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专业阅读的方式向课堂更深处漫溯
——阅读郝晓东老师《阅读无用是因为缺乏专业性》
昨晚郝老师把我的课例拿出来从怀特海的教学节奏论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分析的过程、老师们的建议都令我收获颇多。但更大的惊喜是遇到了郝老师从深度语文的角度设计的一堂课。整堂课的设计除了浪漫期对预习知识的检测之外,精确期和综合期主要围绕一个大问题“这首诗是写寻找的故事还是描摹一种情感?”来展开、深化。可见教学目标的精准和明确。
整堂课的设计内容含量很大,思维程度比较深。所以,我初看课例觉得是不可行的,若从学情的角度考虑的话,估计学生的接受程度会不太理想。但今天再次研读课例,有了不一样的想法。诚如郝老师所言,师者的深度决定课堂和学生的深度。师者的视野决定学生的眼界。预习设计的深可以由浪漫期教师的指导来达成。精确期以及综合期的深可以由教师的思维引导让学生在习得知识的过程中思维层次逐渐的提升。尤其是综合期,郝老师给出名篇经典著作对文本的评价,让学生再一次的在浪漫感知、精确分析中学会了运用知识,提升思维品质,打通生命。
孙绍振老师说:“我当语文老师一定要讲出学生感觉到又读不出来,或者以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在参考书泛滥、网络信息铺天盖地的时代,语文课的质量如何提升令每一个语文人深思。自然,师者自身的专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师者的专业如何改观、如何提升呢?郝晓东老师的《阅读无用是因为缺乏专业性》或许会给我们一些启发。
用深度阅读理解根本性问题
郝老师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建立在对教育教学的根本性的理解的基础之上。如何去理解根本性的问题,如何形成丰富的知识背景呢?自然,浅层次的、碎片化的阅读是不能抵达的。唯有深度阅读。但如何进行扎扎实实的深度阅读呢?郝老师给出了切实的指导:“在内容上强调读经典,在方法上强调啃读,在效果上重在理解透彻而不在阅读数量。”去年跟着郝老师读《儿童的人格教育》,薄薄的一本书,不足两百页,但是足足阅读了一学期。为何?经典都是不容易读懂的。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中说:“一部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个名称,它用于形容任何一本表现整个宇宙的书,一本与古代护身符不相上下的书......”。为了读懂这本书,我用郝老师的“啃读”方式,做批注,每天写读后感,因为理解书中的问题,又阅读了郝老师推荐的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德雷斯克的《孩子:挑战》。后面又和张海英老师在郝老师的引领下和乌兰察布的老师进行了共读。一页一页读下去,一步步去内化知识,我才嗅到了深度阅读经典的芬芳: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试着去理解顽劣的学生、不明事理的家长、不断的调整着自己的心态。教育教学生态大为改观。其实,《儿童的人格教育》中很少讲到具体的帮助教师的措施和手段,但是,对理论知识的内化的过程就是在实践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的过程。归根结底,经由深度阅读窥探到根本,从而让自己的思维方式发生改变。
用“为解决问题而读”来解决眼前问题
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浪漫式的、消遣式的、娱乐式的阅读占据了我很大一部分时间。虽然增加了广博性,但是浪漫有余,精确不足。郝老师提倡中小学一线教师为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现实问题而读。同时,他以自己指导教师阅读、自己的主题性阅读为例,具体的做出了如何“为解决问题而读”的实践性的范例。这带给我很大的启发。入职第五年,教学风格逐渐形成中。因为对教育教学的热爱,无论对带班还是对教学,都一直在上下求索中。苦于无人引领和指导,走了很多的弯路。遭遇谢佳欣老师、遭遇新网师,遭遇郝晓东老师,遭遇一众网师人,我的教育教学视野逐渐打开。前方道路也逐渐清晰。在紧紧跟着郝老师阅读经典的同时。我想,我还要把精力花在深耕课堂上面。如何深耕课堂呢?从课程论、教学策略到教学模式、文本解读,我必须形成一条自己的阅读线。在阅读中联系实际教学问题,不断指导自己的教学,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逐渐完善课堂生态,向课堂深处漫溯。
教育教学所面对的是人,来自于不同生活背景,持有不同学习、生活习惯、不同价值观的人,所以教育的复杂性可见一斑。没有一本书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更没有一个程式可以一劳永逸。身为师者,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切切实实走出一条专业发展的道路,才是真正让自己走向自由,让学生受益终身的捷径。从这个角度上来说,郝老师对我们走向“专业型”教师,成为合格的掌灯人的道路上为我们点起了一盏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