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之行,主要是和上智大学交流学习,听起来很高大上,其实就是我们到上智大学上四节课,体验一下日本的教育方式。 以前一直以为日本的教育应该和美国一样,所以没有多了解。
上智大学是日本三大私立高校之一,在日本与欧美享有盛名,但在中国却默默无闻。学校很小,在众多私立学校中是个另类,规模面积应该只能和国内的高中相比,日本其他大学规模大一点,但还是不能与和国内的大学相提并论。日本大学的教学环境与教学设备不如中国的大学,教育成果却远高于中国,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地方。
因为我们几乎不会日语,老师汉语也和我们的日语一样,所以用英语上课。日本与中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上千年的历史相连,交流却还是要用西洋的语言。
第一节课是讲媒体,介绍媒体的分类,职能,性质以及部分媒体的运行机制,与中国不尽相同。限于英语水平,没有完全听懂课程的内容,只能止步于此。第二节课是经济,老师是个中国大连人,由于没有语言上的障碍,所以这节课让我印象颇深,而且其中的小插曲,也使这节课极具价值。老师分析了日本的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及和中国的不同,但只是分析,没有得出相应的结论与指导,这就导致了一位中国老师的不满,他认为这节课只是在和我们聊天,没有重点,没有结论,分析了问题却没有讲该怎么做。两位老师就这一问题的讨论,也引发了我的思考。这就是两国教育方式上细微的差别,中国教育,注重于结论性的,具有指导意义的方法,在实际中去应用;而日本的教育,注重于对过程原因的分析讨论,而结论要学生通过学习理解去得出。两位老师观点上的不同,也正是两国教育上的不同。第三节课是心理学,内容和国内并无大的区别,只是讲东西方的不同而已。第四节课是教育,由于堵车,我们迟到了一会儿,老师就在教室里等着我们,我们都觉得很不好意思。上课后老师首先就讲了守时的重要性,从不同国家的教育方式来分析各个国家的时间观念。进而又讲了日本的教育制度,有限的理解还是带来了很多的收获。
行程中只安排了四节课程,我当然没有上够,但事实如此,只能就此别过了。临走之前,我又到上智大学的纪念品店里看了看,又买了一本村上春树的书留作纪念。这里的许多东西并不便宜,一个小小的书签比一本书还要贵,虽然十分想要,但也只能作罢。上智之行告一段落,虽然不舍,但也无奈,且把愿望许给未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