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画家陈洪绶有一幅《斜倚熏笼图》:
图中的美女把衣服罩在熏笼上,让我们直观地欣赏到古代这一奇特的香器——熏笼。熏笼,顾名思义,是一种笼形的器具,里面放置熏炉,在熏炉里点燃香料。上层社会的小姐贵妇们喜欢把衣服、被褥、手帕等放在熏笼上,使之熏透,既可以取暖,又可以熏香。
东汉末年,曹操有一位谋士叫荀彧,曾担任尚书令。他就特别喜欢用香熏衣,相传“荀令君至人家,坐席三日香”。后人用“荀令留香”来形容男子注意修饰仪容仪表。
古人生活的百科全书《红楼梦》中有这样一回:
宝玉听了,转步也便往潇湘馆来。不但宝钗姊妹在此,连邢岫烟也在那里,四人团坐在熏笼上叙家常呢。紫鹃倒坐在暖阁里,临窗作针黹。一见他来,都笑说:“又来了一个!可没了你的坐处了。”宝玉笑道:“好一幅‘冬闺集艳图’!⋯⋯
略略翻书,“熏笼”二字,被提了好几次:
宝玉看着晴雯、麝月二人打点妥当,送去之后,晴雯、麝月皆卸罢残妆,脱换过裙袄。晴雯只在熏笼上围坐,麝月笑道:“你今儿别装小姐了,我劝你也动一动儿。”……晴雯笑道:“终究暖和不成的,我又想起来汤婆子还没拿来呢。”麝月道:“这难为你想着!他素日又不要汤婆子,咱们那熏笼上又暖和,比不得那屋里炕冷,今儿可不用。”……说话之间,天已二更,麝月早已放下帘幔,移灯炷香,伏侍宝玉卧下,二人方睡。晴雯自在熏笼上,麝月便在暖阁外边。
宝玉回来,看晴雯吃了药。此夜宝玉便不命晴雯挪出暖阁来,自己便在晴雯外边。又命将熏笼抬至暖阁前,麝月便在熏笼上,一宿无话。
这样看来,熏笼至少有三个特征:能睡人;比炕暖;可移动。
陈洪绶的《斜倚熏笼图》中的熏笼看起来是睡不了人的。可能寻常百姓家的熏笼常用竹篾条,但是贾府家大业大,熏笼做得也格外大。是用木用石,乃至用金用玉,也并非毫无可能。
“御纱新制石榴裙,沉香慢火熏”,“藕丝衫子柳花裙,空着沉香慢火熏”,与其说熏的是衣衫裙裳,不如说是女孩子那份爱美的小心思。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倚的哪里是熏笼?倚的是愁思,是哀怨,是无穷无尽的等待,是良人永不来的无奈。
“斜倚熏笼”似乎已经成为古代闺秀们流行的一种行为艺术。
就像《春闺梦》中唱的:“终朝如醉还如病,苦倚熏笼坐到明。去时陌上花如锦,今日楼头柳又青。可怜侬在深闺等,海棠开日我想到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