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数据到智慧:数据是信息的表达素材,信息是形成方向内涵的数据,知识是概念,经验感知的结构化描述,判断是分析、综合的表达,智慧是抉择并实施的结果。
2.隐性知识:人类需要的知识是有两种,一种是可被描述的类型知识,另一种是我们知道或掌握但难以或无法表述的知识。
这是管理大师野中郁次郎的表述,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具有难以规范化的特点,因此不易传递给他人,他深深植根于行为本身和个体所处环境的约束,包括个体的思维模式,信仰观点和心智模式等。
根据野中的理论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历经4种方式,第1种是社会化的知识传递,即个体与个体间的隐性知识传播学习,例如师徒制。第2种是外化方式的知识传递,如通过类比,隐喻,倾听假设,深度访谈等方式,获得经验知识的创造性理解。第3种是采集和聚合传递的方式,通过各类方法采集个体知识并加以分类管理与分析传播,从而在不断共享循环中渐进式实现个体知识的组织或大众理解。第4种是内化方式的知识传递。聚合共享的知识再转化为组织成员个体知识的进程,形成新的深度的有用的知识,隐性知识外溢后的新一轮大规模内化。
3.5大资产理论:知识管理的核心,是经营管理知识资本与智力资本,显然这一传统的营人、财、物资产的经济与管理重心不同了,必须特别关注的前提是—知识财富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核心财富。
4.知识地图,知识地图是一种知识导航系统,并显示不同知识存储之间重要的动态联系,但是知识管理系统的输出模块,输出的内容包括知识的来源,整合后的知识内容,知识流和知识的汇聚,它的作用是协助组织机构发掘其智力资产的价值,所有权位置和使用方法。拥有者可以用滚雪球的方式不断的完善知识地图的构建。
5.架构,架构与架构之间差异巨大,相同的人用不同的架构做事能得到截然不同的结果,要主动的尽一切可能运用知识地图去发现好的架构。不论是做事还是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