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会在思考,市面上的关于成功学类的书籍为何总是被追捧。大概是年轻的我们,太渴望成功去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
当一个人想无限靠近某个阶层的时候,大约是从模仿和应和开始。比如邯郸学步,又比如东施效颦。人云亦云也选择一个跟随的方向。模仿,从外来说,是着装,比如《项链》里玛蒂尔德认为带项链去晚会才足以显示身份,哪怕这个身份只是一种假象。但是她在这一刻,在当下无限靠近了贵族的形象。从内在来说,自然就是一种思想的追随。
比如成功学宣传的一些捷径,其实有很多里面含有投机成分,很多时间节点给予的结果也是需要拼运气,但是却被很多人奉为真理。以此为世界观和方法论。却忽略自身条件,忽略时代背景。
陋室铭里面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意思是: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每个人都想往上走几个台阶,但是我不认为强行进入一个自己没有能力维持交集的阶层会是一种成功。同样你信一个超出你能力范围之内,甚至遥不可及的阶级的人说出来的话,这些话,可能是那个人的生存之道,却不一定是你的。
所以某个人说的话,是愚人之言,还是智者之论。追根究底,是对方的言论能不能指引我拿到我想要的生活,而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不是好高骛远,而是可以实践的。信对自己无意义的话,哪怕再有道理,都是无意义。
很多人不过眼高手低罢了。
而一个人的言论是智慧的,还是愚钝的。其实不同的时间轴里,评论是不一样的。说到底,都是看这个社会规则是什么。富有的愚人,在他年轻拼搏的时候,他所有的是思想都是前卫而具有眼光,所以最后成功,他是智慧的。
但是时代的更新换代是很快的,社会的风气也会随之改变。愚人依旧以他年轻时的思想对话。当下我们会讶异,简直老旧,怎么可能会成功。最后我们给这人的标签就是“愚人”。但是却忽略,当下的这个人,在过去那个时候的确是成功了。但是又不能否认他当下再用这个思考模式创立自己的事业,也许是失败的。
物竞天择,时代也有它的选择。
言而总之,只有到生命的终点才能知晓,我做的所有选择,选的所有路。到底是对的,还是错的。
经济学里面有一个概念,叫机会成本。说的是,当你做一个决定,你未选择的另一个决定而失去的受益,就是你的机会成本。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所以应该要先治病。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机遇没有抓住也许一生就碌碌无为,所以应该要先工作
工作了又面对病情的恶化,治病却发现日渐囊中羞涩。
前一个选择,开始后悔当初为什么没有先治病,后一个选择,惋惜没有抓住机遇。
你看,怎么样人生都是充满遗憾。所有的问题,只有参考答案,没有标准答案。
只能让我们忠于理想,面对现实。
很久以前一个朋友的留言
他说:“为什么我们要努力去适应这个这个社会,而不是找个可以适应我们的社会去生活?觉得人生不该这样的,从生到死,白驹过隙,肉体拘泥于这个世界,但灵魂不该…来这一趟,不就应该去看看这个世界有多大吗,去更多的地方,认识更多的人,知道找到属于自己的世界。就像你说的那个抑郁症患者,既然身边的世界那么聒噪,为什么不逃离这个地方去找一个可以包容自己的容身之所呢”。
我觉得他的想法很好,很积极,很阳光,很有希望。
我给他的回复是:这个世界一定会有自己的同类,这个共识我想我们能达成一致。但是现实的问题是,很多人终其一生,都不一定能遇见,也许偶然间在路途中会巧遇两三个,但是却不一定能长久维持。最后又各自离散。尤其是那些早年自杀逝世的人,他们的人生何其短暂。他没有遇到,容纳他的世界。体谅他的人。或者这么说,体谅他的人给他带来的归属感远远不及他想要逃离这个世界的叛逆心。还有一个问题,我知道这个世界很大,应该去看看,也许多出去走走就提高了遇见合适自己栖息之地的机会。但是又有一个问题。就是时间,精力,和资金。更现实的就是资金问题。我心情很压抑,但是我还是要做这份工作。很简单的原因。为了生存。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顶层是实现自我,理解自我。但是多少人死在低层温饱的问题里。
我们在年轻的时候,总是对未来充满希望,但是又在心底里盘旋着恐惧,懊恼和失望。
我们也会因为自身的原因,不断调整自己的目标。可是在面对失败了的,或是可能会失败的目标。我们总是习惯性等同于失败的自我。这算什么,以小见大?
未来会出现的失败,无可奈何放弃的目标,诸如此类,虽然意味着自己过去投入的价值不再有回报,必须接受自己曾经的期待是一个巨大的失误。但是又会开始重新评估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除非一蹶不振,大多数制定新的目标的人,会加倍努力来实现它。大概是一种“执念”。
“我们正追寻更好的自我和更愉悦的人际关系时,社会也在继续它复杂而难以解释的机制碾压我们追寻到的认为是普世价值的真理”。
我还是认同这句话,相互制约才是激发认识自我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