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大多数一本正经教写作的书,这本书很接地气。作者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描述作家作为普通人充满挣扎的生活,阐述了“写点东西”过程中的不易,撕掉了写作高大上的面纱。作者最大的优点是善于走近生活,观察、品味、提炼出事物的本质,并用充满想象力的比喻表达出来,时而让你捧腹大笑,时而让你感同身受,时而带给你一些深度的思考。
比如,作者提到每天写作之前需要花掉80%的时间静心,如何通过从催眠师那里学来的催眠术排除周围嘈杂的声音,进而开始打开电脑写下自己糟糕的初稿,十分具有画面感。这让我想到了村上村树,他从1982年秋天开始,早睡早起,并以跑步来保持写作的体力和精力。作家尚且如此,普通人更需要克服生活中的障碍以此专注到要做的事情上来,这真的需要极大的毅力!
再比如,作者提到“我希望能更常体验到那种灵光乍现的感觉。我几乎从来没有过。我唯一知道的是,若再书桌前坐得够久,我就会有收获。”
这颠覆了我原有的认知。上个月,我下定决心,要好好地学习写东西,从每天写500-1000字开始,第一周尚且能勉强完成,到了第二周,我的内心就冒出了很多“想法”:每天没有那么多想写的内容;要不,改成每两天写一篇好了,这样我就能花更多的时间修改,提高内容的质量…….可事实上,一旦松懈下来,写东西这件事完全被我抛在脑后了。究其更本原因,就是没有把这件事放在第一位重要的位置上去。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我认为“灵感”很重要。现在想来,哪有什么“灵感”,懒字头上一把刀啊,想要做好一件事得有不断逼死自己的动力。
我受教最大的部分,在于作者所详细论述的,何以“完美主义”成为写作之大敌。我于此恍然大悟,终归知道了自己最近难受和不安的缘由了:我迟迟动不了笔,因为我怕写得很烂;但我又是如此地渴望做好一件事,甚至不想让自己虚度半分钟。这与大学时候做设计的心情一模一样,做设计总觉得需要再找“完美”的想法和理念。结果总是在deadline最后后一晚上通宵做设计,往往结果差强人意。日子就在这样的心情拉锯之中,过得犹如油煎火烤。现在我知道了,与其前思后想,不如痛痛快快地在电脑前面,敲出一篇毫无顾忌的初稿来——哪怕它再烂,但毕竟你有蓝图了,这就是进步。而后的工作,就可以在初稿上徐徐展开。你肯定还会痛苦难受,因为你这是在生产和创作。与此前的难受相比,这完全不是一个层级的——就如怀不了孕的焦灼对比给孩子洗尿布的劳累。
作者如何看待完美主义:
其中有些比较有趣的总结:
就算是再烂的初稿,第二天醒来,当你重读它,仍然也有一些发光点,可能只是简单一句描述。
“一个容易赢得人心的叙述者更重要。没有什么比这点更能将整个故事凝聚在一起。”一个讨喜的叙述者,就如同有一个好朋友,你喜欢他的陪伴,乐于了解他的想法。他滔滔不绝的意见能完全抓住你的注意力,能逗你大笑,而且你总会想偷用他说过的话。
完美意味着肤浅、虚假和极端乏味。
写小说就像夜间开车,你的视线只达车头灯照得到的范围,但是你还是能这样走完整段路。你无需看见自己将去何方,也不用看看见目的地或途径的一切。你只要能看清前方两三英尺的范围即可。这是目前为止我听到关于写作或者人生最好的建议。
童年,是我们观察力、感受力最深的时期,挖掘童年往事,能够让你学会将心比心,这种领悟能够帮你你学会写出深刻、有只能和富有感情的文字。
不妨直截了当地将情绪诉诸文字,不要太过隐约和间接。
究竟是人生苦短,因此没有必要忍受委屈,还是人生苦短,所以别在意那么多?《道德的讽刺》
关于付出:每一天都必须为自己手上的工作付出你所拥有的最好的一切,而非保留给后面的计划。若你慷慨付出,总会得到更多。然而这是一个大胆的建议,因为它违背了人类的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