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个读者读同一本书就会有一百种解读,我近些日子研读了易中天老师的《品三国》,个人解读如下:
一、这是个教案,或者是学案,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作品,但却广受欢迎,这说明作品有深度,有创新。三国本是一个话题度较高的话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说当今时代每一个成年人在心中都有一个自己的三国观,但易老师从大量的史学材料中抽根剥丝,详细论述,讲出了一个别样的三国。
二、]易老师的三国对人物的分析着墨较重,从人物的性格等推断故事的进展,这对大量无绝对确凿证据的事件的推测显得合理性十足。如荀彧之死。
三、易老师的三国,显得文人气息较重,有许多地方采用折衷的说法,如刘备三顾茅庐之真相,这本身是不严谨的,当然也令观众探究心加重。
四、易老师的三国使我感觉原来文章也可以这样写,其实写文章也不是太难,只要你能进入其中,在浩如烟海的材料中找到你的观点的有力佐证,让读者在你的文章中有深思、有发现,你的文章就成功了。
五、易老师的三国中许多观点都采用了多种史料进行论证,想到印证,让人感觉证据确凿,作风严谨。如作者对曹操的评价是“奸雄”,就引用了《后汉书》、《〈三国志〉裴松之注引》、《世说新语》、《异同杂语》、《后汉书》、《曹操评传》、《三国史话》、《三国演义》等,相互印证。
六、易老师的《品三国》全程紧扣历史主轴,士族代替贵族、庶族最终再代替士族。这其中英雄人物如曹操、刘备、孙权等虽延迟或加快了这一趋势,但最终不能左右这个趋势。如魏的“非和平演变”方式夺权,曹操在一直在利用和抵抗士族,但他内心深处是执行“法家寒门路线”,这和他的出身经历有关,深刻于心,不易改变,所以才造成了曹操杀孔融、边让、杨修等,但最终由于他未能于士族阶级妥协,他没能跨上一步。而曹丕选择了迎合,所以得到士族支持,而得到帝位。但由于士族阶层的过渡性,最终魏要被庶族主导的晋所取代。
东吴的孙权采取了本地化策略,也就是于士族阶层妥协,期间虽然说也有曲折,如选择陆逊为相,但又把陆逊逼死。也就是说从心底来讲,孙权是不甘心把政权士族化的,但又不得不依附。所以,东吴在三国存在最长,但最终又不得不被晋所代替。
蜀汉是依靠士族,又不彻底本土化,理念和政策也不为士族阶层真心拥护。有刘备和诸葛亮两位英雄人物在尚可镇得住,一旦英雄人物不在,则士族阶层就“身在蜀汉而心在魏”了。当魏弱势兵力打来,就整体投降了。
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势而为则昌,逆势而行则亡。三国人物数风流,俱成往事,功名成败任由后人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