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集:赵主父胡服骑射

“公元前340年,秦封卫鞅商於十五邑,号曰商君。 齐、赵伐魏。 ”——《资治通鉴》

公元前340年,赵武灵王出生。这一年,孙膑已杀庞涓于马陵道,让一向欺负赵国的魏国付出了代价。从此,吴起时代就让诸侯各国闻风丧胆的魏武卒成为历史。也是这一年,卫鞅正式成为商君,西方的秦国也已经被他彻底的改造成了一台战争机器,开足了马力,在黑烟滚滚的轰鸣声中,只等他一声令下。秦国,此时已经成为更加凶狠贪婪的“虎狼之国”。

【公元前326年,赵国王宫】

背景:“公元前326年,赵肃侯薨,子武灵王立。置博闻师三人,左、右司过三人,先问先君贵臣肥义,加其秩。”——《资治通鉴》

前326年,赵肃侯去世,年仅15岁的赵国太子赵雍继位,也是韩赵魏三家分晋之后,赵国的第六代君主。

魏惠王立即联合楚、秦、燕、齐四国以会葬为名,各派精兵,趁赵国新君赵雍年幼之际,俟机图赵。虽然尚且年幼,但是新君赵雍已经察觉到父亲的葬礼实在是凶险,搞不好就成了赵国的葬礼。

其实,战国时代,每位新君继位,可能都要经过一次大考,测试考察的内容是:新君是否能内服众臣,外有盟亲,处变不惊,临危不乱。这个大考的名字就叫——诸国会葬!

当年,参加这场考试的考生是齐威王,后来大家也知道,他交了一个合格的答卷。这次参加考试的是个初中生,应该算是提前应考了。这次他的表现又会如何呢?我们就来看看他的答卷吧。

“先父生前与各国交手丝毫不处下风,特别是在孙膑军师的帮助下打破了魏国魏武卒不败的神话,马陵道一战之后,魏国一直耿耿于怀,此次更是以会葬为名,勾结楚、秦、燕、齐发兵前来吊唁。诸位都是先君社稷重臣,为今之计,如之奈何?”年幼的新君赵雍年纪虽轻,但心智已经早熟。他环顾四周,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魏国虽联合楚、秦、燕、齐前来,但他们并非铁板一块,特别是其他四国,肯定会先探虚实,看我们是否软弱可欺。只要我们不自乱阵脚,自可以化险为夷。八个字足以御敌于国门之外。”前朝贵臣肥义上前自信的说道。

“哦?不知道是哪八个字?”

“严阵以待,各个击破。”肥义说。

“具体该当如何?请先生教我。”看到肥义胸有成竹的表情,忧心忡忡的赵壅紧缩的眉头稍解。

“我已具书于此,主公可照此应对。”肥义从袖中掏出一卷竹简呈上。

赵壅打开竹简细看之后,眉开眼笑,喜出望外,说道:“精彩!寡人受教,先生丝毫不逊于军师当年也!赵国有先生实乃大幸!”


【公元前326年,赵国边境魏军大营】

“赵壅小儿,乳臭未干,金番主公联合楚、秦、燕、齐共同发兵,这次一定要报当年马陵道之仇!”魏国领军统帅说。

“所言极是,这次五国联军,几倍于赵国军力,大军到此,恐怕要把赵家小儿吓得尿裤子了吧”另一位大将说。

“哈哈哈”众将领哄堂大笑。

“我上午刚接到军报,如今各国大军已经如约抵达赵国边境,如今赵国五面受敌,且等吊唁的使者跟随使团潜入的探子回来,探明赵国境内虚实,便可共同发兵,直捣邯郸!”

次日,吊唁的使者回到军中。

“赵国国中如何?”

“回主帅,我等刚入赵国,就被赵国负责接待的大臣牢牢监视着,将我们直接送往了邯郸。一路上更无法详细探查。到了邯郸后,才知道其他几国使臣也一样。邯郸城内戒备森严,每日宵禁,我等也只能在馆驿休息,出入都要登记时辰,闻明去往何处,几时回来,并有人带兵一路跟谁,甚为不便。”

“随你们潜入的探子呢?”

“怎么?他们还没回来吗?探子潜入后,在赵国使臣来接我们之前就已经散去,后面就一直联系不上了。”

又几日,探子还没回来,但是前线的探马回来禀报军情。

“报,探查到韩国和宋国的军队向边境集结。”

“哼,想必是赵国勾结韩宋自保。螳臂当车。”主帅下结论说。

“就是,韩赵宋乃软弱小国,岂能与我五国之军抗衡。”众将附和道。

再几日,潜入赵国的探子负伤回来。

“怎么只有你一人回来?”主帅问。

“报,我等十五人散落赵国各处探查,后来我们小队五人和其他小队失去了联系,前几日得知有的小队已经被抓了。我们小队也曝露被围,最终只有我一个人拼死跑了回来,其他人,都死了。”

军帐内,主帅和众将的表情开始严肃起来。

“可探查到什么消息?”主帅问。

“回主帅,赵国目前委任前朝肥义全权负责一切兵马调度与外交事宜。肥义已经下令全境戒严。各郡县城门每日盘查甚严,各要道也层层设卡,控制商旅往来。代郡、太原郡、上党郡和邯郸更严,大赵军已经一级戒备,准备随时战斗。我们有几个小队就折在了这些地方。某将还探到赵国这段时间接连派使者出访韩宋,南越与娄烦等国。”

听完,探子的话,大帐中一片沉默,良久,主帅突然大笑道:“哈哈哈,众将莫忧,赵国出访韩宋,结盟自保。我早已料到。赵国如今国内戒备,出使频繁,恰恰说明他怕了。面对我们如今天下最强大的五国之军,他开始恐惧了。我已派人向四国主帅传信,约定下周同时举兵攻赵,到时候定要生擒赵壅,活捉肥义!”

“生擒赵壅,活捉肥义!”

听了主帅这番话,一时间大家都群情激奋,脸上又充满了自信。


【公元前326年,赵国肥义府邸】

背景:自从看了肥义的对策之后,赵壅本来已经放下心来,但是出使的使者都回来了,五国吊唁的使者也都回去了,可五国的大军还在边境不见退去,犹如一柄柄钢刀悬于心中,让他坐卧不宁。

“大王深夜到舍下探望折煞老臣。”

“如今国事全仗先生操劳,寡人怕先生休息不好,特来探望。”

“哈哈哈,多谢主公挂念,老臣最近休息的很好,听说主公要来,今日特意睡得迟了些,往常这时恐怕老臣打呼噜的声音已经响彻庭院了。”肥义笑着说。

“先生好宽心,不瞒先生,寡人这几日如芒在背,心神不宁,夜不能寐啊!”

“大王毋须多虑。赵、韩、宋联盟已成,三国成品字型,将秦、魏、楚、齐四个国家置于两面受敌或者三面受敌的局面,已破了五国合围之势。出使南越娄烦的使者回来也带回了南越王无疆和娄烦王的盟书,据前线军报说越王无疆已经发兵楚国边境,娄烦的大军也开始进攻燕国和中山国。五国之中,楚国于我不相邻,劳师远征未必有利。南越与楚国历来攻伐不断,如今南越进犯,楚军必然回撤。燕国在五国之中最为弱小,屡败于我军,如今娄烦偷袭,燕军必撤。齐国历来与燕国不和,两国时时提防彼此,燕国撤军,齐国为防燕国,也定不会与我死战,如此一来,五国之师已如一盘散沙。我料不出三日,楚燕必先撤军,楚燕撤军之后,魏、秦、齐必然闻风而退。”

“见到先生如此气定神闲,胸有成竹,寡人就放心了。哈哈哈,寡人今日终于可以好好睡一觉了。”

果然,魏、秦、齐见赵国重兵待客,戒备森严,而且赵、韩、宋联盟已成,不得不打消了要占赵国便宜的念头。魏惠王发起的五国图赵的阴谋最终没有得逞。会葬大考,赵壅同学也交了一个合格的答卷。

公元前325年,赵壅正式继位,各国前来礼贺。魏惠王谋赵未遂后,即开始着力弥补魏、赵关系裂痕,带领太子嗣到赵国祝贺赵武灵王正式即位,韩国韩宣惠王与太子仓也来祝贺赵武灵王登基,赵武灵王与肥义皆以礼相待。


【公元前323年,赵国邯郸赵王宫】

“公孙先生不辞辛劳到我赵国来有何赐教啊?”赵壅问。

“启禀赵王,秦国经商鞅变法,已今非昔比,屡屡出兵东进以争天下,赵魏皆与其相邻,首当其冲,不可不防啊。魏相公孙衍不才,已说服我王、燕王、韩王、中山王愿与赵国永世盟好,互相尊王,共同抗秦。”公孙衍十分期待的说。

“额,相国请回,此事容寡人与众人商议再做答复。”

次日,会同群臣商议。众人皆劝赵壅答应魏国五国相王的提议,共同抗秦。赵壅犹豫不决。此时,肥义站出来说:“君上忘记先君之遗志了吗?”

“未尝一日忘记。先君曾经让我有生之年必平中山。”

“中山国原为白狄族,也被称鲜于。不瞒君上,老臣就是白狄族。中山国原属魏国,魏文侯曾派大将乐羊统率魏赵联军灭中山。后来赵魏交恶,魏国对中山很难再形成有力的控制。魏国占领中山不到三十年,中山就摆脱了魏国的控制,得以复国。”

“君上请看。”肥义命人将带来的羊皮卷撑开,却是一副赵国疆域图。

“正如疆图所示,中山国正好楔在赵国的中央,全境只有东北一角与燕国接壤,其余皆为赵国所包。中山将赵国的领土切得四分五裂。代郡、邯郸、上党郡与旧都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是赵国的四个重镇,由于中山的从中阻隔而交通极为困难。赵国北民游牧、南民农耕,中山国横亘中央,而邯郸偏居南端,中山与北方代郡皆为游牧,如此一来,邯郸便难以有力掌控全国,南北分裂之势日盛。中山虽然不是千乘之国,但对赵国而言,犹如利刃穿心。邻近的齐国、燕国常与中山勾结,共同对付赵国。得道齐燕的资助,中山日益崛起。几个世纪以来,由于齐、燕的阻挠,赵国一直也没有解除自己的这个心腹大患。赵国的几代先君由于中山的牵制,图强大业都功亏一篑。

秦国之强在于变法。当今乱世,无永世之盟好,皆旦夕之纵横。唯有自强不息,方可永立不倒。相比于秦国,中山国才是赵国的心腹大患。赵国要向秦国学习,变法图强,同时希望主公秉承先君遗志,彻底解决中山国的这个心腹大患。”肥义的父亲肥人,与中山国同为白狄族。

“先生所言正是我迟迟不愿答应五国相王的原因所在。五国就包括这中山国。倘若今日我答应与之互尊为王,就是承认了他中山国与我平起平坐,这样以后再对其用兵就师出无名了。先君在位时虽然一时可与齐、魏、燕等强国争雄,但却始终没有灭了中山国。中山国虽四周皆为我赵国领地,但是其如一枚我吞入肚中的顽石,如不早日消化,必将贻害无穷。赵国每对外交兵,其皆在后作乱,我立志必将早日除之!不平中山,誓不称王!”

“主公圣明,老臣披肝沥胆,任凭驱使!”肥义诚心跪拜。

我们通常将投敌卖国的人称为汉奸,而肥义是中山白狄族人的后裔,不知道中山国的白狄族人又会怎么称呼他呢?不过战国纷争,百姓流离失所,天下一统为大势所趋,各国变法图强皆想扫荡六合,一统天下。

赵壅这个年幼的国君也不例外。在听了肥义的一番介绍后,赵壅下定了决心,其后半生,在对中山国非常了解的肥义的帮助下,展开了对中山的进攻,正式确立了一统赵国,变法图强的治国方略。

公元前323年,赵国向中山国压迫,在靠近中山边境的鄗(今河北柏乡北)筑城。

魏相公孙衍为对抗秦相张仪拉拢齐楚图魏的连横策略,发起韩、赵、魏、燕、中山五国相王的合纵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

“公元前323年,韩、燕皆称王,赵武灵王独不肯,曰:“无其实,敢处其名乎?”令国人谓己曰君。”——资治通鉴。


【公元前315年,赵国邯郸赵王宫】

赵武灵王八年(前318年),“楚、赵、魏、韩、燕同伐秦,攻函谷关。秦人出兵逆之,五国之师皆败走。”

赵武灵王九年(前317年),赵武灵王与韩、魏共击秦国,被秦国击败,秦军斩首八万级。齐军又在观泽击败赵国。

赵武灵王十年(前316年),秦国又攻取了赵国的中都及西阳。

公元前316年,赵壅26岁,已经从一个懵懂无知的稚子变成意气风发的少年,自从确立了灭中山的大方略之后,在肥义的帮助下,经过近十年的谋划,本想大展拳脚,但是近年来,屡次对外征战的失利让他又大受打击,痛定思痛,开始将改革的目光聚焦到提升军队战斗力上来。

皇天不负有心人,还真让他等来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恭喜主公贺喜主公!”

“近年来寡人对外用兵屡屡受挫,损兵折将,割地求和;对内欲平中山,谋划多年也未敢轻举妄动。内忧外患何喜之有啊!”赵壅感叹道。

“胜败乃兵家常事,如今我赵军精锐尚在,大王不必担心。先前,与大王商议的“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这些年我已经在各地做了几个试点,效果不错,一旦推行全国,我想赵军面貌必然焕然一新,战力也定能大大提升。而且,最近探子来报,我们的老邻居燕国又送来了千载难逢的大好的机会,我想我们对中山用兵的时机终于到了!”

“哦?先前,燕王哙那个傻蛋受到苏代和鹿毛寿的蛊惑,竟然把王位禅让给了燕相子之,引起内乱,燕太子平联系齐宣王攻子之,这对齐国才是千载难逢的良机。齐国助燕平乱,辅佐燕太子平登基,燕齐必将结盟,对我来说乃是大患,何来机会?”

“倘若齐军能如主公所言,实则我之大患。然而,据探子来报,齐军获胜后,在燕国境内奸淫掳掠,引起燕人的极大不满,太子平也不能制止。如今燕国百姓痛恨太子平引狼入室,燕国急需明君继位安抚。”

“如此说来,实乃大幸。看来需要派人到韩国走一趟了。”是的,你没听错,就是韩国。

“臣举荐一人。他与臣一样,也是中山人的后裔。”

“你先别说,让寡人猜猜,乐池?”

“哈哈哈”君臣二人会意的笑了。

乐池,战国中山国人,为中山国国相、大将,曾在房子大败赵军,被桓公拜相。前318年,乐池被秦惠文王任命为秦国的相国。当年,韩、赵、魏、燕、齐与匈奴的联军共同攻秦。次年(前317年),乐池罢相,张仪复相,乐池归赵。


【公元前313年,赵国肥义府邸】

背景:赵武灵王命乐池出访韩国,迎立在韩国为人质的燕公子职归国继位,并亲点大军护送。

“主公此举真是高啊,迎立公子职,新的燕王继位,从人质一举变成君王,肯定会对赵国感激不尽,自然会与赵国结成铁盟。”乐池说。

“乐大人只说对了一半。”肥义说。

“哦?”

“主公不仅是想与燕国结盟,更是想破坏燕国与韩国对赵国的夹击盟约。你知道,虽然,赵国与韩国已结盟,但韩国为了制约赵国,还是与燕国结盟,形成对赵国的夹击之势,以防备赵国对韩不利。燕公子职就是应这个盟约入韩的。赵武灵王迎立公子职后,由于人质公子职的归国,燕国与韩国的夹赵盟约自动解除,燕公子职由于是赵武灵王迎立的新燕王,于情于理都不会与韩国再次结成夹击赵国的联盟了。”

“妙啊妙啊。如此妙棋,齐军竟然玩砸了,倒是给了我们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啊!”

“齐燕交恶已久,此次齐军帮助太子平归国平乱,也损失惨重。虽说是平乱,然则上阵厮杀的依旧是齐国人与燕国人。他们世世代代的仇恨再次纠缠在一起,齐军惨胜报复,竟然纵兵掳掠,更加激起了燕国民愤!此实乃小不忍则乱大谋也。”

"肥公所言极是,明日我即随军送公子职归国,以平叛驱齐为号召,定能旗开得胜。"


【公元前312年,赵王宫】

“大军出兵燕国多日,战况如何?”赵武灵王问。

“回大王,据前方战报,齐国命田章为将,听说我军护送燕公子职入燕,便又增派精锐阻截。我军急不能胜,相持至今。”

“田辟彊这个老狐狸,见我插手燕国内政,与齐国为敌,便派遣精锐的齐军,意图借燕军潜力与我赵国决战。”

“君上切不可中了他的奸计。如今中山国未灭,赵国决不可将精锐全部压在与齐国决战。”

“就算中山国已灭,此时我也不会与他在燕国决战。只是如此拖下去恐生变故。”

“君上勿忧,君上只需修书一封,让乐池交于公子职和易王后,定胜过千军万马。”肥义自信的说。


【公元前312年,燕国赵军大营】

“乐池大人,如今我等被困于此,前进不得,为之奈何?”公子职问。

“公子无忧,我已派人回邯郸求援,不日援军必到。”乐池回答。

“报,求援的军士回来了。”

“哦?果然神速?大军也到了吗?”

“不见大军,只有一人。”

“快传。”

片刻后一个人气喘吁吁的进来下拜道:“大人,君上让我将此书交于大人,说无需增援,此书即可抵得上千军万马。”

盼星星盼月亮,没想到盼来了这么一句话,公子职和乐池面面相觑,傻了眼。

乐池赶忙借过帛书,打开一看,只有俩字——“外公!”

“哈哈哈,这准是肥义的注意,我怎么就没想到呢!”。一旁焦急的公子职看到乐池突然神情轻松的大笑起来,更加摸不着头脑。

公子职好奇道:“先生不知方不方便将帛书借我一观?”

乐池心想,公子职此时已是自己人,而且帛书上也无机密,只有莫名其妙的“外公”俩字,于是说:“当然可以,公子请看!”

"哈哈哈,此书果然抵得上千军万马!我应该早点想到的!"公子职接帛书一看,立即明白了,大笑道。

几日后,齐国果然开始撤军,赵军乘胜追击大获全胜,浩浩荡荡开进进燕都蓟州。

原来公子职的母亲易王后乃是秦惠王的女儿,那么公子职的外公当然就是秦惠王了。

公子职派人持母亲的书信到秦国向外公秦惠王求救。秦惠王何等精明,当然知道此事大有可为。于是,公元前前312年秦惠王派出大军。这次秦国倒是向赵国军师孙膑学了一招“围魏救赵”。兵分两路一路与燕国的赵军合兵一处,另一路直奔齐国临淄而去。吓得齐宣王田辟彊急忙传令田章撤军,所以在燕国的齐军很快就被击败了。

赵武灵王十五年(前311年),公子职正式登上王位,是为燕昭王。

此后,燕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是赵国和秦国的稳固盟友。


【公元前310年,赵国邯郸赵王宫】

一日赵壅宴会群臣,酒酣,歌舞毕,陷入沉思,回过神来对众人说:“寡人前日游巡大陵。梦见一个少女鼓琴而歌:“美人荧荧兮,颜若苕之荣。命乎命乎,曾无我嬴。”仙仙乎非人间品,妙妙然似画中人。适才听到歌姬唱此曲,我又想起此梦中仙女,故而出神。”

"君上何不让画师将您梦中之人画出来?"有人说道。

“对啊,来人,传画师。”

画师按赵壅所描述的形容画了起来,不多时,白色的绢帛上,一个美人渐渐出现了,亭亭玉立又宛若翩翩起舞。

“孟姚?”臣子吴广突然叫道。

“哦?你认识此女?”

“回君上,我观此女酷似我家孟姚。”

“果真如此?”

“不敢欺骗君上!”

“可否请小女一见?”赵壅问。

次日,孟姚入宫,赵壅一见,果然十分酷似,遂纳入后宫,百般宠爱。孟姚,赵人称之为吴娃,吴娃作了赵武灵王的王后,没过几年,就为赵武灵王生下了王子何,即日后的赵惠文王。

这就是梦中情人最早的典故了。


【公元前308年,赵国邯郸赵王宫】

背景:赵武灵王十八年(前308年),秦武王在周举鼎绝膑而死。秦武王无子。秦武王的生母惠文后要立秦武王异母弟公子壮,秦武王的庶母宣太后要立公子稷,两派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楼缓你来的正好,有劳你即日启程去一趟秦国,转告秦宣太后,说赵国与燕国将全力支持太后帮助公子稷继位。我已命赵固入燕迎接公子稷,不日将护送公子入秦。”赵壅说道。

“公子稷一直在燕国为质,若能回国立为新君,功若当年辅立燕公子职,于赵大利啊!可臣听说宣太后欲立次子公子芾为新君。”

“你和宣太后强调,寡人和燕昭王都只认公子稷为秦国国君。秦国没有第二个国君!秦国近年来因立新君之事宫廷内战,已疲惫不堪。在北,我已取榆中,对秦国形成压顶之势。在南,楚怀王对汉中、巴蜀早已垂涎,我想此时宣太后不会不给寡人和燕昭王赵国面子的。”赵壅态度十分强硬,已经料定宣太后此时不敢和赵国交恶,必定会同意让公子稷回国继位,更何况公子稷原本也是宣太后的长子。但是赵壅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就是这个自己亲手为秦国挑选的新君,将在不久的将来,给赵国带来致命一击,就是他命麾下一个叫白起的大将,在一个叫长平的地方,将赵国的青壮几乎坑杀殆尽。

“臣定不辱使命!”楼缓躬身道。

次日,两队人马,带着国书,分别向燕国,和秦国出发了。


【公元前308年,赵宋边界】

背景:公元前308年,赵武灵王与宋偃王筑高台结盟。

“报,宋国的车马已到高台下。”

“好的,准备迎接宋王!”赵壅说着,带领群臣走下高台去迎接宋偃王一行。

“我们助公子职继位燕王,如今燕王筑黄金台招贤,国破民弊,百废待兴;秦武王生前约魏以伐韩,令甘茂取韩宜阳,战事初平,秦国易主,如今我们帮其新君初立,秦宣太后垂帘听政,忙于内乱。暂时也无暇东顾;楚与齐越又战成一团。此乃我灭中山国的大好时机!但是,要灭中山,必先盟宋。利用宋国牵制魏国、韩国。宋国也想利用赵国牵制齐、魏,以便于兼并齐国和卫国之间的邻近土地,所以我猜宋王肯定会答应,如今果然如约而至。”肥义跟在身后高兴的说。

“寡人听说越王无疆与楚怀王盟说要共同攻齐,怎么现在齐越又联合攻打楚国了呢?”

“本来越王无疆与楚怀王谈好共同攻齐。结果楚怀王敷衍越国,并不出兵,引起了越国的不满。齐国在越国的攻击下感觉很吃力,便向越国求和,提出共同伐楚。”

“如此看来,形势一旦变化,宋国也可能靠不住啊!”赵壅说。

“君上所虑极是,所以我们要在形势未变之前,尽快解决中山国。一旦失此良机,恐怕有生之年,再难有之。”

赵壅停住了脚步,看了看肥义,点了点头,随即收起严肃的表情,换上一副标准的政治微笑,去迎接向自己缓缓而来的宋偃王。

公元前308年,赵宋祭祀天地,歃血为盟。


【公元前307年,赵国邯郸城赵王宫】

公元前307年,这是赵壅继位后的第十九个年头了,此时赵壅已过而立之年。灭中山的大计已经筹划多年,如今外部各国混战,正是动手的大好时机,可此时,赵壅又犹豫了。

某日,肥义向赵壅进言道:“王虑世事之变,权甲兵之用,念简、襄之迹,计胡、狄之利乎?”

赵壅回答道:“嗣立不忘先德,君之道也;错质务明主之长,臣之论也。是以贤君静而有道民便事之教,动有明古先世之功。为人臣者,穷有弟长辞让之节,通有补民益主之业。此两者,君臣之分也。今吾欲继襄主之业,启胡、翟之乡,而卒世不见也。敌弱者,用力少而功多,可以无尽百姓之劳,而享往古之勋。夫有高世之功者,必负遗俗之累;有独知之虑者,必被庶人之恐。今吾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而世必议寡人矣。”

肥义听出来赵壅是担心在全国推行胡服骑射,移风易俗会遭大家的反对,劝说道:“臣闻之,疑事无功,疑行无名。今王即定负遗俗之虑,殆毋顾天下之议矣。夫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昔舜舞有苗,而禹袒入裸国,非以养欲而乐志也,欲以论德而要功也。愚者暗于成事,智者见于未萌,王其遂行之。”

肥义劝说赵壅要坚定信念,又用偶像的事迹来激励他。说昔日舜帝跳有苗族的舞蹈,大禹裸身进入不穿衣的部落,他们并非是想放纵情欲,怡乐心志,而是想借此宣扬道德,建立功业,求取功名。想让赵壅明白“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愚者暗于成事,智者见于未萌”的道理。

赵壅坦白说:“寡人非疑胡服也,吾恐天下笑之。狂夫之乐,知者哀焉;愚者之笑,贤者戚焉。世有顺我者,则胡服之功未可知也。虽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


【公元前307年,赵国邯郸城赵王宫偏殿】

背景:面对天下大乱,各国无暇干涉赵国内政的天赐良机,赵武灵王接受了肥义的建议,向全国发布实行胡服骑射的法,准备大举进攻中山国。

赵国在军事上使用骑兵、采用适应骑射的胡服在很早以前就存在了,但那时只是战士们一种自发的行为。赵国与秦国、燕国这些与游牧民族国家接壤的国家,在几次败给胡人后,便采取与胡人同样的作战方式,招募胡人骑兵充当教官,或者直接充当士兵,为中原国家服务。但这种雇佣骑兵很不可靠,而且很难指挥,华夏族的将领很少有骑术精湛、懂胡语、深通胡人文化的,崇尚英雄主义的胡人不愿服从他们不敬佩的将领。赵武灵王通过把赵国将士直接培养成骑兵与招募胡人骑兵相结合的办法,想要建立一支能被国君牢牢控制的国家骑兵。

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除了为适应同周边国家的军事竞争外,胡服骑射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以代郡和邯郸为代表的两种文化、两种政治势力造成的南北分裂局面。赵武灵王即位后,重用出身于楼烦的楼缓和出身于匈奴的仇液,再加上父亲的托孤重臣肥义,赵国的戎狄外族之臣成了赵武灵王最重要的一批助手。

然而以赵武灵王的叔叔公子成和赵文、赵造、赵俊等人为代表的赵国宗室贵族不愿多受到中原文化的熏陶,历来鄙视戎狄外族。一批戎狄外族在朝中做官他们已经咬牙忍了,但是想要他们交出兵权,在军事制度上接受全面胡化的训练,而且在还要穿胡衣上朝,那简直如同劝说一个训猴的放弃自己手中的皮鞭,反而要像猴子学习如何飞腾跳跃一样难。

然而,赵壅做到了。赵壅感到两派的矛盾裂痕已经愈演愈烈,如要硬来,必然会造成两派内乱。如今自己在朝中重用一批戎狄大臣,好不容易换来的均衡局面就会被打破。好在两派都同意灭中山这个大战略,所以赵壅就打算以此来说服公子成。只要宗室贵族的意见领袖公子成能够支持胡服骑射,那么一切就水到渠成了。

具体如何劝说的,《资治通鉴》中无详细记载,可能司马光先生内心里和那个“拿惯了皮鞭的训猴人”一样难以接受吧。这也正是《资治通鉴》的缺点所在,其详略处理,逃不过世俗礼教的传统偏见。其写《资治通鉴》的立意之初就有很强的目的性。这里只能从《史记 赵世家》中节选一段供大家参考了。

武灵王派王緤转告公子成说:“寡人穿上胡服,将要这样上朝,也希望叔父穿上它。家事要听从双亲,国事要听从国君,这是古今公认的行为准则。子女不能反对双亲,臣子不能违背君主,这是兄弟们通用的道理。如今我制定政令,改变服装,可是叔父您要不穿,我恐怕天下人要议论。治国有常规,利民是根本;处理政事有常法,有令就行最为重要。宣传德政要先从平民谈起,而推行政令就要先让贵族信从。如今穿胡服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欲望和愉悦心志;事情要达到一定的目的,功业才能完成。事情完成了,功业建立了,然后才算是妥善。如今我恐怕叔父违背了处理政事的原则,因此来帮助叔父考虑。况且我听说过,做有利于国家的事,行为不会偏邪;依靠贵戚的人,名不会受损害。所以我愿仰仗叔父的忠义,来成就胡服的功效。我派王緤来拜见叔父,请您穿上胡服。”

公子成再拜叩头说:“我来已听说了大王穿胡服的事,我没有才能,卧病在床,不能奔走效力多多进言。大王命令我,我斗胆回答,是为了尽我的愚忠。我听说中国是聪明智慧的人居住的地方,是万物财用聚集的地方,是圣贤进行教化的地方,是仁义可以施行的地方,是远方之人愿来观览的地方,是蛮夷乐于效法的地方。如今大王抛弃了这些而穿起远方的服装,变更古来的教化,改易古时的正道,违反众人的心意,背弃学者之教,远离中国风俗,所以我希望大王仔细考虑此事。”

使者回去如实禀报。武灵王说:“我本来知道叔父有病,我要亲自去请求他。”

武灵王于是前往公子成家中,亲自请求他,说:“衣服是为了便于穿用的,礼是为了便于行事的。圣人观察乡俗而顺俗制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礼仪,这是为了利民富国。剪掉头发,身上刺花纹,臂膀上绘画,衣襟开在左边,这是瓯越百姓的习俗。染黑牙齿,额上刺花。戴鱼皮帽子,穿粗针大线的衣服,这是大吴国的习俗。所以礼制服装各地不同,而为了便利却是一致的。地方不同使用会有变化,事情不同礼制也会更改。因此圣人认为如果可以利国,方法不必一致;如果可以便于行事,礼制不必相同。儒者同一师承而习俗有别,中原礼仪相同而教化互异,何况是为了荒远地区的方便呢?所以进退取舍的变化,聪明人也不能一致;远方和近处的服饰,圣贤也不能使它相同。穷乡僻壤风俗多异,学识浅陋却多诡辩。不了解的事不去怀疑,与自己的意见不同而不去非议的人,才会公正地博采众见以求尽善。如今叔父所说的是世俗之见,我所说的是为了制止世俗之见。我国东有黄河、薄洛津,和齐国、中山国共有,可是没有舟船的设施。从常山直到代地、上党,东边是燕国、东胡的国境,西边有楼烦、秦国、韩国的边界,如今没有骑射的装备。所以我认为如果没有舟船的设施,住在河两岸的百姓,将用什么守住黄河、薄洛之水呢?改变服装、练习骑射,就是为了防守同燕、三胡、秦、韩相邻的边界。况且从前简主不在晋阳以及上党设要塞,襄主并吞戎地、攻取代国以便排斥各地胡人,这是愚人和智者都能明白的。从前中山国仗恃齐国的强大兵力,侵犯践踏我国土地,虏掠我国百姓,引水围困鄗城,如果不是社稷神灵保佑,鄗城几乎失守。先王以此为耻,可是这个仇还没有报。如今有了骑射的装备,近可以使上党的地势更为有利,远可以报中山国之仇。可是叔父却顺从中原的习俗,违背简主、襄主的遗志,厌恶变服的名声而忘掉了鄗城被困的耻辱,这不是我所希望的。”

公子成再拜叩头说:“我很愚蠢,没能理解大王的深意,竟敢乱说世俗的见解,这是我的罪过。如今大王要继承简主、襄主的遗志,顺从先王的意愿,我怎敢不听从王命呢!”公子成再拜叩头。武灵王于是赐给他胡服。第二天,穿上胡服上朝。这时武灵王才开始发布改穿胡服的命令。

赵文、赵造、周袑、赵俊都来劝阻武灵王不要穿胡服,依照原来的办法更适宜。武灵王说:“先王习俗不同,哪种古法可以仿效?帝王们不互相因袭,哪种礼制可以遵循?伏羲神农注重教化,不行诛罚;黄帝、尧、舜使用刑罚,但不残暴。到了夏、商、周三王,随时代不同来制定法度,根据实际情况规定礼制。法规政令都顺应实际需要,衣服器械都便于使用。所以礼不必只用一种方式,而便利国家也不必效法古代。圣人的兴起并不互相因袭却能统一天下,夏、殷的衰败并未变礼制也终于灭亡。那么,违背古制未可厚非,遵循旧礼并不不值得称道。如果说服装奇特的人心志浮荡,那么邹、鲁一带就不会有奇特行为的人了;习俗怪异的地方百姓都轻率,那么吴、越一带也就不会有出众的人才了。况且圣人认为,只要有利于身体就可以叫做衣服,只要便于行事就可以称为礼法。规定进退的礼节,衣服的制度,是为了使平民百姓有统一的遵循,不是为了评论贤人的。所以平民总是和流俗相伴,贤人却是同变革一道。所以谚语说:‘按照书本赶车的人不会摸透马的性情,用古法来约束今世的人不通晓事物的变化。’遵循古法的功效,不可能高出世俗;效法古代的学说,不可能治理今世。你们不懂这个道理啊!”

最终,赵武灵王在全国推行了"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赵国此次游牧文明与中原农耕文明的激烈冲突,是接下来中国几千年来两种文明冲突缩影。论军队的作战能力,冷兵器时代以骑射为主,游牧作为后勤补给的北方民族的军队机动性强,战斗力多数情况下都是压倒性的,若非有崇山峻岭的天险,加上历代君王修筑的长城,游牧民族的骑兵便能长驱直入,势不可挡,当年成吉思汗就在马背上靠着弓弩称霸了13世纪他所能到达的所有地区,成为了当时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的超级大国。

然而游牧民族的文明,可能擅长于打天下,但是不能很好的安天下。所以清朝在入主中原以后,积极汉化,学习中原文明先进的经世治国之道。

所以在处理民族矛盾,文明冲突的问题上,公元前的赵壅早就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


【公元前306年,赵国北疆榆中】

背景:赵武灵王二十年(前306年),赵再次进攻中山。赵军捷报频传,一直攻到了中山国都城灵寿(今河北平山)附近的宁葭(今河北获鹿北),彻底控制了进出太行山的战略要道井陉。赵武灵王又趁秦国此时内战正酣,西渡黄河,彻底攻取了秦国与林胡接壤的榆中地区(今陕西北部与内蒙古交界的河套地区),对秦国造成严重的压迫之势。

“报,林胡王派使者前来求和。”

“哦?快请。”

“我林胡盛产宝马良驹,今我王派我前来议和,牵着迫于秦国压力多有得罪,只要赵国退军,我王愿献宝马良驹数千匹以表诚意。”

“好!”赵武灵王大喜。


【公元前306年,赵国邯郸 赵王宫】

“我听说齐越联军与楚国鏖战数年,反而被楚国所败?如今楚怀王灭掉越国,据长江天险欲霸天下,前日楚怀王派使者前来,约我南北夹攻韩魏齐秦四国,我已回书答应了。特请你为寡人奔走一趟,告知楚王。”赵壅秘使王贲入楚,转达赵武灵王同意楚国南北夹攻的建议。

次日,赵壅召见仇液、富丁、赵爵、楼缓等人说:“如今中山未灭,寡人担心韩魏齐秦四国会坏我大事,特派汝等出使各国,以楚国约我南北夹击之事告知,坚定各国抗楚之心。”

“臣等定不辱使命!”众人说。

于是,赵君派仇液入韩、富丁入魏、赵爵入齐,楼缓入秦以坚其抗楚之心。

再几日,代相赵固回都。

"寡人命你在代地广募胡人参军,胡服骑射,训练大军,你办的如何了?”赵君问。

“回君上,目前已经招募数万胡人编入军中,但缺良驹啊。”

“哈哈哈,寡人以为你准备好了,前日林胡王议和所献良驹宝马数千匹已经交割给我北方军马场,你可拿此书信前去领用。”

“谢君上”赵固大喜道。


【公元前305年,中山国赵军曲阳大营】

赵武灵王二十一年(前305年),赵国大举进攻中山,命赵袑率领右军,许钧率领左军,公子章率领中军,从南、北、西三个方向合攻中山国的都城灵寿。

"报,牛翦率领战车和骑兵赵希率领胡兵与代兵已通过隘口,攻占了丹丘、华阳、鸱上关塞,不日将到达曲阳。"

“报,赵袑率领右军,许钧率领左军,公子章率领中军连战连捷,目前我军已攻下鄗城、石邑、封龙、东垣,直逼灵寿。”

“好,传我号令,犒赏三军,稍作休整,不日即挥军直取灵寿!”赵壅大喜道。多年的苦心布局终于要收网了。

然而,就在赵壅要一举灭中山国之际,楼缓派人来报,说秦国有变。

“回大王,秦国内乱已定,宣太后和其弟魏冉把持大权,如今得知我大军尽在中山,秦与林胡与楼烦使节来往频繁,欲图我后方。”楼缓派来的人说道。

“功败垂成!功败垂成啊!总有一天我要亲自会一会这宣太后。”赵壅抽出宝剑,击碎了桌上的酒杯。

于是,赵武灵王向中山国索要了四城后暂且退兵。


【公元前301年,赵国邯郸  赵王后宫】

背景:赵武灵王二十四年(前302年),赵武灵王将贵族私藏的、不在国家户籍的奴隶迁往九原(今内蒙古包头西北)和原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东)的骑邑,为在那里训练的骑兵服务。赵武灵王下令,对国内尚不听从国家号召胡服的,采取强制措施。

第二年,赵壅的最宠爱的吴娃病入膏肓。

“太医太医,快传太医。孟姚,孟姚你不会有事的,寡人不会让你有事的。”赵壅搂着这位自己最心爱的女人,老泪纵横。

“娘~!”一旁的公子何嚎啕大哭。

“孟姚,你要说什么孟姚。”赵壅将耳朵贴近面色苍白奄奄一息的吴娃。

“都退下,滚!”因为众人的啼哭,赵壅听不清孟姚的话,大方雷霆起来。

众人退下后,赵壅终于听清了孟姚的话:“君-君上,能-能-不能答应臣妾一件事”。

“孟姚,你说,别说一件事,就是一千件,一万件寡人都答应你。”

“求-求君上立我们的何儿为-为太子...”

赵壅愣了一下,因为他知道,公子何并非嫡长子,自古废长立幼乃取乱之道。他心中本想立公子章为太子,公子章乃赵壅与魏国联姻取魏女所生,而且公子章在上次进军中山的战役中也屡立战功,也理应被封为太子。

“她-她们嫌-嫌-嫌弃孟姚出生卑微,日-日-日后必将加害何儿,孟姚一生-没-没-求过君上,只-只-只求君上答应这一件事,否则孟姚将-将-将死不瞑目。”吴娃挤出最后一丝力气,说完了最后一句话。

看着怀中自己最心爱的女人奄奄一息,赵壅点了点头,眼泪一颗颗从脸上滴露下来。

“好,我答应你,让我们的何儿当太子。”

听到这句话,吴娃放下心里,终于合上了眼。赵壅紧紧地将孟姚抱在怀中,泣不成声。

良久,跪在殿外的公子何听到房内父亲的悲切的哀嚎声:“孟姚!”

赵武灵王二十七年(前299),赵武灵王传位于太子何,是为赵惠文王。他则自称为主父。


【公元前298年,秦国函谷关】

背景:赵惠文王元年(公元前298年),赵武灵王向秦国修书盟好,保举楼缓为相。

"君上,前面就是函谷关了。世人皆说秦为虎狼之国,臣在秦经营多年,深知道秦人狡诈,昔日楚王被秦君骗入秦国软禁起来,楚国为争君位差点内乱。君上此次主动深入虎穴,可千万要小心。"楼缓对身边一个仆从打扮的人小声的说。

“是,大人。”那人躬身大声的回答道。

一行车马驶入函谷关,进入秦国。

进入秦地后,赵武灵王对沿途的风土人情细加考察,以为攻秦时所用。楼缓进入秦都咸阳后,会见许多秦国的大臣,赵武灵王都在侧观察,对秦国大臣的贤庸强弱有了深入的了解。


【公元前297年,秦国咸阳秦王宫偏殿】

“太后万福。”赵主父假随从随楼缓见宣太后,行礼毕,抬头看见宣太后正盯着自己身旁的赵主父,又大声说了一遍:"太后万福!"

“相国快快免礼。”宣太后回过神来道。

“敢问相国,这位是?我总觉得在哪儿见过此人,却一时想不起来了。故而刚才出神。”

“哦,这位是我的随从,只因老臣年迈,行走不便,进来出入都需要他来帮助搀扶,顶个脚力。”楼缓淡定的说。

“哦?相国为秦国事辛劳,来人赐座。”宣太后本来已经开始想到此人和当年自己见道的赵武灵王赵壅又几分神似,但听楼缓这么说便又打消了这个年头。

“多谢太后。”

楼缓告辞后,宣太后立即传其弟魏冉,说自己看道一人,酷似赵武灵王。魏冉立即派人密切监视相国府,不久,探子来报说见几人轻装就行,骑快马出丞相府。

魏冉立即轻率骑兵去追,才知道这些人已经出了城。

魏冉又派秦军精骑一路狂奔,追到边塞也没有见到赵武灵王。守塞之人告诉他们,赵国的使者刚刚离去。宣太后和秦昭王得知此事后,对赵武灵王竟然敢假冒随从,深窥秦政而大感忌惮,从此对楼缓也日渐疏远。


【公元前297年,赵国北疆河套地区】

背景:赵武灵王将国中内政全部交于赵惠文王并让自己最信任的肥义辅佐,自己则专管兵政。公元前297年,赵武灵王率军巡视刚刚夺取的云中、雁门二郡。

“报!附近发现大批楼烦的军队。”

“什么?传令各部,一级戒备,准备迎战。”众人大惊道。

原来这娄烦王自从被赶出富饶河套地区,一直不甘心,多次勾结林胡想收复失地。此次不知道如何得道赵武灵王来巡视的消息,竟然绕过长城,挥军杀到。


【公元前297年,赵国北疆娄烦王军帐】

“报大王,林胡王说的赵军精锐难敌,恐怕兵败生祸,不肯结盟。”派往林胡的特使回来报。

“胆小鼠辈,这赵壅也没有三头六臂,有什么好怕的。这次他们来巡视边关,肯定没有防备,正是生擒他的大好机会。算了,没有林胡,我娄烦勇士一样可以生擒赵壅。”

“大王三思啊,林胡王说的没错,如今赵军皆胡服骑射,不似往常可比。即使有林胡相助也未必能取胜,我等更不能单独硬拼啊!不如派人议和。”一人回到。

“大胆!尚未出兵就出如此丧气之言,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来人,拉出去砍了。再有言和者,一并祭棋!”娄烦王大怒道。


【公元前297年,赵国北疆赵武灵王军帐】

“报,娄烦大军已不过三十里!”

“啊,来的那么快。父王,我们还是尽快撤回边关吧。听说林胡也在暗中派兵向这边集结,而最近的援军也得三日后才能到。”公子章大惊道。

“兵法有云:虚者实之。越是此时越不能惧怕。前日密探回报,说林胡惧怕我军,所以没答应娄烦王的请求一同出兵,而是陈兵边界,就是想让娄烦王试试我们的底细。如果我们此时露怯,肯定会招来林胡娄烦联合追杀。所以千万不可轻举妄动。”

娄烦大军在十里外扎下营来,

娄烦王本来就是强迫大军随己击赵,见到赵军主力后,发现他们气定神闲,毫无畏惧,兵马强悍,大军甚众,一时竟犹豫了起来。

赵武灵王见楼烦军队犹犹豫豫,于是派使者请楼烦王阵前讲话。

“娄烦王,你求林胡助你,林胡惧我赵军不肯答应,如今林胡王已派密使前来,约我共灭娄烦,大军已经出发,不日便到。如今你胁众而来,部下未必肯死战,此时一战,胜算几何啊?”

见娄烦王犹豫,娄烦王身边之人皆劝其不可硬拼。

赵武灵王接着说:“我知汝等历代在此地游牧,今番汝等若肯向赵国称臣,我便允许汝等迁回此地游牧。”

听到这话,娄烦各部首领开始议论起来,更多人开始劝说娄烦王议和。娄烦王本想拼死一搏,见手下怯战,十分恼火,但又不敢当场发作,又见赵武灵王面对娄烦大军说话强势,毫无惧色,便只好接受赵武灵王给的台阶,答应了。

但是娄烦王没想到的,后来楼烦部众迁回河套地区,知道赵国骑兵的待遇很优厚,大量的楼烦骑士开始脱离楼烦而投入到赵武灵王的怀抱。

从此,娄烦更加不堪一击。


【公元前296年,赵国赵王宫】

“楚怀王发病,薨于秦,秦人归其丧。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诸侯由是不直秦。”

“齐、韩、魏、赵、宋同击秦,至盐氏而还。秦与韩武遂、与魏封陵以和。 ”

——《资治通鉴》

“太好了,太好了!自从上次进攻中山因秦而功败垂成,如今娄烦林胡已定,我就一直在等下一个机会,没想到终于被我等到了。”得知楚怀王被秦国所拘而病死秦国,赵壅大喜。随即派使臣到魏国,答应其合纵伐秦之事,一时齐、韩、魏、赵、宋五国共同出兵伐秦,秦国秦与韩武遂、与魏封陵以和。秦国暂时休养生息,不敢东出。

同时,赵武灵王尽发国中精锐,联合齐国,宋,大举进攻中山国,中山国国王投降,中山国灭。赵武灵王将中山国国王迁往肤施(今陕西榆林)。

部众脱离殆尽的楼烦王不甘从此失去权势,于是,与相距不远的肤施中山王联络。不久,中山国国王与楼烦王谋反,为赵武灵王攻杀。在占领中山国后,赵武灵王便整理代郡和邯郸之间的道路。不久,赵国境内的道路就通畅无阻了,各地的交流方便多了,境内的各民族间的交流也更多了。

“秦尉错伐魏襄城。赵主父与齐、燕共灭中山,迁其王于肤施。归,行赏,大赦,置酒,酺五日。 ”——《资治通鉴》

公元前296年,四十五岁的赵壅,经过几十年的苦心经营,耐心等待,终于抓住一次机会彻底的灭掉了中山国。

赵国很快成为战国七雄的强国之一。赵武灵王在信都的信宫(在今邢台)大会天下诸侯,诸侯莫敢不来的。

《太平寰宇记》云:赵成侯造檀台,有信宫,为赵别都,以朝诸侯,故曰信都。

《史记》曰:“梁襄王与太子遫、韩宣王与太子仓来朝信宫”。

赵武灵王在信都大会诸侯的那一刻成为他人生最辉煌得意的顶峰。


【公元前295年,赵国安阳君府邸】

公子章比赵王何年长十岁,性格强悍,体魄健壮,大有赵武灵王之型,本来最为赵武灵王喜爱,公子章多次随从赵武灵王出征,屡立战功,为国人所称颂。赵武灵王封公子章为安阳君,派田不礼相公子章。田不礼相公子章,时常表示对公子章的遭遇很同情。田不礼本是齐国的失势贵族,一直希望能够东山再起。

公子章一连多日,闭门不出,沉迷酒色。田不礼看下去了。

“哦?田相来的正好,陪本君喝两杯。”

“唉!公子切不可再贪欢饮酒了,身体要紧!”

“身体?哈哈哈,身体。如今中山国已灭,父王已经退位,将政权兵权悉数交给那个庶子,我留着这身体还有何用?”公子章愤怒的将手中的酒杯扔到地上,又提起旁边酒壶痛饮起来。

“公子何乃小妾庶子,何德何能?就得了君位。公子随主父南征北战,屡立战功,为国人所称颂,如今却只落得门庭冷落,田某也替公子不服啊。”

“不要再说了,来陪我痛饮此酒。”

“公子莫要消沉,此事或有转机。”田不礼随口说道。

“此话怎讲?”听到这话,公子章酒突然醒了一半。


【公元前295年,赵国相国肥义府邸】

李兑对肥义说:“公子章正当壮年并且心志骄狂,党徒众多,野心很大,恐怕会有私心吧!田不礼的为人,残忍并且傲慢。这两个人互相投合,一定会有阴谋作乱的事情发生,一旦挺身作乱就希图徼幸成功。小人有了野心,就会考虑轻率,谋事浅薄,只看到利益而不顾祸害,同伙互相怂恿,就会一起闯入祸乱之门。据我看,这种事一定不会很久了。您负有重任并握有大权,动乱会从您那里开始,灾祸会在您那里集中,您必定最先受害。仁人博爱万物,智者防患于未然,不仁不智,怎能治理国家?您何不声称有病不出家门,把政事移交给公子成呢?不要成为怨恨汇集的地方,不要做祸乱发生的阶梯。”

肥义说:“不行。当初主父把新王托付给我的时候说:‘不要变更你的法度,不要改变你的心,坚持一心,直到你去世。’我再拜接受王命并且记载下来。如今惧怕田不礼作乱而忘记我记载的王命,什么罪过比变节更大呢!上朝接受了庄严的王命,退朝后就不全心全意,什么错误比负心更严重!变节负心之臣,刑罚是不宽容的。谚语说‘死者如果复生,生者不应在他面前感到惭愧’。我已经有言在先,我要完全实现我的诺言,怎能只是保全我的身体!况且坚贞之臣当灾难临头时节操就会显现,忠良之臣遇到牵累时行事必须鲜明。您已对我赐教并给我忠告。尽管如此,我已有言在先,始终不敢违背。”李兑说:“好吧,您勉力而行吧!我能看到您只有今年了。”说完就痛哭流涕而去。李兑又几次去拜访公子成。

另一天,肥义对信期说:“公子章和田不礼非常令人忧虑。他们对我说得好听而实际上很坏,他们为人不孝不忠。我听说,奸臣在朝廷是国家的祸害;谗臣在宫中是君主的蛀虫。这种人贪婪并且野心很大,宫内得到君主宠爱就到外边行凶胡为。假传王命傲慢无礼,一旦擅自发出命令,也是不难做到的,祸害将要危及国家。如今我为此忧虑,夜里忘记睡觉,饥饿忘记吃饭。对盗贼的出没不可不防。从今以后,如果有人请见国王一定要同我见面,我要先用自身抵挡他,没有变故君王才能进来。”

信期说:“好极了,我能听到这样的话!”


【公元前295年,赵国赵主父府邸】

“儿臣给父王请安。”公子章跪拜道。

“我儿快起来,记得我儿当年随父出征,何等英姿飒爽,如今为何如此形销骨立。你在代地过得不好吗?”赵主父作为一个老父亲,看到自己的当年最像自己,自己本想立为太子的赵章如今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十分心痛。

“儿臣——没事父王,儿成一切都好。”公子章欲言又止。

“可是你弟弟暗中难为你了?”赵主父道。

“大王他——”

“说,他怎么你了?有为父给你做主。”赵主父说。

“父王,儿臣远居代地,不问朝堂之事,然而大王身边多有人说我有谋反之心,恐一日父王离儿臣而且,儿臣便无可依托,便遭奸人所害,故而寝食难安,惶惶不可终日啊!”公子章悲切道。

“章儿,这些年苦了你了。你自小像我,又随我南征北战,战功赫赫,当年我让你将太子之位让与你弟弟,你也答应了。如今倒害的你不人不鬼,寡人于心不忍啊。”


【公元前295年,赵国安阳君府邸】

“相国的苦肉计果然有效,父王同意把赵国一分为二,让我做代国之王了!”

“恭喜代王!不知道肥义等人如何反应?肥义如今辅佐公子何。我想断然不会答应,到时候恐怕主父也奈何不得。”田不礼道。

“哼,朝廷之中有一半文武大臣皆暗中支持于我,肥义李兑等人又有何惧?我已安排好,过几日父王去沙丘巡视,为寝陵选址,公子何与肥义等必然陪同,到时候他们若不答应,我就让他们当场为父王陪葬。”

田不礼看着公子章两眼中透漏的杀气,仿佛那个驰骋疆场的英才少主又回来了。


【公元前295年,赵国沙丘赵主父行宫】

“主父有令,只请大王何肥义前去商议陵墓选址之事。其他人在此等候。”肥义等人在赵主父行宫外被拦住。

"大胆,怎么何大人说话呢。来人给我拿下。"赵惠文王的禁卫统领高信道。

高信的随从军士立即抽刀,将门口的军校押下。

“是谁在主父行宫前撒野?”突然,一队甲兵从行宫内鱼贯而出,将肥义高信等人团团为住,随后见一人腰胯宝剑,身披银甲,骑着一匹黄棕宝马悠然赶到。来者不是别人,正是公子章。

“哦?原来是肥大人,父王传肥大人和公子何一同觐见,为何不见公子何?”公子章驱马来到肥义面前,银光一闪,一把寒霜宝剑已经架到他的脖子上。肥义知道,若非公子章及时收住了剑锋,只消再移动半寸,自己就已经血溅当场了。

“大胆安阳君,你诈传主父命令召见惠文王,实则想要篡逆谋反!”肥义面无惧色道。

“父传不到,乃为不孝。如此大逆不孝之人有何颜面做得赵国君位!肥义,我念你对父王忠心耿耿,便给你一次机会,今日如若肯归顺于我,我便既往不咎。”

“我已经派人护送大王回都,公子成和李兑也正从国都赶到救驾,你收手吧。”肥义大义凛然道。

“敬酒不吃吃罚酒,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一道寒光闪过,一腔热血狂喷,一颗人头落地。

随后公子章亲率骑兵,沿路追击。不多时,已经看见一队车马正在狂奔,车后扬起的滚滚烟尘中,他彷佛看到了自己加冕称王,天下朝贺的样子。

近了,又近了,越来越近了!

公子章狂喜的心跳声和飞奔的马蹄声音都越来越大,公子章知道,胜利近在咫尺了!



【公元前295年,赵国邢台沙丘赵主父行宫】

邢台,今河南省邢台市,当年赵武灵王一举灭了中山国,曾在此地修建信宫,大宴群臣,朝会天下。那是他人生的巅峰时刻。今天,他再次来到邢台这个地方,是为了给自己寻找一块墓地。他希望死后也安葬在此处,让后世赵国君臣再来祭奠的时候,能想起来自己当年的丰功伟绩。

然而,却发生了一件让他始料未的事情。他的两个儿子将在这里上演一幕手足相残的大戏。他可能不会知道,这出戏的幕后导演其实就是自己。起初他喜爱赵章,把长子赵章立为太子。后来非常宠爱孟姚,为此不出孟姚之宫好几年,又因为孟姚废了太子章而立赵何为王。君位已定,却又让长子赵章功高盖主,更糊涂的想让两个儿子并立为王,如此反反复复,犹豫不决,最终酿成今日沙丘惨剧。

此刻,他知道他的大儿子正在带人去追杀他的小儿子,有那么一刻,他希望他能追上。但是又想到那样自己的小儿子必将难逃一死,而自己死后也无面目再见他的母亲孟姚。

这一刻,这位老人万分的矛盾,万分的心痛,又万分的后悔,然而一切已无可挽回。

“父亲快救我。”正当他极度痛苦之际,他突然听到一个声音从宫外传来。

不多时,只见一个人满脸是血,身中数箭,跌跌撞撞,踉踉跄跄的走进来,倒在了大殿之中。拿人的身体还在不停的抽搐着,手里紧紧的攥着那柄陪他出生入死的宝剑,眼里写满了不甘心。

“章儿!”老赵壅此时再难以压抑自己的心中的悲痛,一声惨叫,昏死过去。

当他醒来的时候,他看见了他的叔叔公子成。对,就是那个当年他亲自去府中探望多次,恳求他支持自己实行胡服骑射改革的公子成,他也看见了那个他十分赏识挑选辅佐新君的李兑。

可是这两个人却并没有送他回宫。

原来公子成和李兑从国都调兵赶到,杀死了公子章和田不礼,消灭了他们的党徒,安定了王室。公子章被打败的时候,又逃到了主父那里,公子成和李兑因而包围了主父的行宫。公子章死后,公子成和李兑商量说:“由于赵章的缘故包围了主父,即使撤兵,我们这些人也要灭族啊!”于是两人就继续包围主父宫室。

这个曾经孤立无援面对楼兰王千军万马而毫无惧色的人,这个曾经深入敌国又全身而退的人,这个曾经忍住丧父之痛面对五国之军而能从容不迫的人,竟然在这一刻感到了彻底的绝望!

三天过去了,赵主父没有食物,只得捕捉蟑螂虫蚁为食,储存雨水度日。

三个星期过去了,行宫之内就连树皮野草也都没了,就连房檐上飞不动的雏鸟也被他吃尽了。

三个多月过去了,当他们进去的时候,发现一个骨瘦如柴的老人因为再也没有了食物,已经成了蚊蝇蛆虫的食物。

难以想象在被困在沙丘的赵壅是何等痛苦,何等的绝望。当身边一切能吃的东西被吃尽了,奄奄一息之际,他有国那么一丝丝幻想,幻想着他的小儿子会原谅他,会派人来接他回邯郸。然而,当他看着倒在地上已经死去的大儿子,他又绝望了。他也曾经试图向自己是叔叔公子成,自己曾经提拔的手下李兑求救,向封官许愿,甚至说愿意将江山社稷拱手想让,自己向他们俯首称臣,只要他们能救自己出去。

但是,一切都太晚了。

最让他难以接受的是,当他吃光了一切可以吃的东西,最后快要饿死的时候,他已经无法再记得,躺在自己眼前的那个,是一个人,还是一团肉!



————————————————————


【番外:鸡鸣狗盗孟尝君】

 或谓秦王曰:“孟尝君相秦,必先齐而后秦。秦其危哉!”秦王乃以楼缓为相,囚孟尝君,欲杀之。孟尝君使人求解于秦王幸姬,姬曰:“愿得君狐白裘。”孟尝君有狐白裘,已献之秦王,无以应姬求。客有善为狗盗者,入秦藏中,盗狐白裘以献姬。姬乃为之言于王而遣之。王后悔,使追之。孟尝君至关。关法:鸡鸣而出客。时尚蚤,追者将至,客有善为鸡鸣者,野鸡闻之皆鸣。孟尝君乃得脱归。 

【番外:白马非马平原君】

 赵王封其弟胜为平原君。平原君好士,食客常数千人。有公孙龙者,善为坚白同异之辩,平原君客之。孔穿自鲁适赵,与公孙龙论臧三耳,龙甚辩析。子高弗应,俄而辞出,明日复见平原君。平原君曰:“畴昔公孙之言信辩也,先生以为何如?”对曰:“然。几能令臧三耳矣。虽然,实难!仆愿得又问于君:今谓三耳甚难而实非也,谓两耳甚易而实是也,不知君将从易而是者乎,其亦从难而非者乎?”平原君无以应。明日,谓公孙龙曰:“公无复与孔子高辩事也!其人理胜于辞,公辞胜于理。辞胜于理,终必受诎。”齐邹衍过赵,平原君使与公孙龙论白马非马之说。邹子曰:“不可。夫辩者,别殊类使不相害,序异端使不相乱。抒意通指,明其所谓,使人与知焉,不务相迷也。故胜者不失其所守,不胜者得其所求。若是,故辩可为也。及至烦文以相假,饰辞以相惇,巧譬以相移,引人使不得及其意,如此害大道。夫缴纷争言而竞后息,不能无害君子,衍不为也。”座皆称善。公孙龙由是遂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088评论 5 4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715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361评论 0 31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099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0,987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063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486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175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40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18评论 2 30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05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190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50评论 3 29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80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52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451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637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