在成为儒家的经书之前,《诗经》的名字就是“诗”。诗是怎样产生的呢?
1.诗的起源
诗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期的人们,在劳作的时候,在闲暇时高兴或者悲哀的时候,在过节的时候,想把自己的心情诉说出来,觉得说话不够劲儿,于是便开始歌唱,达到一唱三叹、荡气回肠的效果。形式上呢,有时是独唱,有时是合唱,有时是一人唱众人相和,有时是对歌赛唱,想想也是非常热闹的场景。这样日积月累,歌谣就越唱越多了,不过那个时候的歌谣,还是即兴创作,口头流传,随意性比较强,想加字就加,觉得太长就减,自己觉得称心满意就行。
歌谣分为徒歌和乐歌。徒歌是随口唱,手舞足蹈,打着节拍;乐歌是随着乐器唱,比如土鼓、土槌、芦管等,后来又有了琴瑟钟鼓,那就是非常正式的乐歌了。我们读《诗经》的时候,会发现很多章节基本是重复的,其实这就是早期歌谣的特点。朱自清先生说:“重叠可以说是歌谣的生命,节奏也便建立在这上头。”直到后来,歌谣开始讲究字数整齐、和谐押韵,重叠的现象才渐渐少了。
2.《诗经》的产生
有了文字以后,才由乐工将那些口头流传的歌谣及记录下来,这就是最早期的“诗”。记录诗的人是乐工,在春秋时期,各国都养着一班乐工,乐工就如同后世有钱人家的戏班子,老板叫太师。太师的主要工作是什么呢?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搜集乐歌。
那时候,各国之间使臣来往,宴会时都要奏乐唱歌。太师们负责搜集乐歌,不仅搜集本国的,还要搜集别国的;不仅搜集乐词,还要搜集乐谱。如果搜集到的是徒歌,还要稍微修改一下,使它符合贵族的口味,再配乐演唱。
除了搜集这一类乐歌,太师们还保存了贵族祭祖、宴客、房屋落成、出兵、打猎等等作的诗,这是典礼诗。另外,太师还搜集讽谏、颂美等献诗,这是由臣下所作献给君主,准备让乐工演唱的,这类诗是政治诗。
太师们搜集保存下来的这些乐歌,原本带着乐谱,唱词总共有300多篇,当时称作“诗三百”。到了战国时代,贵族渐渐衰落,新乐代替了古乐,职业乐工纷纷散走,乐谱就丢失了,只剩下了唱词,这就是后来的《诗经》。
3.《诗经》的解读
我们都知道“诗言志”,但是古代所谓的“志”其实是和政治与教化有关的。春秋时期的外交宴会上,,各国使臣都要点“诗”让乐工唱,这诗句必定是带有政治色彩的。比如,《左传》记载:襄公二十七年,郑伯在垂陇宴请晋国使者赵孟,赵孟请大家赋诗,想看看大家的“志”。子太叔赋的是《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零露溥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这首诗原本是男女私情之作,子太叔只取了最后两句“邂逅相遇,适我愿兮”,皆以表达郑国欢迎赵孟的意思,无须顾及全诗的内容。这便是当时所说的“诗言志”。
到了孔子的时代,不再流行赋诗,孔子采用了“断章取义”的方法,用《诗》来讨论做学问和做人的道理。比如:“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本来说的是琢玉,将玉比人,他却用来教导学生做学问的工夫。“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本来说的是美人天生丽质。他却解读说末句说的是文化,人先是朴野的,后来才进展到有文化——文化必须通过学习才能得到,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孔子说“思无邪”一句话就包括了“诗三百”的道理,又说诗可以鼓舞人,团结人,增加阅历,发泄牢骚,懂得事父事君的道理。因此所谓的“志”其实就是指“教化”而言的。孔子解读诗的方法,对后来的解释《诗经》的儒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们都采用了这种“断章取义”甚至“断句取义”的方法,最有权威的是毛氏的《诗传》和郑玄的《诗笺》。
4.《诗经》的六义
所谓《诗经》六义,是指风、雅、颂、赋、比、兴。
《大序》(《诗经》解读本,作者不详)中解释道:风是感化、讽刺的意思,雅是正的意思,颂是形容盛德的意思。这都是按照教化的作用解释的。
近代也有学者认为,这三个字应该和音乐有关,风是各地方的乐调,《国风》就是各国的土乐;雅就是“乌”字,表示“呜呜”的声音;雅也是“夏”,表示乐章,所谓《大雅》《小雅》,大约也是乐调不同的原因。颂就是“容”,也就是“样子”,意思是这种乐连歌带舞,舞就有了种种样子。
至于赋、比、兴,原本也都含有政治教化的意味。《大序》认为:赋是“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的意思,比、兴都是“主文而谲谏”,不直陈而用比喻就叫“主文”,委婉讽刺叫“谲谏”。说的人无罪,听的人却可警诫自己。“兴”不同的地方在于用在诗的开头。
不过,我们今天学习《诗经》,解读《诗经》,已经就基本回归到它们的本来面目了。否则,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也带上了政治教化的色彩,那是多么无趣啊!而《诗经》,本来是我们先民的歌唱,原本是自由自在,原汁原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