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项目多,大家特别忙,晚上团队开例会的时候,就跟团队讨论到效率这个问题,众说纷纭。有的说效率就是干的快,有的说效率就是干的多。
生活就是这样,我们总是喜欢摄取新的信息,却很少放点精力,注意力在这些高频且熟悉的概念上面动脑子。
效率这词,让我想到了之前思考的一个句子:
当我们在谈效率低时候,谈的是什么?
是啊,到底是什么是呢?先看看百科上怎么说:
效率(efficiency)是指有用功率对驱动功率的比值,同时也引申出了多种含义。效率也分为很多种,比如机械效率(mechanical efficiency)、热效率(thermal efficiency )等。效率与做功的快慢没有直接关系。效率是指在给定投入和技术等条件下、最有效地使用资源以满足设定的愿望和需要的评价方式。
用我个人的理解那就是:
效率:就是投入产出比。
投入产出比越高,就是越高效,相反就是低效。
一天下来,有的时候会感觉特别高效,有的时候会感觉寸步不前。这感觉就是投入产出比造成的,投入一天的时间,一个问题都没有解决,你就会沮丧,投入一个小时,解决了三个问题,那这就是高效。
我们常说的高手,就是解决问题能力强,比别人解决问题更高效,用更短的时间解决同一个问题。而仔细观察这些“高手”,就会发现他们一定是习得了强于我们在这方面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我们通常称之为:
解决问题的高效模型。
模型是效率的根基。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总是习惯少动脑子多动手,碰到问题也不思考,不积极寻求更好路径,而马上触发的行为就是赶紧用贫乏的认知去试试...
从而就会造成一天下来什么也没有收获,在一切无经验的盲区中当然会出现沮丧情绪。
惯性模型和效率模型最大的差异是相同领域中事情与事情的关系,一个是事情之间无关系,一个是有强关系。
在惯性解决问题的模型中,每个事情彼此都是孤立存在的,之间没有任何关联性,一个事情来了,惯性的去做完,然后再继续下一个事情,就这样进入到惯性循环中。
而效率模型则不同,一个事情来了,就先考虑如何使用自己在该领域总结的解决问题模型,即便解决过程中出现问题,那就先优化模型,最终真正使得自己的模型可以更好的解决问题。等到下一个问题到来的时候,就可以继续使用优化过后的模型了。这样的好处就是随着模型的刻意练习越多,模型越强,自己在该领域解决问题的效率越高,也就是投入产出比越高了。
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也是全球化竞争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依托强大的专业信息资源,通过刻意练习,建立起一些属于自己的效率模型,尤其是自己生活工作中的效率模型,例如碰到问题的求助模型,例如 客户沟通模型等等。随着我们在某个领域的高效模型建立,就一定会产生更好价值的交换,并尝到其中的收益甜头。
因此,当我们解决问题没有效率的时候,我们是否想想是这个问题的难度太大,还是自己解决问题的模型有问题呢?
俯瞰自己,终其一生,真正能够成就我们自己的应该就是我们习得了面对这个生存世界的认知效率模型吧。
今日思考,不求绝对,但求养成思考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