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季节极易引发青枯病,青枯病是番茄的重要病害,属于细菌性病害。番茄青枯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在反复萎蔫几次之后,出现死棵,给菜农带来很大的损失。
大棚早春番茄一般在进入花果中期、株高50~60cm后开始发病显症,夏秋番茄一般在株高30cm左右开始显症,青枯病株开始显症。可为害番茄、茄子、辣椒、马铃薯等,长江流域普遍发生,可造成植株成片死亡,使番茄严重减产甚至绝收。
识别特征
①叶、茎、果上没有明显的病斑,枯死后全株仍保持青绿色。
②中午萎蔫,早晚恢复,先是顶端叶片萎蔫下垂,后下部叶片凋萎,中部叶片最后凋萎,病叶变浅。
③维管束变褐,横切病茎,用手挤压会溢出白色菌液。
④茎表皮粗糙,茎中下部增生不定根或不定芽,湿度大时,病茎上见初为水浸状褐色的斑块。
发生条件
病菌喜高温、高湿、偏酸性环境,发病最适气候条件为温度30~37℃,最适PH值为6.6。土壤含水量超过25%时,植株生长不良,久雨或大雨后转晴发病重。浙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发病盛期为6~10月。番茄的感病生育期是番茄结果中后期。此外,幼苗生长较弱,多年连作,低洼积水,通风不良,土壤缺钾,或氮肥过多,管理粗放、田间湿度大的田块发病较重,后期中耕伤根,可促进发病。
传播途径
病原菌通过雨水、灌溉水、地下害虫、农事操作等方式传播。从寄主根部或茎基部皮孔或伤口侵入,并沿维管束向上扩展,致使导管堵塞,整个组织被破坏从而失去输导功能。茎、叶因水分失衡而萎蔫。
综合防治:①通过种子处理、苗床消毒、土壤消毒等方式消毒杀菌处理;②实行轮作、嫁接技术防病;③施入生石灰等改善土壤PH;④合理施用氮肥,增施钾肥,中微量元素,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或草木灰,必要时作根外追肥;⑤采用高畦栽培,或起垄覆盖地膜栽培,保持土壤湿度均匀,疏松透气。加强排水,避免大水漫灌,适量降低湿度;⑥中耕培土提前到苗期根还未伸展时进行,进入开花期根展开后尽量不要培土和中耕,避免伤根,防止病菌从伤口侵入;⑦ 化学药剂防治地下害虫,减少伤口的出现。
⑧药剂防治。
预防方案:
1、定植前:使用青枯立克100-150倍液进行蘸根。
2、缓苗期、苗期
使用青枯立克150-300倍+地力旺300-500倍+沃丰素600倍灌根1-2次,也可同时喷雾。
3、花果期
使用青枯立克150-300倍+沃丰素600倍喷雾2-6次,也可同时灌根;病害高发期同时复配大蒜油1000-1500倍或其它化学药。
备注:如需浇水,请于浇水前1-2天喷雾用药。
控制方案:
发现病情后,用青枯立克90-150倍+大蒜油1000-1500倍进行喷雾+灌根,连用2-3次,间隔2-3天(喷雾需要1天喷1次,连续喷雾3天);病情严重的可复配其它化学药。
温馨提示:
生产中农事操作造成碰伤、整枝打杈造成伤口后不用药封闭,或者根结线虫不能及时控制造成病菌侵染和重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