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给小朋友们上了《我们生活的世界》这节课。本节课学生的学习起点是已经认识大部分的物品,知道塑料、玻璃、陶瓷、木头等材料,并且知道这些材料的特性。但学生对纤维等材料不太熟悉,对塑料、玻璃等材料的特点是零碎的。分不清物品和材料的区别。因此本节课在学生已知的基础上,希望学生能系统的归纳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及其相应的材料,并且归纳物品主要的特点。基于以上学情和教学目标,我的教学环节如下
1.导入 今天我们要去科学家刘博士家里玩,一路上我们会经过很多的景物,请同学们说一说有哪些景物。然后教师归纳,这些景物既包括了自然世界的,也包括了人共世界的,他们共同构成了我们生活的世界。
2. 我们来到了刘博士家里,他正忙着做实验。家中的物品散落了一地,提问:你们认识这些物品吗?他们分别是由什么材料做的呢?这些材料有什么特点呢?
在小朋友说的时候,教师板书相应的 物品、材料 特点 。将小朋友头脑中散乱的已知进行归纳,并引申解释小朋友不知道的“纤维”的意思。
3.在小朋友都已经知道每种材料的特点后,设置情景:我们一起帮助刘博士散落的物品归归类,使家里变得更整齐。将材料分发给小朋友,然后完成任务单。在前面的基础上,小朋友在这个环节几乎能归类正确。
4.拓展:生活中还有很多物品是由这些材料做的,你能仔细观察周围,说一说吗?在这个环境,我充分利用学生周围的物品,比如文具盒、橡皮、铅笔、书包、橡皮筋等。这歌个过程中,发现从学生身边入手,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在追问的过程中时刻抓牢物品、材料、特点的关系追问,在追问的时候,我发现不仅可以正向追问,比如铅笔的主要材料是?它有什么特点 ;还可以反向追问:你是通过铅笔的什么特点判断是木头的? 这种交叉追问,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的感受到物品、材料、特点的关系。
此外,在这节课中,我深深的感受到玻璃、陶瓷这种易碎材料的发放与回收管理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在试教过程中、尝试过两种,一种是课前提前分好小组长,让小组长课上的时候来领这些易碎的物品,做完后马上交上来。这样的好处是可以避免学生在前面教学的时候就去触碰材料,造成材料破损。上交后学生也不会一直触碰材料。但这样的局限是,小组长领材料和交材料课堂会有1-2分钟的混乱。 一种是课前交给小组长,提醒小组长收好,不听到指令再拿出来,然后课下再交回给老师。这种的优势是课堂没有出现混乱,开始活动时小组就能马上开始活动。局限是在活动结束后,个别小组内会有小朋友还在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