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城,满满的游人,如织;凤凰城,满满的滋味,如史。
步入正门,很急促的就将身心渲染在古城的人潮里,内心翻涌波涛,飞溅起摸索探寻的步伐。顺沿着人群,蔓延开去的青石板街,其上的磨痕掩藏不了风雨的雕琢,顷刻间便会觉着脚下似乎呼吸着历史的气息;微微抬头,飞檐斗拱遮挡着眼光蔓延的方向,却没有一丝的怨意,街旁的苗家小楼从容舞动百年的犹韵,不觉亲身浸染着文化的熏陶;头顶的天空,在骄阳的温暖下,娇气的云朵也欢快柔美得攒动。青石鳞鳞,游云盈盈,俨然类画,至于满是欢喜的游人,着装艳丽,缤纷五彩,给古城平添了许多活力,街上行走的背竹篓或挽竹篮的苗民,偶尔里面装着个可爱的孩提,从容而行,步履轻盈,闲适的穿梭在游人之间。这也许就是沈从文先生笔下常常提及的故乡河街吧。
坊间酒肆,依旧横挂着“酒”字的旗帜,迎风中篆体“酒”字更显得流动富有生命力,溢出的酒香有着甘醇的弥散,你会嗅着鼻子,不舍得掠过。传统特色的苗式服装店,陈列着主调以蓝、白、黑、红的一件件流光溢彩,花团锦簇的服饰,颜色浓郁而厚重,轻拂过去,质感凹凸,繁复华丽,还有银发簪、银花梳、银耳环、银童帽饰等等华丽考究的银饰品,你会惊叹怎样的工艺雕琢,才会有如此的巧夺天工。河边的酒家,着实为热情高涨的游客栖息、休息的闲暇,点一番苗家小菜,饱一饱口福,沏一壶温茶,舒适一下筋骨,内室式样为木质花式,虽不宽敞,但别于一番韵味,加上窗外的泛舟湖上的小舟,河边洗衣的苗家美人,觉着街边的喧闹与湖畔的宁静融合的恰到好处,心怡所致。还有很多沿袭古老的手工店面,像淬火四溅的铁匠店,形态各异的麦芽糖小摊。当然了,古城之中不乏现代元素的添加,手绘T恤的店面,糕点坊,特色精品店,首饰店、布鞋店等应有竟有,像“上海故事”不乏其店,沉浸在古城原貌的同时,亦可领略现代的的生活,欣喜不已。
看见河道上横起的虹桥,似桥非桥,似亭非亭,不自禁的抬头仰望,屋檐雕刻的木雕花纹和栏杆的花雕交相辉映,透过开着得窗户,依旧看得清山峦的轮廓,俩边是厚实而美观的藤椅,与围绕的自然形成的根雕茶几浑然天成,相信身处喧嚣街市,坐在这里也有宁静致远的雅致,这里俨然一座满载着情感的屋市,无需拨开她的迷纱,才可一睹芳容,古雅的装束,雍容清晰,大气磅礴。再看边旁到处是游人精心取景的繁忙,唯独觉得桥头一隅倒是别有风味,预试冲破小小的天地去领略致远的风采,以小见大,着实美不胜收,恰有流连之意。透过桥外,远山近水、更迭楼阁,翱翔飞鸟,而河中虽没有精雕的画舫,但流过的乌篷船已可看出这方山土的灵动,祥和。恍惚,游离,驻足在河流、人群、楼宇的汇交点,迷失在人生的几许,不觉消逝在所处的年代。远边的翠壁,幽幽青山,更是将古城拥入怀中。
掠过虹桥不远处,遁入眼帘的是古城最富有灵气的景色,流淌千百年的沱江,孕育着古城点点滴滴,也见证她的成长变换,清澈的江水,波光粼粼,丢一块小石子激起的涟漪很快散去,化作江水的攒动不息,拂手浸染水的灵动,丝丝清凉,清怡的诱人,一扫初秋残余的燥热。脱下鞋袜,光着脚丫,在河边嬉戏,岸边板石的青苔轻柔着脚丫,刚才闷热疲倦的双脚顿时活跃开来,凉在脚底,乐在心里,舞在手里,美在眼里。乐到疲乏,坐在岸边的台阶上,看着游客,说着景色;看着吊脚楼,说着船伐。承载着六、七人的竹筏,或着充满地方气息的乌篷船,顺流而下,恰到高低激流处,阵阵尖叫,真想亲临感受一番跌宕的快感,放眼望去,沿河两岸都是吊脚楼,有酒吧,有客栈,有酒店,身后红砂岩砌成的城墙残留着山城的历史遗韵。江面上有一道供行人过河的“跳岩”,每个岩墩大概相距30公分,分俩道,高低不同,游人欣然归往,试上一番,行走其上,不觉低头目视,脚下的水藻流动顺畅,清晰明朗,只想驻足,只是前后过客的急匆不由停顿片刻,也当憾事,唏嘘不已。等到晚霞,夕阳的微红,古镇顿时满脸的红晕浮现开来,害羞遮掩,顿生怜惜。夜晚时分,河灯漂浮,稀稀落落,点缀着夜间沱江的美丽,临水而建的吊脚楼此时异常的活跃,酒吧的音乐,霓虹闪烁,可以亲身感受古城夜晚的热情。
古色山城,瑰丽凤凰;千年流水,百年悠久。
山城美,美在心里,心里满载着山城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