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小猪跑赢大猪
山上的庙中生活着一个和尚,口渴了,他便拿起庙里的水桶和扁担到山下挑水喝。后来,又来了一个和尚。但是,两人谁都不愿自己一人下山挑水,让对方占便宜。最后,为了公平起见,两人一起到山下抬水喝。不久,庙里又来了第三个和尚。同样的问题再次出现了。如果一个人下山挑水,总有两个人是休息的。如果两个人抬水,依然会有一个人不用出力,坐享其成。每个人都不愿意自己受累吃亏,打算依赖对方。结果,三个和尚都没水喝,最终渴死了。《三个和尚》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一个故事。假如我们用博弈论的观点来看,会发现这个故事与博弈论中“智猪模式”的情况相吻合。
所谓“智猪模式”的基本情况是这样的:
在一个猪圈里,圈养了两只猪,一大一小,且在一个食槽内进食。根据猪圈的设计,猪必须到猪圈的另一端碰触按钮,才能让一定量的猪食落到食槽中。假设落入食槽中的食物是10份,且两头猪都具有智慧,那么当其中一只猪去碰按钮时,另一只猪便会趁机抢先去吃落到食槽中的食物。而且,由于从按钮到食槽有一定的距离,所以碰触按钮的猪所吃到的食物数量必然会减少。如此一来,会出现以下3种情况:
(1)如果大猪前去碰按钮,小猪就会等在食槽旁。由于需要往返于按钮和食槽之间,所以大猪只能在赶回食槽后,和小猪分吃剩下的食料。最终两只猪的进食比例是5:5。
(2)如果小猪前去碰触按钮,大猪则会等在食槽旁边。那么,等到小猪返回食槽时,大猪刚好吃光所有的食物。最终的进食比例是10:0。
(3)如果两只猪都不去碰触按钮,那么两只猪都不得进食,最终的比例是0:0。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大猪还是小猪都只有两种选择:要么等在食槽旁边,要么前去碰触按钮。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小猪若是等在食槽旁边,等着大猪去按按钮,自己将会吃到落下食物的一半;而若是小猪自己亲自去碰按钮的话,结果却是一点儿也吃不到。对小猪来说,该如何选择已经很明了,等着不动能吃上一半,而自己去按按钮反而一无所获,所以小猪的优势策略就是等在食槽旁。来看大猪,它已经不能再指望小猪去按按钮了,而自己去按按钮的话,至少还能吃上一半,要不就都得饿肚子。于是,它只好来回奔波,小猪则搭便车,坐享其成。
很显然,“小猪搭便车,大猪辛苦奔波”是这种博弈模式最为理性也是最合理的解决方式。无论是大猪还是小猪,等着别人去碰按钮都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如果两者都这样做的话,也就只有一起挨饿的分儿了。所以,大猪不得不去奔波,被占便宜。两头猪之间的“智猪博弈”非常简单,容易理解,同时还与许多现实社会中的现象有着相同的原理,能够给人们许多启发。在生活中,我们时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实力雄厚的大品牌会对某类产品进行大规模的产品推广活动,投放大量的广告。不过,过一段时间后,当我们去选购这类产品时,却发现品牌繁多,还有其他不知名的品牌也在出产这种商品,让消费者有足够的挑选空间。那么,为什么看不到这些小品牌对自己生产的同类产品进行推广呢?这种情况就可以采用我们上面提到的智猪模式来解释。要想推出一种商品,产品的介绍和宣传是不可缺少的。不过由于开支过于庞大,小品牌大多无法独立承担。于是,小品牌“搭乘”大品牌的便车,在大品牌对产品进行宣传,并形成一定的消费市场后,再投放自己的产品,把它们与大品牌的同类产品摆放在一起同时销售,并以此获取利润。很显然,在这场博弈中,小品牌就是“小猪”,而资金和生产能力都具有某种规模的大品牌则是“大猪”。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股票和证券市场中来。越来越多的人到证券交易所开办个人账户,加入到股票和证券交易之中。事实上,金融证券市场同样是一个充满博弈的地方。具体说来,其本身就是一种由多方参与的群体博弈。但是,由于影响其结果的因素中不仅包括参与交易者的个人情况以及策略,还有其他参与者的选择和决策。所以,导致股票和证券交易中的情况既复杂又多变。
不过,在这种交易中,大户与散户之间的博弈就是“智猪模式”的一种生动体现。比如,持有大量资金和股票的金融机构或是个体大户就等同于“大猪”。通常情况下,大户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对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并对行情进行分析和研究,以确保自己在相对的低价位买进股票。正因为前期投入不少,所以,他们不会在所持股票价格达到预期值以前,就对其进行抛售回收资金。而且,他们会为了获得更高利润,让自己所持股票增值而设法提高股票价格。
对于这些股市中的散户来说,他们既没有充足的资金投入前期的各项准备之中,也没有丰富有效的信息资源为自己的决策提供服务,更没有操作大盘对所持股票进行炒作的能力。所以,要想赢利的最好的办法便是跟着大户和机构走。就像赌博中要想赢钱就得想办法跟着庄家走。在这里,机构和大户便是大猪,而散户则是小猪。
同样,这种博弈模式也适用于国际政治方面。比如在北约组织中,由于美国强劲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因此承担了组织大部分的开支和防务,而其他成员国则只要尾随其后就可以享受到组织的保护。这种情况就是所谓的“小国对大国的剥削”。与此同时,也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占有资源越多,承担义务越多”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在欧佩克石油输出组织中也存在类似的情形。在该组织的成员国中,既有沙特阿拉伯、伊朗这样的产油大国,也有一些石油储量和产量相对较弱的小国。欧佩克组织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以及稳定石油的价格,采取了对其成员国限定石油产量,实行固定配额制的措施。但是,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某些小的成员国会超额生产,以期获得更多的利润。
此时,倘若伊朗或是沙特阿拉伯也随之增加自己的产量,那么就会引起国际石油市场价格的下跌,反而造成了经济上的损失。所以,大的成员国在这种情况下会与小成员国达成某种合作机制,依照组织所规定的产量进行生产,做出一定的牺牲和让步,来维护和确保整个组织的共同利益。当然,大成员国的这种牺牲并非是一种无私的奉献,自身的利益依然是他们一切行为的出发点。虽然看似那些大成员国向小成员国做出妥协,没有增加自己的产量,但是由于他们在组织中占据着很大的比例,因此他们依然会获得组织所带来的大部分经济利益。
此外,我们常说的以弱胜强、先发制人等策略的应用都可以从智猪模式的角度进行解读。
第2节 商战中的智猪博弈
现在,世界范围内的主流经济体系便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又被称为自由企业经济,在这种经济体系下,同行业的众多企业会为了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而不择手段,进行激烈竞争。当然,有竞争就必定有博弈。这些参与竞争企业的规模有大有小,实力有强有弱。他们之间便会像那两只大猪和小猪一样,彼此之间展开博弈。所以,当一个具有规范管理和良好运作的小公司为了自我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和同行业内的大公司进行竞争的时候,小公司应当采取怎样的措施呢?在兵法《三十六计》中,名叫“树上开花”的第二十九计是个不错的选择。
“借局布阵,力小势大。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也。”这句话出自《三十六计》。其中“借局布阵,力小势大”的意思是弱者可以通过某些手段造成对自己有利的阵势。“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一句源自《易经》,是对一种吉祥卦象的解释,本义是指当大雁着陆后,可取其羽毛作为编制舞蹈器具的材料。这一计策的原理就是身处弱势时,可以凭借其他因素,像用大雁羽毛装饰那样壮大自己。20世纪中期,美国专门生产黑人化妆品的公司并不多,佛雷化妆品公司算得上是个佼佼者。这家公司实力强劲,一家独大,几乎占据了同类产品的所有市场。该公司有一位名叫乔治·约翰逊的推销员,拥有丰富的销售经验。后来,约翰逊召集了两三个同事,创办了属于自己的约翰逊黑人化妆品公司。与强大的佛雷公司相比,约翰逊公司只有500美元和三四个员工,实力相差甚远。很多人都认为面对如此强悍的对手,约翰逊根本是自寻死路。不过,约翰逊根据实际情况和总结摸索出来的推销经验,采取了“借力策略”。他在宣传自己第一款产品的时候,打出了这样一则广告:“假如用过佛雷化妆品后,再涂上一层约翰逊粉质化妆霜,您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当时,约翰逊的合作伙伴们对这则广告提出了质疑,认为广告的内容看起来不像是在宣传自家的产品,反倒像是吹捧佛雷公司的产品。约翰逊向合作伙伴们解释道:“我的意图很简单,就是要借着佛雷公司的名气,为我们的产品打开市场。打个比方,知道我叫约翰逊的人很少,假如把我的名字和总统的名字联系在一起,那么知道我的人也就多了。所以说,佛雷产品的销路越好,对我们的产品就越有利。要知道,就现在的情况,只要我们能从强大的佛雷公司那里分得很小部分的利益,就算是成功了。”后来,约翰逊公司正是依靠着这一策略,借助佛雷公司的力量,开辟了自己产品的销路,并逐渐发展壮大,最后竟占领了原属佛雷公司的市场,成为了该行业新的垄断者。
现在,让我们依照智猪博弈的模式来分析一下这个成功的营销案例。
在这场实力悬殊的竞争中,约翰逊公司就是那只聪明的小猪,佛雷公司便是那只大猪。对实力微弱的约翰逊公司来说,要想和佛雷公司竞争,有两种选择:
第一,直接面对面与之对抗;
第二,把对方雄厚的实力转化为自己的助力。
很显然,直接对抗是非常不现实、非理性的做法,无异于以卵击石。所以约翰逊做出的选择是先“借局布阵,力小势大”,借着对方强大的市场实力和品牌效应为自己造势,并最终获得了成功。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当竞争对手是在实力上与自己存在很大差异的小公司时,大公司的选择同样有两种:
一、凭借着自己在本行业中所占据的市场份额,对小公司的产品进行全面压制,挤掉竞争对手。
二、接受同行业小公司的存在,允许它们占领市场很小的一部分,与自己共同分享同一块“蛋糕”。
不过,在我们上面讲述的案例中,约翰逊的聪明做法使得佛雷公司无法做出第一种选择来对付弱小的约翰逊公司。理由很简单,那就是约翰逊的广告。对于佛雷公司来说,这则广告非但没有诋毁自己的产品,而且起到了某种宣传的作用。更何况,在这种情况下全面压制对方的产品既费时又费力,还要投入更多的资金,既然有人免费帮忙宣传自己的产品,又可以给自己带来一定的利益,何乐而不为呢?
我们前面说过,“大猪”和“小猪”同时存在是智猪博弈模式存在的前提,即小猪虽然与大猪同时进食,却不曾对大猪所吃到食物份额造成严重的威胁。
具体到商业竞争中,当大公司允许小公司存在的时候。通常,小公司一旦进入市场并存活了下来,就会守住自己的市场份额,分享着由大公司经营策略所带来的机会和利润。不过,作为商业竞争的参与者,任何一个公司都不可能永远安于现状。所以,小公司必定会尽力发展自己,增强自身的实力。
对于大公司而言,一旦发现小公司的实力对自己造成威胁的时候,就应当采取相应的行动,对小公司进行打压,限制其发展。但是,在佛雷公司和约翰逊公司的商业博弈中,佛雷公司正是由于忽视了这一点,没有清楚地认识到约翰逊公司对自己造成的威胁,最终导致了自己被吞并的结局。
在美国,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公司长期以来都是饮料行业的两大龙头。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除去这两个公司旗下的产品外,该行业内还有一些其他商标的饮料产品。这类产品质量不高,属于该行业的低端产品。因为价格低廉让它们也能在市场中占有一定的份额。对于两大龙头公司来说,这类产品无论是在质量还是在产品的市场定位上,虽然具有一定的威胁性,却也十分有限。所以,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公司在最开始的时候,对这类产品采取了容忍的态度,允许它们与自己的产品同时出现,分得很少一部分市场份额,共享市场带来的利润。
在这类产品中,有一个主打牌子的生产商不满足于自己所占有的市场,开始尝试生产高质量的饮料产品,并以低价位向被两家龙头企业占据的市场发起冲击。随着这个具有地区性牌子的饮料的发展壮大,该产品生产商的实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其产品市场占有率后来竟然高达30%,大有与两家龙头公司分庭抗礼之势。
意识到这个品牌的威胁后,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两家公司同时采取措施,联手降低自己产品的价格,开始入侵原本不屑一顾的低价位市场。在此情况下,包括上述这家生产商在内的众多小公司都纷纷倒闭。最终,这类产品的市场被可口可乐公司和百事可乐公司瓜分。
在上述的这两个案例中,竞争对手相对单一。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跨区域、跨地界的合作越来越多,同一行业内不再是一家独大,经常会出现多个龙头企业存在的情况。其实,早在日本索尼公司创始人之一的盛田昭夫担任总裁的时候,他便提出了著名的“间隙理论”。这个理论的内容非常简单。他认为如果把每个企业所占有的市场用圆圈来表示的话,不同的圆圈中间必定存在一定的间隙,也就是说在各个企业瓜分市场份额时,总有剩余空间。比如说,在网络兴起后,很多中小企业很快发现了其中蕴涵的商机,建立了以网络购物为主的新型消费市场。以淘宝网为例,在2009年以前,有超过9800万人成为淘宝网的注册会员,交易金额高达999.6亿元,其在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上所占的份额达到了80%。而且,通过这个亚太地区网络零售规模最大的平台,许多中小企业,甚至是个体商贩都从中获得了巨大的利润。所以,对于那些规模和实力都不太强的中小企业来说,市场的这种间隙就是它们要努力开拓的生存空间。而且如何在强手如林的夹缝中生存下来,就是这些中小企业经营策略的主导方向。通常情况下跳出原本的经营理念,依据自身的特点,去开创自身特有的市场。
总而言之,当“智猪模式”运用在商业竞争中的时候,同样需要遵循一定的前提条件。当竞争对手间存在较大差异的时候,实力弱小的竞争者要对实力强劲者先观察,了解对手产品在市场中的定位以及市场占有率。与此同时,要对自己情况和产品有清楚的认识,并制定出合理的经营理念,把自己产品的市场定位与对手错开,避免自己与强大对手的直接对抗,转而借助对手创造的市场为自己寻找机会。另一方面,自身实力雄厚的竞争者,如果确定竞争对手的实力与自己相差很多,那么就不必在竞争之初便耗费过多的资源和精力压制对方,只要时刻关注对方的发展,不对自己构成威胁即可。毕竟,“共荣发展、共享利益”才是智猪博弈模式最终达到的一种平衡。
第3节 股市中的“大猪”和“小猪”
股票和证券交易市场都是充满了博弈的场所。博弈环境和博弈过程非常复杂,可谓是一个多方参与的群体博弈。对于投资者来说,大的市场环境,所购买股票的具体情况,其他投资者的行动都是影响他们收益的主要因素。对于购买的股票的投资者来说,他们都是股市博弈的参与者,而整个股市博弈便是一场“智猪博弈”。
依据投资金额的多少,我们可以把投资者简单归为两类,一类是拥有大量资金的大户,一类是资金较少的散户。
股票投资中的大户因为投资的金额较大,所以,为了保证自己的收益,他们必定在投入资金前针对股市的整体情况以及未来的走势进行技术上的分析,还有可能雇佣专业的分析师或是分析公司做出准确的评估和预测,为自己制订投资的计划和具体策略。
一旦圈定了某些股票后,他们会收集该股票的相关信息,以确保自己能够以较低的价位吃进,在固定的金额内尽可能买进最多的份额。当然,这些针对信息的收集和分析都会消耗不少的时间和金钱。这些开支都被投资者计算在了投资成本中。
考虑到自己前期的投入,利益至上的大户一旦选定了某只股票,资金进入市场,就不会轻易赎回。对于大户来说,他们在计算股票收益时,必须扣除前期投入的成本,剩余的才算是自己真正的收益。所以,他们最希望看到的局面就是股价呈现出持续的上扬趋势,自己所持的股值不断地增加。
相对的,那些散户在把资金投入股市前的行为刚好与大户相反。在通常情况下,他们在选择投资股票的时候,往往会做出“随大溜”的举动。散户最常见的做法就是看哪支股票走势好,就投资哪支股票。因为,在这些散户看来,股票的走势好就意味着选择这支股票的人很多。事实证明,这并非一种明智的做法。因为在股票交易市场中,“投资这支股票的人多”并不是“这支股票一定挣钱”的必要条件。只能说存在出现这种结果的可能。
从另一方面来说,散户虽然资金不多,但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优势。相较于大户资金投入后较稳定的情况,因为资金数额小,散户便可以在交易中实现自由进出,资金的灵活性很强。一般情况下,买入卖出会更灵活,船小好调头。
“涨了便抛售,落了就买进”是散户最常见的投资行为。对于那些具有一定资金实力的大户来说,他们投资就是为了能使利益得到最大化。所以,他们不会坐等整个股市的行情向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在必要的时候,他们会选择主动出击,甚至会利用自己的资金优势,通过设局的方式,来操控某一支股票股价的升降。
对于散户来说,最好的情况就是能够清楚地了解大户的投资策略。大户投资哪支股票,自己就跟着投资哪支股票。这样,散户就可以像“小猪”那样坐享其成,从大户的投资行为中为自己获取利益。所以说,“寻找大户的投资对象,及时跟进”就是散户在股票证券交易中的最佳策略。
不过,“让大户们为自己服务”只是一种最理想化的情况。我们是基于“智猪模式”,推断出这一情况的。而且,在该模式中,大猪”和“小猪”的行为都严格遵守着这一模式存在的前提。但是,对于股票和证券交易市场来说,由于存在各种不确定性,所以大户和散户之间博弈的现实情况往往会更为复杂。
这些大户不会像“大猪”那样,傻乎乎地来回奔波,他们会选择隐藏起自己真实的投资行动,让散户无处“搭便车”。甚至,他们会利用散户坐享其成的心理,设局诱使散户做出投资行动,为自己谋利。例如,一个大户可以选择一支极易拉升股价的股票,通过散布一些虚假消息,吸引散户对该股票进行投资,待这支股票价格呈现出一定程度的上涨后,悄无声息地突然赎回,以此让自己在短时间内获得巨额利润。
这种通过设局,诱导散户做出定向投资的大户就是我们常说的“股市大鳄”。他们以雄厚的资金作为投资基础,自然会引导股票的走势倾向于有利于自己的一面。当他们利用资金,针对某一只股票开始坐庄时,就相当于形成了一个“猪圈”。此时,如果散户足够精明,能够看穿大户的打算,就可以趁机迅速买进,进入“猪圈”。
在股市中,称王的永远是坐庄的大户。所以,作为股市中的散户,除了要学会耐心等待“猪圈”的形成,抓住“进圈”的时机外,还要切记不可贪婪。获利之后,要学会及时撤出。毕竟,大户所做的决策是以自己获得利益为前提。如果大户选择震仓或是清仓,绝不会提前预警,往往是突然袭击。在这种情况下,散户就有可能血本无归,成为股市的牺牲品。
第4节 奖励机制拒绝搭便车
早在春秋时期,纵横家的始祖——鬼谷先生王诩在《鬼谷子》一书中曾经说道:“用赏贵信,用刑贵正。”即“赏信,则立功之士致命捐生;刑正,则受戮之人没齿无怨也”。也就是说,对于建立功绩的人,要给予赏赐,这会让他们更加勤奋,即便是丧失生命也在所不惜。对于那些做错事的人,即使用严厉的刑法进行惩戒,他们也不会怨恨。而且,民间也有“无利不起早”这样的俗语。简单地说,奖励机制非常重要。
从现在众多的企业管理实践来看,很多企业在员工的管理与约束方面,并没有建立起完善合理的奖励机制。
例如,在某些企业中,不仅缺乏有效的培育人才、利用人才、吸引人才的机制,还缺乏合理的劳动用工制度、工资制度、福利制度和对员工有效的管理激励与约束措施。当企业发展顺利时,首先考虑的是资金投入、技术引进;当企业发展不顺利时,首先考虑的则是裁员和职工下岗,而不是想着如何开发市场以及激励职工去创新产品、改进质量与服务。
那究竟采用什么样的激励制度才能够有效驱动员工呢?
我们知道,“搭便车”是小猪的最优选择,这让小猪可以不费吹灰之力便获得食物。不过,这种情况源自于“智猪模式”的限定条件,而在实际中,这是一种不太合理的情况。仅从社会资源的角度来看,小猪搭便车的行为正是资源不合理配置的表现。试想一下,如果小猪这种“搭便车”的现象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是一种绝对合理、的确无疑的做法的话,那么势必会造成一种结果,即大猪的数量逐渐减少,而小猪的数量则会越来越多。所以,我们可以说“智猪模式”对于资源的最优配置来说,是不可取的。
作为一个管理者,无论其管辖范围的大小,也许大到一个国家,或许小到一个家庭,资源得到最佳配置是每一个管理者希望看到的结果。而且,通过智猪博弈模式,我们能够体会到奖励制度对企业的重要性。好的制度可以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为企业增加效益。反之,不好的制度规则必定会挫伤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给企业带来损失,甚至威胁到企业的存亡。
于是,怎样杜绝“搭便车”现象,如何才能让小猪参与到竞争中来,自然成为管理者们想要破解的难题,也是管理者们制定奖励制度要考虑的核心问题。以智猪模式为例,每次落在食槽中的食物数量和按钮距离食槽的路程是影响大猪和小猪进食多少的关键所在。那么,就让我们对这两个具有关键性因素的数据进行一些变动,看看改进后会出现什么情况,小猪“搭便车”的情况是否还依然存在。
假设按钮与食槽距离保持原样不动,那么从食物的数量入手,改进的方式有以下两种:
(1)减少食物的数量。
将食物的数量减至原来的一半,即由原来的10份食物变为5份。如此一来,便会产生这样的情况:
假如大猪去碰触按钮,小猪会在大猪返回食槽前就吃完所有的食物,两者进食比例是0:5;假如小猪去碰触按钮,大猪会在小猪返回前吃完所有的食物,则两者的进食比例是5:0。
也就是说,无论谁跑去碰触按钮,结果都是无法吃到食物。谁去碰触按钮就等同于将食物拱手让给对方,为对方服务,自己饿肚子。这样一来,大猪和小猪肯定谁也不愿意动弹,结果便是双双挨饿。看来,这不是一种好的改进方案。
(2)增加食物的数量。
将每次落入食槽中的食物总量比原来增加一倍,即变为20份食物。这种改进方法为小猪和大猪都提供了充足的食物,不过,也正是由于这一点,无论大猪还是小猪,只要碰触按钮就可以让自己吃饱,不利于提高大猪小猪碰触按钮的积极性。这种不利于竞争、没有效率的改进方案也不是最好的改进方案。
增加食物和减少食物的改进方案都不符合我们的要求,不能再从食物量上面想办法,可以考虑在按钮与食槽之间的距离上动动脑子。下面便是几种改进方案:
(1)移动食槽位置并减少食物投放量。食物只有原来的一半分量,但同时将食槽与按钮之间的距离缩短。这样,谁碰到按钮之后便会第一时间吃掉落下的食物,而且每次的食物刚好吃完,不会产生浪费。与此同时,随着碰触按钮的次数增加,便会吃到更多的食物,对食物的不懈追求会刺激小猪和大猪抢着碰触按钮的积极性。所以,这一方案既降低了成本,也提高了其工作的积极性。
(2)移动食槽位置但不改变食物投放量。食槽与按钮之间的距离缩短后,跑去按按钮的劳动量必然减少,而且,在这种情况下,落入食槽中的食物即使不发生变化,食物的数量相对而言还算充足。那么,无论是大猪还是小猪都会去碰按钮,吃到的食物相应也会增多。不过,在提高积极性方面不如第一种方案。
(3)移动食槽位置并增加食物投放量。按照这种方案,大猪小猪都会碰按钮,也都会得到更多食物。吃得多长得快,快速达到出售的标准,自然会增加效益。只是这种做法存在一个问题,即成本的增加。这就给每次落下食物的分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把握不好有可能会造成浪费。所以,要想成功实施这种方案,存在一定的难度。
综合以上几种情况分析来看,显然移动食槽位置并减少食物投放量的方案既减少了成本,又刺激了大小猪的积极性,是最佳的改进方案。
现在,我们以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进行一下分析。
一个软件公司的研发部门具有很高的水平,该部门的工作人员个个都是技术高手。公司打算设计开发一款应用软件,经过市场调研,认为一旦开发成功,公司将会赢利5000万元。当然,如果研发工作失败,后果不必多说,必定连前期的投入都打了水漂。
在没有其他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这个项目的成败就集中在了该部门人员的工作态度上。如果,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只是为了应付工作而工作,那么这个项目成功的几率必定会下降,我们把这种状态下的成功几率假定为50%。只要他们全身心投入工作,自然能够提升该项目的成功几率,我们将这种状态下的成功几率假定为90%。
为了提高该部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老板决定拿出一笔资金作为该部门人员的奖金。那么,这笔奖金的数额就是这次奖励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所在。
从研发部门员工的角度来说,他们的心中对老板发放奖金的数额自然有所期待。假设研发部门的员工认为,他们所能接受的奖金最低数额是400万元,心中的期待值是600万元的话,那么老板的奖金数额必须高于400万元才行。简单来说,就是老板奖励400万元,软件的成功率是50%;奖励600万元,软件的成功率是90%。
不过,软件公司老板的这种奖励机制是存在问题的。对于公司的老板来说,奖金属于该软件的制作成本。假如在软件还没完成的时候,老板就发放了奖金,的确能够起到刺激员工认真工作的作用。但是,无论是奖励400万元,还是奖励600万元,软件的成功率都不是100%。一旦失败,老板所付出的这些奖金也会付之东流。
如此一来,老板必定会向员工许诺,在软件成功后发放奖金。假设奖金是400万元,那么只能保证员工会好好工作。奖金的数额对员工的刺激有限。假设奖金是600万元,那么员工们肯定会努力工作,全力以赴。
即便如此,老板仍然无法保证该部门的员工将竭尽所能,尽心尽力地完成该项目。那么,到底该采用怎样的奖励机制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能力呢?我们常说“有奖有罚”。如果公司的老板以此制定奖励机制效果将会怎么样呢?
老板可能会制定出这样的规定:如果软件研发成功,研发部门将获得800万元的奖金,如果软件研发失败,那么研发部门将承担100万元的处罚。
从理论上来说,800万元大大高出了员工的期望值,必定会给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带来很大的提升。如果研发失败,该部门的员工不仅拿不到额外的奖励,还要为自己的失败买单。这种奖励策略的确可以提高员工工作的热情和工作态度。不过,这就意味着,原本应由老板和公司本身承担的市场风险,其中的一部分以罚金的形式被转嫁到了员工的身上。这种做法不符合常理和实际情况,可行性只停留在理论层面上。综上所述,该公司老板最合理的奖励方案是:技术部门的每一位员工分得公司股份的1%,可在年底享受公司分红。另外,该项目研发成功后,技术部门整体将获得600万元的奖金。
这样的奖励方案,不仅调动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又通过让员工持有公司的股份,把公司的命运以及可能承担的风险与员工自身的利益结合在了一起。针对于这个案例的具体情况,这个奖励方案是公司老板的最优选择。
由此,也让我们意识到,作为一个管理者在制定制度的时候,应当注意以下四点:
第一,奖励机制的奖励程度必须适当。
如果奖励太多,就给员工们形成了一个太过于宽松的大环境,造成员工危机感的缺失。奖励太少,不仅起不到奖励的作用,甚至可能会让员工产生埋怨和不满的情绪,得不偿失。所以,奖励机制把握奖励的合理程度,“不及”和“过了头”都不好。
第二,针对不同的奖励对象,奖励机制也要有所不同。
例如,一个公司内部的各个部门,分工不同,职责不同,工作的强度和难度不同。所以,奖励机制也应当根据各部门的实际情况略有变动。
第三,有赏有罚,赏罚分明。
每个人都各有所长,工作能力有强有弱。作为公司的领导要及时发现自己下属员工的优缺点。对于员工的工作成绩要予以肯定和奖励,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当然,对于那些工作不认真、不合格的员工也要及时发现,做出相应的处罚。
第四,奖励制度必须考虑成本。
公司运营的目的就是营利。对于员工的奖励同样属于公司的运营成本,如果只是一味注重奖励的效果,制定出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奖励制度,既造成了资金上的无谓浪费,也给公司增加了成本上的负担。这种奖励制度无疑将不利于公司未来的发展。
第5节 富人就应该多纳税
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曾提到过“占有资源越多,承担的义务越多”这一观点。例如很多大公司经常会在公共事业方面进行一定的投资。如果稍加留意会发现,这些由大公司出资建设的公共设施有时刚好涉及这些公司的切身利益。
在美国,一些主要的航道上都建有不少为夜间航行提供照明的灯塔。要知道,这些灯塔的建造者不是美国政府,而是那些大型的航运公司。因为这些大型航运公司的业务繁多,有不少需要夜间出航的班次。为了夜间航行的便利,在航道上建造灯塔非常有必要。事实上,要在这些主航道上夜航的船只中,不仅有那些大公司的船只,还有一些小的航运公司的船只。不过,与积极主动采取行动的大公司不同,这些小公司对建造灯塔的活动并不热衷。理由很简单,因为建造灯塔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对于收益不高的小公司来说,这笔支出远远高于灯塔建造好后给自己带来的收益。
但是,对于该行业的大公司来说,则刚好相反。设置灯塔后,航运的安全得到了保障,提高了航行的速度,缩短了航行的时间,给公司带来的收益自然随之增加。所以,大公司认为这是极为划算的一笔投资,即使完全独自承担这笔费用,它们也是乐意为之。
于是,这项同行业都可以获得益处的公共设置就这样建造完成了。那些小公司搭乘大公司的便车,未出分文便享受到了灯塔给自己带来的收益。
也许会有人说,这种做法未免有失公平。不过,从获得利益多少的角度来看,我们会发现,只用“公平”两个字很难去界定这种情况。更何况“多劳”在很多时候是“多得者”心甘情愿的选择。
现在,在很多国家都推行的个人所得税上也体现着这一点。具体说来,就是对那些高收入人群征收高额的税款,收入越高,税收的比率越高,然后将这些税款用于社会公共和福利事业。例如美国的个人所得税的最高税率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高达70%,在瑞典、芬兰这些北欧国家,最高税率甚至超过了70%,被称为“高福利国家”。
但是,这种高额税率的个人所得税制度也存在着明显的弊端,因为它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导致劳动者对努力工作产生抵触情绪。毕竟,在一个社会安定的国家,辛勤工作,努力争取更好生活的人群还是占大多数的,整日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的人毕竟是少数。所以,在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这种个人所得税的最高税率得到了重新调整,并日趋合理。
另外,“占有资源多者,承担更多的义务”这种观点还体现在很多方面。再例如股份有限制、有限责任制等现代企业所采用的制度中,大股东和小股东的差异也是这种观点最为直观的体现。
依照股份制的要求,每一个股东都具有监督公司运营的义务。不过,这种监督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金以获取相关的信息,并对公司的运营状况进行分析。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且,我们也知道,在一个股份制的公司中,公司的赢利最终会按照占有股份的比例进行分配。大股东的收益多,小股东的收益少。因此,便造成这样一种局面:大股东和小股东在承担了这样一笔不小的监督开支后,在收益方面的差异会愈加明显。所以,小股东要么在承担监督费用后,获得较少的收益,要么不参与公司运营的监督,直接领取公司分配的收益。很明显,参与监督后,小股东的收益要减去监督的费用。不参与监督,便不存在因监督而产生的开支。两者比较之下,就导致小股东不会像大股东那样积极地参与对公司运营的监督。
事实上,大股东非常清楚小股东是在搭自己的便车。但是,如果自己也像小股东那样不参与公司运营的监督,那么公司便会处于无人监管的境地,不利于公司的发展,也会影响到股东们的最终收益。在这种情况下,大股东们没有更好的措施,只好像“智猪模式”中的那只大猪一样,放任小股东们的这种做法,为了自己的最终利益来回奔波,独自承担起监督费用,履行自己对公司的运营义务。所以,我们看到在一个股份制的公司中,会存在一个负责监督公司运营的董事会。其中的成员都拥有该公司一定量的股份,并对公司的具体运营操作拥有发言权和投票权。而那些小股东自然就是搭乘顺风车的“小猪”,不再花费精力和财力监督公司的经营,对公司的发展也不再拥有主导权,只是坐享大股东所带来的利益。
我们可以通过具体的数字来理解这一情况。假如存在这样一个股份制公司,公司的运营情况的好坏和公司的最终赢利直接挂钩,并会按照拥有公司股份的比例进行分配。由公司聘来的经理们负责该公司具体运营工作。另外,针对这些经理们的监督工作,每年的费用是10万元。A先生购买了该公司1000万份股票,成了该公司的大股东。B先生购买10万份该公司的股票,成了该公司的小股东。
当公司发展运行正常的时候,A先生作为大股东分得的利润是100万元,B先生作为小股东分得的利润是1万元。那么,除去监督费用,A先生最终获得90万元,而B先生则要另外再支付9万元。100:1的收益比例,已经让两人的收益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在扣除监督费用后,B先生不仅没有从公司获得利益,反而还要从自己的口袋里拿出9万元,这就进一步拉大了两人收益的差异。
从B先生的角度出发,如果不用承担监督的支出,自己还能获得1万元的收益,一旦付出监督费用后,这项投资就变成了一桩赔钱的买卖。B先生自然不愿去开展监督公司运营的活动。另一方面,从A先生的角度来看,可以聘请一位优秀的经理来监督公司的运营状况,让公司运营得更好,获得更多的收益。这样一来,聘请经理和前期投入一定的资金是值得的。因为那会给他带来更多的利润,这种投资是非常值得的。
此外,如果公司的运营状况不佳,出现了亏损,作为大股东的A先生不仅拿不到更多的利润,还会因为占有公司大部分的股份而损失更多的金额,所以,A先生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关注公司的运营情况,而B先生也乐得退出公司的监督管理层,在一旁等着分享由A先生带来的利益。鉴于自身利益的考虑,A先生对B先生的做法,也只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加干涉。
在这个股份制公司的股东中,A先生就是那只为了吃到食物不停奔波的“大猪”,而B先生则是在食槽旁等着落下食物的“小猪”。最终,两者都实现了各自的利益,达到了一种平衡,共同发展。
不可能存在绝对的平等,但是,在某种程度上的不平等,不仅是应当存在的,而且是必须、不可缺少的存在。”正如20世纪著名的思想家哈耶克所说,在这个客观世界,无论在哪个方面,科技、知识、人们的生活水平,所有人都处在同一个水平或是境况中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就像改革开放时,邓小平曾说过要让一部人先富起来那样,总会有少数人走在多数人的前头,然后带动大部分人共同发展提高。
在经济学中,有一个叫作“边际效用”的概念,具体是说:“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新增效用,也就是总效用的增量。在经济学中,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其实,即便是在“智猪模式”中,大猪来回奔波也不能说不是一种心甘情愿的做法。毕竟,它吃到的食物总是要比小猪的多,而小猪等在食槽旁也只不过是为了吃到食物而已。这不也是一种符合“边际效用”的做法吗?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种平衡的局面,又何尝不是一种“公平”呢?
第6节 学会“抱大腿”
智猪博弈模式中有一种非常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小猪如果等着大猪去碰按钮,还能抢得一半食物吃。而如果是自己去碰按钮,反而没有食物吃。也就是劳动反而不如不劳动,既然如此,小猪的优势策略就是趴在一边,等着分享大猪的劳动成果。也就是“抱大腿”“搭便车”。
“抱大腿”在汉语中是一个带有贬义的词汇。在我们的伦理道德中,“抱大腿”是被人唾弃的一种行为。不过,商业竞争中存在这种行为就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
“抱大腿”在可以看作是“搭便车”的一种变形,这是一种非常符合经济学理论的行为。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实力稍弱的一方可以利用他人的强势,为自己服务,甚至最终获得凌驾于对手之上的结果。所以,当置身于“智猪模式”的博弈环境中时,“抱大腿”就是极为明智的做法。像前文中提到的约翰逊公司就是通过抱住佛雷公司的“大腿”,获得了最终的成功。
事实上,这种行为在社会上并不少见。以现在的图书市场为例,我们通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如果某本图书或是某种类型的图书比较畅销,在随后很短的时间内,市场上就会出现与该书内容相似或相近的图书。例如,《狼图腾》一书在图书市场出现销售火暴的情况后,与其类似内容的书籍便纷纷出炉,争相登场。这种情况的出现并不能表明制作这类书籍的书商存在什么道德问题,毕竟从商业利益的角度来看,这种做法能让他们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收益。对于这些书商来说,这是他们的最佳选择。其实,就以获取利益为目的的营销者来说,“抱大腿”、“搭便车”是类似于坐收渔翁之利的营销策略。例如,四川的泸州老窖是国内白酒产品中位列前十名的名牌产品。不过在20多年前,泸州老窖也只是在四川省省内小有名气,远没有今天这样的知名度。
1987年,在泰国曼谷召开了国际饮料食品展览会。泸州老窖系列产品中的特曲酒获得该届展览会的最高奖。3年后,这款特曲酒又在第十四届巴黎国际食品博览会上,荣获得了中国白酒产品中唯一的金奖。泸州老窖酒厂抓住时机,借助这两次国际展销会的声望和影响,邀请了当时的一些领导人以及各界有影响力的知名人士参加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正式庆祝活动。同时,在当时的条件下,还借助各种形式的媒体,以获得的国际奖项为由,加大对自己产品的宣传力度。一时间,泸州老窖的名字传遍了大江南北,成为了全国的知名产品。
对泸州老窖来说,只要质量过硬,必定能把自己的产品打入全国市场,乃至国际市场,只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罢了。但是,泸州老窖酒厂借助产品获得国际奖项的机会,不仅提早完成了扩展市场的目标,而且省时省力,在很短时间内就见到了成效。可谓是成功运用“抱大腿”“搭便车”这一策略的范例。
通常情况下,“抱大腿”或是“搭便车”的行为多是实力稍弱者采用的策略。实力弱的小企业借助强势大企业的实力,经常可以通过很少的投入,获得较多的回报。有些时候,小企业不仅能和大企业收获相同的回报,甚至会在收益方面出现小企业高于大企业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便会产生大企业被众多小企业拖垮的可能。大企业为了避免被小企业赶超或是拖垮,必定会不断提高自身产品的质量,加快技术的革新,制造出领先一步的新产品,抢先占领新市场。所以说,商业竞争中的这种情况对于消费者来说是有利的。
在博弈中,“抱大腿”和“搭便车”的行为不仅限于实力存在差距的博弈者之间,即便是在博弈者实力相当的博弈中,这种策略也是可行的。例如,英特尔和AMD之间的博弈就是如此。
对于广大的普通消费者来说,人们更熟悉英特尔这个品牌。其实,那些真正从事电脑产业的人很清楚,AMD和英特尔一样,也是CPU产业中的佼佼者。两者在技术方面都具有强劲的实力,甚至在某些时候,AMD的技术实力更胜一筹。在CPU的更新换代上,两者之间的竞争从来都没有停止过。我们总是从广告中,得知英特尔推出的新一代CPU产品的信息。这样的信息,很容易让人以为英特尔在CPU产品的更新升级方面始终处于领先地位。然而,事实恰恰相反,CPU的每一次升级都是由AMD率先完成的。
最典型的就是CPU的规格从奔腾Ⅲ升级为奔腾IV。最先完成这一升级计划,推出奔腾IV处理器的并不是广大消费者熟知的英特尔,而是AMD。AMD在完成新一代处理器后,便立即投放市场,开始推销自己的最新产品。对于这种具有高科技的新产品来说,消费者不可能在产品刚刚上市的时候,就形成强劲的购买力。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当消费者逐渐熟悉了新产品的功能和效用后,才可能在认知上认同新产品,从而形成购买欲望和热情。所以,就在AMD的新处理器上市两个月后,市场上才刚刚形成了一定的购买力。此时,英特尔出招了。英特尔高调推出了自己的同类产品。消费者的购买目标就会转向英特尔的产品。由此,AMD辛苦了几个月的宣传成果被英特尔“截取”了。
AMD虽然在技术领域与英特尔不相上下,但是在市场占有量上远不如英特尔。这是因为英特尔凭借着自身强大的资金优势,在产品的宣传上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资金,以此在消费者心中确立了自己是该领域龙头老大的地位。即便拥有资金和市场份额的优势,英特尔并没有时时冲在前面,而是选择了做“智猪博弈”中的小猪,采用“搭便车”的策略。英特尔放手,让AMD率先进入市场。当AMD费心费力地把市场预热后,英特尔再凭借着自身的优势选择合适的机会入场,既节省了时间,又节省了产品前期宣传的投入,可谓一举两得。
“搭便车”策略的应用并不只限于商业竞争。在我们的人际交往和人生奋斗的过程中,同样可以使用“搭便车”的策略。我们现在生活的时代,给每一个人都提供了自由宽松的大环境,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个人奋斗来获取成功。
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说辞:某某人之所以能够获得今天的成就,多亏当初有贵人相助。所谓的“贵人”就是在我们进行个人奋斗的过程中,会碰到这样一类人——他们有丰富的人生阅历,或是拥有充足的资金,或是拥有渊博的知识。当我们困惑的时候,他们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当我们举步维艰的时候,他们伸出援手帮助我们摆脱困境。这种情况就是我们常说的得到了“贵人相助”。
在现实生活中,因为碰到“贵人”而改变自己人生轨迹的情况很多,古今中外都不乏其人。例如,清末重臣李鸿章在初次会试落榜后,曾一度消沉,正是因为后来拜在曾国藩的门下,得到了曾国藩的指点和提携,这才有了李鸿章后来的政治成就。再例如,好莱坞国宝级影星寇克·道格拉斯如果不是在火车上碰到了那位知名的女制片人,可能最终都不会走上大荧幕,成为家喻户晓的电影演员。同样,如果少年时代的克林顿,不曾在白宫的草坪上与肯尼迪总统相见,不曾得到肯尼迪总统的亲口鼓励,也许,美国历史上的第42任总统的名字就不是威廉·杰斐逊·克林顿了。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得到“贵人相助”也是“搭便车”的一种形式。我们或是借助他人的力量,或是借助他人的名望,来缩短个人奋斗的历程。有一种比喻能够非常形象地表明这种关系:“一个人的奋斗历程就像是在爬楼梯,一步一个脚印地向上攀登。然而,贵人的出现则像是乘上了电梯。”
综上所述,无论是商业中的“抱大腿”,还是人生奋斗历程中“搭便车”都是一种策略,是一次机会。只要我们以一种平实的心态,就能以这种更加快捷的方式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