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朝花夕拾,乃是在人生行进到一定长远的时候,终于想起回归。正如老猿挂印回首望,关隘不在于挂印,而是回头。
再回首已是百年身。想起儿时的百草园与三味书屋,想起墙脚的何首乌、高大的皂荚树、还有像珊瑚珠一样攒成的覆盆子;想起看社戏,想起茭白、菱角和洒落满船的罗汉豆;想起藤野先生,想起他那黑瘦的脸、辛苦改正的讲义和得知自己不再学医时有些凄然的神色。这些沉淀在记忆里的毫末,时过数年再来回味,滋味竟不在实物上,而是情感的意味存留。鲁迅先生说,“它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当时看的时候年纪小,还没有这样暮然回首的体味,但我咂摸咂摸这句话,觉得真是好。
我是看完这本书才觉得,刚直硬性如鲁迅先生,竟也有这样近乎可爱的童年;有着洗练、沉郁文风的鲁迅先生竟也有这样稚拙却生动的时候。让我印象极深便是这本书里的第六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这对我而言几乎可以说是遇见全新的鲁迅。其实这篇文章小学时候就曾学过,那时候接触鲁迅少,不了解鲁迅是何种人物,因而是以新生一般的眼光看待这篇文章,早年看,有如新雪一般的润泽,至今滋养我的身心。从那时一直在我印象里扎了根的是他写冬天里捕鸟,写在积了两三天的雪地里清扫块地出来,撒一把秕谷,支起一面竹筛,支竹筛的棍子上系一条绳,人远远的牵着,等鸟下来啄食,便一拉绳子......我小时候是真试过,不过没那样好运气,不是没有鸟,便是像鲁迅先生小时候一样心急,鸟都飞走了。现在每每冬天雪下得大了,我便还是想起这个情节。
这篇文章里,你会发现,一向嬉笑怒骂,言辞暗藏机锋的鲁迅先生不见了。只有那个稚气地相信有人形何首乌的、常常将它牵连着拔起来,因而弄坏了泥墙的鲁迅;只有那个别了百草园会难过的鲁迅;只有那个乘先生读书入神时画画儿玩的鲁迅。这是他的童年,是他一生的净土。
他的语言那样质朴干净,不加修饰,然而写到百草园的碧绿菜畦、紫红的桑葚,“鸣蝉在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你会觉的是那样的诗意和恬静,好像一切都如云淡风轻,因为那是童年啊。这样的童年画卷里,那种真实而又恬然的美好,给我带来的印象历久弥新,始终念念不忘。
鲁迅先生生平由戎马书生到浮槎东渡,而后迎接光复,从沉默到呐喊,做过青年导师,也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继而向“金钱世界”挑战,向敌人心里讨伐。三赴香港,上海十年,终成撼天动地民族魂!
在日本赴学期间有一个人对鲁迅帮助很大,因而专门写了一篇《藤野先生》来怀念他。藤野先生是鲁迅的恩师,教习他多门功课:骨学、血管学和神经学。鲁迅先生十分尊敬藤野先生,在那样一个时代,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交往应该也是非常微妙的,但藤野先生对鲁迅毫无偏见,反而十分看重与关怀,他是一个品行非常端正的人。
就像那份交给藤野先生的讲义,发下来再打开看,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甚至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的事一直持续到完成了所有藤野先生教习的功课。鲁迅写,“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
后来鲁迅想要弃医从文,将不再学医学,去向藤野先生辞行时,鲁迅写了一个细节,读的时候忍不住的心酸——“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然后鲁迅看他有些凄然,便说谎安慰他说去学生物学,先生教给的学问还是用的到。藤野先生说了句什么话,末了一声叹息,那叹息声几乎烙在了我的心里,很难散去。回国后他们之间便互无音讯,这成为鲁迅先生心中的一个遗憾,他将藤野先生写下来,也是为了纪念,但是这个遗憾像是种在了我的心里,再也抹灭不掉。
这本书算是一本回忆录,但在书中鲁迅并未提及他学习的天分之类。其实先生天资很高,我在鲁迅轶事上看到有写,说那时私塾先生常用“对课”来教学生作诗,塾师出了个“独角兽”,唯有鲁迅对的让塾师寿镜吾先生连连称好,鲁迅对的是“比目鱼”。老先生说“独不是数位,但又单的意思,比不是双数,却有双的意思。”可见鲁迅有捷慧。
我合上这本书的时候,鲁迅这个人忽然鲜活起来,不再是原本那个冷硬斗士的样子,而是真正的眉目紧锁眼神深邃但不失人性温度的一个人。会有莫名的情感在你心中流淌,有更深的心灵感触。这是鲁迅先生记忆里的追索,是他人性里不灭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