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3月19日,中日甲午战争的销烟还弥漫在中国辽东战场上空,直隶总督、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就以头等全权大臣的名义,率领100多名随员抵达日本马关,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外务大臣陆奥宗光进行和谈。
这一年,李鸿章72岁。
第二天,李鸿章一行顾不上舟车劳顿,前往双方谈判的地点:一家颇有名气的料理旅馆春帆楼。在20多天的时间里,双方进行了六轮会谈。对于谈判的内容,中国和日本的速记员都进行了记录。其中,中方记录收录于《马关议中之伊李问答》。100多年过去,我们回头来翻阅这份《马关议中之伊李问答》,发现了不少有趣的细节。
相信大家很熟悉李鸿章,那么伊藤博文是谁呢?简单介绍一下,伊藤博文是日本明治维新的元老人物,曾经出任日本首相,奉命组阁。中日甲午战争,就是伊藤博文一手策划实施的。
这次马关谈判,并不是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第一次见面。事实上,他们早在1885年2月就在中国天津有了一面之交。当时李鸿章已62岁,而伊藤博文才44岁。他们虽然有着18年的年龄差距,但却一见如故。在那以后,李鸿章与伊藤博文长期保持书信来往,俨如一对老朋友。
马关谈判的第一天,双方简短地寒暄了一阵,互相核查了全权委任状。之后,就可以结束了。第二天才会正式开始第一轮谈判。不过,由于李鸿章与伊藤博文是老朋友,他们叙了好一会儿旧。
李鸿章此次来日本,心里很清楚日本将要“狮子大开口”。为了避免中国利益受到太大损害,李鸿章大打“感情牌”,极力称中国与日本是邻居,又有相同文化,应该和睦友好,像欧洲那样,不要动不动就打仗,“如我两国使臣彼此深知此意,应力维亚洲大局,永结和好;庶我亚洲黄种之民,不为欧洲白种之民所侵蚀也。”
对于李鸿章的用意,伊藤博文马上就看穿了。他借李鸿章这段话,说:“中堂之论甚惬我心。十年前我在津时,已与中堂谈及;何至今一无变更?本大臣深为抱歉!”
这是什么意思呢?原来,10年前,伊藤博文在天津时,就劝告李鸿章改革内政,李鸿章颇为心动。但就如李鸿章所言,“我国之事囿于习俗,未能如愿以偿。”洋务运动最终成为一场幻影。以至于10年过后,中国还是老样子,没有丝毫进步。
伊藤博文赶紧安慰李鸿章:“天道无亲,惟德是亲。贵国如愿振作,皇天在上,必能扶助贵国如愿以偿。盖天之待下民也,无所偏倚;要在各国自为耳!”
其实,在10年前,伊藤博文还对李鸿章提出了很具体的改革建议,如撤去都察院。李鸿章回答:“以都察院之制,起自汉时,由来已久,未易裁去。”
在李鸿章看来,都察院是汉朝时就建立起来的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不能够轻易裁撤。
伊藤博文说:“都察院多不明时务者,使在位难于办事。贵国必须将明于西学、年富力强者,委以重任,拘于成法者,一律撤去,方有转机。”
伊藤博文一针见血地指出,都察院都是一些不明时务的庸人,他们在位置上就会使国事难办。中国只有大胆起用学习西方、年富力强的人才,委以重任,将所有旧制度都要撤掉,才有希望。
虽然伊藤博文是中日甲午战争的罪魁祸首,但这一段话劝告中国进行改革,仍然不失为苦口婆心。那么,李鸿章是怎么回答的呢?
李鸿章回答:“现在中国上下,亦有明白时务之人,省分太多,各分畛域,有似贵国封建之时,互相掣肘,事权不一。”
在这里,李鸿章将中国没有推行改革归咎于有关部门各自为政,互相制衡。他多少有些忘了,自己身为直隶总督、北洋通商大臣应该承担的责任。事实上,李鸿章在推动洋务运动时权力极重、威望极高,特别是在慈禧太后、恭亲王等人的支持下,并没有遭遇到什么阻力。否则的话,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将会一事无成。
只是,李鸿章本身见识有限,并没有意识要推动制度层面上的改革,而是以“裱糊匠”自居,在清朝这座年久失修的老屋里缝缝补补、敲敲打打,自然难以逃掉失败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