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存的思考
都没人愿意种地了,那食物从哪里来?
现在乡村的土地,年青人都去城里务工了,一点菜园子地,还是老人在种,如果这一代老人种不动了,那吃什么?
规模化的蔬菜基地,是有专门的人耕种。这个运作模式导致的是:集中生产,集中供应,看起来是效率高了。
但它后面的隐藏危机是什么?
只有人类的一小部分人,还会生产和耕种,能够自己从黄土里刨出食物来。
这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资,目前的人口状况,只有极少一部分人会了,就像笔者,一根葱都种不活。
而在农耕时代,除了出仕和经商的一少部分人,农人无论男女老幼,都多少会一些从黄土地面刨食的基本技能,不会就跟身边会的人学着做,只要不是傻子,多少还是能学会农耕生产的技能。
现在都不种地了,那吃什么?当然是拿钱去买。
那钱从哪里来?
钱从维持经营生产、社会运转的岗位中来,从经营生产的利润中来、从既有资产的使用(譬如租赁)或者升值中来等等。
岗位的高低级别不一样,就意味着能够得到的酬劳不一样。在同一个地区,而物价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是相同的。岗位的不同酬劳,相同的基本生活资料的价格,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拉开了。
这个数据的背后,又意味着什么?
在耕地平均分配的时候,大家都是分到同样的面积,投入产出也差不了多少。
而岗位的酬劳差距一拉开,相同的物价,岗位酬劳高者可以养活十个人,岗位酬劳低者只能养活一个人,没有岗位者,自己都养不活。
从物种进化的角度来观察,显而易见,高酬劳者意味着其繁衍的能力提高,有物资可以维持相对高的生育率,从而保证后代的繁衍。
而岗位酬劳低者或者无业者,从物种进化的角度来说:不能获得基本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则意味着生存危机的来临,衰弱、退化、甚至直接M亡。
岗位竞争的激烈,基本都是ASB活。有的行业岗位,一个萝卜一个坑,拔出A了,B才有机会上。
而且,以这种人口离开土地速度的加快,岗位竞争的程度,只会越来越剧烈。
腾挪手法快的人,资本的累积效益,已经可以完全脱离岗位,仅凭资本就可以抽取他人的岗位价值,获得不菲的收益,从而夯实自己的生存根基。
这最基本的社会运转低层框架,却被一重重的架构和世相像一层层纱、一重重的雾一样,覆盖住,遮了起来。
看来,面临生死存亡,人生的每一步,不可不慎重,不可不三思。
简书首发!转载请联系作者,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