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有一个内部通讯软件,类似于QQ,方便同事之间沟通,不用什么时候都是打电话或者发email,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软件,除了用来发文字信息之外,还可以联系人分组,共享屏幕(把自己电脑上的内容共享给对方看),语音聊天,视频聊天,传输文件,群聊等。我在软件里设置了几个组,把同一部门的人设了一个组,同一组的人设了一个组,HR设了一个组,如果有特殊项目,再建一个组。经常需要联系的就是本组成员,而在本组成员里,我还把我的领导,领导下属的另外一个组也加在了同一个组里面,这样造成的问题是,有好几次想通知本组成员事情,不小心把其他人拉了进来。
由于发生了好几次,每次事后就觉得自己好粗心,但是从来没有想解决的方法,直到学习了“元认知”之后,发现自己从来都没有思考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粗心,也没有思考过为什么不想办法改进,真是太不应该了。
现在可以复盘一下这两个问题的“思考”过程(给”思考“加引号是因为根本就没思考过)。我首先觉得这种“小事情”没什么可以思考的,下次小心点不就得了,觉得凭借自己的记忆力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再说这只是一件小事,不会有什么影响。其实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如果认为是小事就不重视,套用一句话就是“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小事都那么粗心,给人造成的影响是很坏的,特别是被人扣上粗心的大帽子,戴上容易,要摘掉是非常难了。记忆力是不可靠的,对记忆力自信就是一种盲目的自信,特别是指望自己对于小事都能记住,完全是不可能的,这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如果不能马上做,就记录下来,如果有时间,就马上做,那就不需要记录了。之前我用手机的提醒功能记录过,今天带口香糖、明天把某某物品装进书包等非常琐碎的事情,发现效果非常好。
对于这种事情,思考原因比解决方法来得难很多,因为解决方法非常简单,给本组成员单独建一个组就行了,以后完全可以避免之前的问题了。这就好像李笑来老师说的,做正确的事情,比正确的做事重要很多。
其实生活中有很多事情,稍微动用一下脑子,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可我们总是习惯地照着原来的方法(我都不能说是原来的思路,因为从来没有思考过)来做,至于是不是合理,是不是容易出错,是不是效率更高,从来都没有思考过。花一小时做完的事情,有时候如果花半小时思考一下,可能下次只需花半小时就能做完,更不要说每次都花半小时了,累计不知道要剩下多少时间。
脑子就像机器,不用就会生锈,常用就常新。如果不想发呆式的思考,写作是一个绝佳的选择。在写的过程的,可以反复思考,反复琢磨,写得越长,挖掘地就越深刻,更重要的时候,以后还可以翻出来看。看的目的不是来嘲笑自己当初是多么愚蠢,是让自己看到自己的进步。
记得小时候读书,如果做了坏事,老师会要求写检讨书,有时候还要规定字数。为了写出一份够量的检讨书,真是绞尽脑汁啊。现在想想,不管里面的检讨是不是真诚的,至少能写出那么多字数,本身就需要深层次地挖掘自己犯错误的原始动机、带来的后果、以后如何改进等,这可是被迫在动用元认识啊。长大了,没有人要求我们写检讨书了,带来的后果是,我们再也不思考了。想想多可怕,一个不思考的人和行尸走肉有什么区别?
先不用想很高深的问题,稍微动用一下脑子,想想生活中常犯的错误,挖掘一下原因,想想改进的方法,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