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我们要做知识管理?
上大学的时候,我特别喜欢在微博、知乎、公众号上刷刷逛逛。
为自己紧跟热点话题,熟知网络流行而沾沾自喜。
有时候看到大咖、网红分享的实用干货,也会一键收藏,为自己碎片时间的充实而感动。
但当我某天需要用到某种知识的时候,想找出曾经收藏的干货,却再也找不着了。
一味收藏,不做规整,信息就会庞杂得像无人拾掇的大衣柜。
你想从里面找件花色内衣,总是会累得筋疲力尽。
近两年斜杠盛行,我们很多人,包括我本人,在同时学习多项技能,时间管理、PPT设计、文案写作、手绘……
关注的领域多了,更需要我们做好知识的管理。
当我们需要调用某类信息时,只需要打开自己的云笔记库,就可完成一次资料的收集。
像下图这样,简单粗暴,又效率感人。
2.大神们如何做知识管理?
知道了我们为什么要做知识管理,那问题来了,知识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该怎么学习?
答案是:先模仿,后创新。
我个人的习惯是,当我想要系统地学习某一个新领域,我会找到该领域的2-3个大神。
把他们的公众号、简书、微博都关注一遍。他们写的书,出的课程,我也会应需购买。
你花一顿饭的钱,就可以把别人辛苦摸索总结的经验偷师过来,何乐而不为呢?
你想学习PPT设计,你可以重点关注秋叶、珞珈、曹将;
你想学习文案写作,你可以追着李叫兽、创意文字坊的更新;
你想学习知识管理,你可以跟着彭小六、萧秋水的脚步。
我以前没有知识管理的概念,只是很好奇那些月入10万的斜杠青年,是如何在多个知识领域游刃有余的?
系统了解过后,我发现高效人士都特别擅于借助工具,提高自己的效率。
知识管理这块,被大神们提到最多的工具就是「印象笔记」。
笔记管理工具这么多,像有道云笔记、为知笔记、OneNote等,为什么大神们独爱这款?
曹将给过解释,基本上说出了印象笔记的独到之处:
第一,它的连接性更强。
不得不说一句,印象笔记的即时同步功能着实感人。
很多优秀的APP都能同步,比如微信、微博、格志日记、得到等,其它同类工具很难与之媲美。
第二,它的周边产品给力。
基于浏览器的「剪藏」,基于扫描的「扫描宝」,基于Markdown的「马克飞象」。
这些插件制作精良,用起来得心应手。
「剪藏」可以帮你把网页的内容保存到你的印象笔记里。
重要的纸质文件,你可以用「扫描宝」扫描备份。
3.如何用印象笔记做知识管理?
说了一通,那到底怎么用印象笔记做知识管理呢?
①建立目录-设定关注领域的笔记本
在电脑端或者手机端装好「印象笔记」APP之后,新建你关注领域的笔记本。
比如“工作事务”、“时间管理”、“读书笔记”等,日后收藏的信息便可放到对应的笔记本。
注意了,这里要重点分享三个小技巧(敲黑板):
第一,用【英文字母】开头命名一级目录,以【字母+数字】的方式构建二级目录。
这样做,你的笔记本目录会变得更加简单、清晰。
当然,你也可以用【数字】命名你的目录,你开心就好。
第二,当某个文件过大,你可以考虑对它做个分类,构建二级目录。
比如上图中一级目录【C-PPT干货】下方,可设“C1-字体”、“C2-排版”等多个二级目录。
第三,你可以对收藏的文章、图片贴标签,方便日后检索。
比如我前几天收藏了一篇《月薪4000和月薪20000的人到底差在哪里》的文章。
故事写得很励志,深入人心,但其实这是一篇英语学习APP的软文。
我个人有收藏优秀软文跟成长故事的习惯,所以我就给这篇文章贴了“故事”、“软文”、“课程”三个标签。
当日后我需要模仿优秀软文的写作手法,或者用到个人成长故事的时候,就可以在笔记库检索“故事”、“软文”这两个标签,把这篇文章找出来。
这下你知道印象笔记的标签功能有多强大了吧?
②获取资源-随时随地收集信息
目录建好之后,我们就可以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收集我们需要的信息。
如何做到随时随地收集呢?
第一,你可以在电脑端安装网页插件「剪藏」。
百度搜索 印象笔记·剪藏,即可找到下载链接。
安装好之后,当你浏览网页的时候就可以将喜欢的内容截图保存到印象笔记当中。
第二,手机端微信绑定印象笔记。
关注公众号“我的印象笔记”,按指示操作绑定微信。
绑定完成之后,你就可以将微信文章保存到“我的印象笔记”当中。
我的习惯是,一周选一个集中的时间,将收藏到印象笔记的资料做好归类。
③就地取材-利用所收集的信息
如果我们前面已经按照步骤建好目录、收集资料、做好分类、贴好标签,我们需要查找某类信息的时候,比如“PPT干货”,就可以脱离百度,从自己的云笔记库中快速找到我们想要的信息。
功夫在平时,当你将这一习惯坚持下来,你的笔记库就会越来越强大,你的工作效率也会快速提高,你离牛逼也就不远了。
所以,你现在知道那些月入10万的斜杠青年,是如何在多个知识领域游刃有余了吧?
完。
如果喜欢,点个赞支持一下哦!
我是若言,90后干货、鸡汤写手
饭可以不吃,书不能不读,一周一本书,看心情更新。
想交朋友或者想赏饭的,可以简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