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种种原因,去看了《长城》。观影之前,朋友问我知不知道这部片子是讲什么的,我说是一群中国人和歪果仁一起在长城上打怪兽。
没想到这句话剧透了全剧情……
电影还是有一些地方惊到我的,比如宏大的画面、如奥运开幕式般整齐划一的军队和战斗队形、密密麻麻的饕餮如同丧尸、各类大开脑洞的战斗机械。走出电影院,莫先生表示看得还蛮爽的,我们俩一边吐槽着鹤军的攻击太窄了,灵感完全来源于跳水梦之队,一边依旧兴致勃勃地回家了。
然后,两人就几乎忘记了这部电影……这种感觉和我看完《变形金刚》《X战警》《复仇者联盟》《魔兽世界》等等等等好莱坞商业片之后差不多:不过脑子,看完即忘。
所以《长城》是一部非常好莱坞的商业爆米花电影,撇除它的导演是张艺谋、演员里有一大波中国人这两点,它和常规的好莱坞商业片并没有什么大的不同:简单的故事主线,酷炫的视觉效果、正义战胜邪恶的大结局,男女主角边战斗边谈恋爱的套路,以及配角必须死的定理……
有时候我甚至觉得《长城》有点太严肃了,在谈恋爱打怪兽这样的传统套路中,还在处心积虑地体现家国情怀、普世价值以及天朝团体操表演。在短短的时长内像赶进度条一般,自己的演员们争先恐后地露脸、领便当,观众也看得气喘吁吁。
在画面的调度和脑洞的程度方面,我是服气的。但《长城》缺乏的,正如大多数评论所说的,是对于人物塑造的力度。而其中一个原因,我认为正是打酱油的大咖太多了。
当你把一堆人都放在海报上摆在电影院门口时,观众一定会对张涵予、彭于晏、林更新、黄轩的角色起兴趣,然后发现他们只有几句台词,每一句都说得很急,生怕这个画面过去又没自己的镜头了……而整部电影人物成长线最完整竟然没是鹿晗,连男女主角都没有多的内心戏。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高潮/结局部分太过草率。看到有人吐槽说,《长城》应该学魔兽拍三部曲,第一部到一群人坐着热气球去汴梁,剧终;第二部主要拍汴梁大战,饕餮惨败但是兽王逃脱,剧终;第三部写主角们深入饕餮老巢,最终打败试图卷土重来的兽王,全剧终。
港真,按这个套路发展下去还有点意思,每一部的高潮戏份都很明显,让观影体验有节奏、有期待。而不像现在这样,汴梁大战只是在皇宫里打了一场,很快就收工了,差了火候。
描述完个人的观影体验,我们不得不正视此次《长城》带来的影评人与许多观众的嘴仗。
《长城》上映后不久,就有一些影评人发表了对电影的失望甚至不满意见,引起了片商的奋起反击,同时也引起了很多观众对影评人的炮轰,双方各执一词:观众认为影评人装哔,不肯支持国产电影的对外文化输出;影评人觉得观众根本不理解自己的立场,只会以爆米花电影的挡箭牌来阻挡一切批评。
我个人认为,双方很多时候争论的并不是同一件事。很多观众是在做横向比较,将《长城》对比好莱坞商业大片,于是觉得拍得还不错啊,和我们看得国外打怪兽的片子差不多啊,哪里就是烂片了!
而影评人,就算没有在评论里明显指出,很大程度上进行的却是纵向对比,即张艺谋导演作品的变迁。
张艺谋是做摄影出身的,他正式做导演的第一部戏是让巩俐横空出世的《红高粱》,电影充满了象征性,无论是故事情节上,还是画面风格上,像一则最原始的寓言故事。紧跟着的《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活着》等电影,都是这样的气质。
与陈凯歌、田壮壮等第五代导演一样,张艺谋的电影在最初的探索中,是先锋派小说是分不开的,莫言、苏童、余华这些作家个人风格极强且自成一派的作品,让他们不愁找不到好剧本。尤其是在90年代初那种百花齐放的背景下,有更高观影追求的观众对于新生事物的好奇心很强,对于“破坏”“毁灭”旧电影母题的影片接受度很高——一个标新立异,一个求新求异,相辅相成。
因此,即使在当时有一些反对的声音,认为张艺谋的电影反映了中国蒙昧落后的一面,丢了中国的脸面,但大部分观众或者说精英知识分子,对于张艺谋的影片是非常推崇的,这是张艺谋“封神”的重要时段。
但正如先锋派的作家们,在经历世事变迁逐渐进入商业化时代而感到无所适从,纷纷转战他处——新历史小说、新写实主义等——以谋求个人与主流话语的和平共处,第五代导演们也逐渐感受到来自市场的冲击:国产商业片的逐步崛起、贺岁档的出现、好莱坞大片的夹击……观众们逐步从耐心满满的“淘碟”转向走进电影院观影,思想性极强的文艺片开始显现出自身在市场上的不足:缺乏具有冲击性的画面,电影节奏过慢,中心思想不突出,结构散漫……这些都无法与好莱坞电影等商业片在影院一较高下。
他们或开始新的尝试,或退隐江湖。张艺谋在用《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幸福时光》等电影试水之后,在2002年拍摄了当时我觉得很不张艺谋的电影《英雄》。
《英雄》的特别之处,不止在于它一反张艺谋曾经质朴、自然、象征性的电影风格,在色彩使用和情节编排上都极富戏剧性,视觉冲击力极强;更在于它背后的政治意图。
作为第一部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首映礼的商业片,《英雄》明显就是冲着代表中国冲击奥斯卡而去的,整体资源的倾斜,投资大、宣传大、票房高,无论是普通观众还是影评人都感受到一股强大的气场,感受到这部电影来势汹汹。
紧接着《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三枪拍案惊奇》《金陵十三钗》直至如今的《长城》,每一部电影都在不停重复《英雄》那种形大于神的模式,演员的表演很多时候都被掩盖在华丽的布景和浮夸的打斗之中。对于看惯了《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等旧张艺谋电影的影评人们来说,前者多已成为影史上的经典,后者却只是一部部大制作、大画面、大阵容,却千篇一律的商业大片。虽然张艺谋也会时不时拍摄诸如《千里走单骑》《山楂树之恋》《归来》等擅长的文艺电影,但是已无法挽回自《英雄》以降的形象变化。
不见了当初对于人性、社会、过往、未来深刻的思索,大部分的主题都流于表面,甚至出现三观混乱、中心不明的表达。这些变化自然要引起长年关注张艺谋的影评人的不满,毕竟第五代导演均有经典“封神”,后续能关注的新导演又不是非常多,把挑剔的目光集中在“神”的身上是必然的。正如陈凯歌的《无极》,也是被嘲笑了很多年。
但对于大部分只关注自己的观影体验,尤其是习惯于在电影院全方位体验电影的声、光、画等效果的新一代观众来说,从《英雄》到《长城》,却正是他们所偏好、习惯甚至欣赏的观影类型,正如好莱坞的商业大片。毕竟就算我自己,也常常觉得去电影院就得看大制作、炫酷的特效才能值回票价,不然在家等下载不是更好么?
作为个体,张艺谋的每一次选择都是正常的:拍先锋文艺片的大师、排练奥运团体操的总教头、拍好莱坞套路商业片的大导演、想要输出中国文化的爱国知识分子……每一种身份,都是张艺谋,只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段里调整自己与主流话语的距离的尝试。
知识分子影评人曾经是他的观影群体,如今不再是他的观影群体,他绕过挑剔的、理想主义的、完美主义的影评人们走近电影院的主流。于是有影评人失落了、失望了、愤怒了,于是有观众站出来互怼了、站队了、开骂了。
但所有这些,都不过是因为我们对于张艺谋的接受坐标不一致,而导致的认知偏好罢了,无论怎样都不会改变张艺谋们未来继续调整与主流话语的距离,以及整个中国电影发展的轨迹。在票房与口碑、主流与边缘、形而上与形而下之间,跌跌撞撞,不断变化,如同电影史上每一次的新旧变革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