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对于精力管理这个词也有了很多认识和理解,听了一些课程,得到的精力管理课程,早就说了运动是精力三驾马车之一,而我在潜意识里,一直把运动这个事情当做自己已经有的模块(因为我是篮球教练,经常给别人上课),不把他当回事,觉得自己运动这方面绝对“不缺”。
另外两架马车呢?睡眠,饮食。睡眠这块,之前确实感受到有节奏的安排睡眠会很舒服和愉悦。但是由于“忙茫盲”,自己有时候会被拖延和想法绑架,有时候睡得晚,都是补偿心理在作祟,做一些意义不大的活动。
饮食这一架那车,目前还是石器时代的版本,根本没有开始打造。那么下面,我来把3+1精力管理拆开来,一方面去把知识归纳,系统化。另一方面也对照自己尝试内省。
第一驾马车【睡眠】
睡眠是精力管理的主干,从生理学上看,人在睡眠的时候,身体其实是一个主动的修复过程。
我们平时产生的一些代谢过后的废物,会在夜晚被大量地清除掉,免疫系统会得到增强,大脑和肌肉会进行生理性的修复,甚至记忆力也会得到加强。
你可能有过这样的体验,有时候身上有一个小的伤口,睡一觉起来就不怎么疼了。其实这是因为睡眠过程中肌体的修复功能非常地活跃。
你可能还有这样的体验,如果好几天熬夜没有睡好觉,人就容易感冒。这是因为睡眠不好的时候,人的免疫力就会被抑制。
缺觉还会降低你的决策水平和工作效率。比如,世界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The Lancet)发表过一项研究,把内科医生作为研究对象。
在睡眠不同的情况下,让他们做同一份工作,看到底有什么区别。
结果表明,在控制其它因素的前提下,完成同样一项临床工作,睡眠不足的医生比睡眠充分的医生耗时长14%,错误率高20%。你知道,在临床工作上,如果错误率高20%,那是多么危险的事啊!
如果你是一个病人,你去医院看病,绝对不想找一个缺觉的医生吧。
比尔盖茨就说过,自己犯的最大的决策失误,都是在缺觉的情况下做出的。
第二驾马车【饮食】
除了睡眠受昼夜节律和内生平衡节律的作用影响,饮食也会是决定我们清醒(高精力)和犯困(低精力)的重要原因。尤其是高碳水化合物的饮食,比如米饭、面条。
为什么呢?因为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都容易变成糖,让血糖升高很快。
血糖如果上升过快,会导致胰岛素快速地分泌,引发色氨酸进入大脑,色氨酸是合成褪黑激素的重要原料,褪黑素越多,人就会觉得越困。
而且吃得太饱,大量的血液来到消化道,也会让大脑血供下降而觉得疲惫。多种原因的综合,使你觉得困。
因此,要想下午不犯困,你一定要注意白天的饮食,维持血糖的稳定。
下面,我就跟你详细说一说要想精力充沛,在吃的方面有三条重要的规律。
少吃多餐,变三顿为五顿:
如果一餐吃的过饱,两餐之间间隔的时间比较长,血糖容易大起大落。 大脑不喜欢这种状态,精力当然好不了。
所以,为了尽可能减少血糖的波动,我们需要少吃多餐。
在早餐、午餐和晚餐的时候少吃一些主食,多吃一些蔬菜。因为主食容易让血糖快速地上升,但蔬菜不会。
在上午和下午的间隙,你可以补充一些零食,比如坚果、水果、蔬菜沙拉等。
之前我午餐的时候喜欢吃2碗米饭,因为我是想增重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因为下午比较困的时候还在专注的去做工作,缺乏足够的午休。如果我摄入高糖类的食物,如米饭,面条,就会想困,这个时候如果能够睡好,相信体重一定能如愿上涨。
吃低糖高营养的食物,尤其是绿叶的蔬菜:
吃低糖的食物和饮料,确保身体内的血糖的低波动,这样精力的水平也会维持在比较稳定的状态,掌控精力的节奏就从安排饮食开始。
多喝水,保持充分的水化:
人的身体70%是由水组成的,大脑更是高达80%。很多人在觉得疲劳的时候,其实并不是真正疲劳了,而是身体缺水带给你疲劳的感觉。
比如说,我们在夏天很热的时候出去走了走,出的汗比较多,就会觉得头晕或者疲惫。在那个时候你可能还没有感觉到口渴,但已经觉得有疲劳感了。其实这是缺水的表现。所以平时给自己大量补水的机会。
第三驾马车【运动
运动是这一周学习的主题,也是我所忽视的地方。世界卫生组织针对18岁至65岁的成年人给出的推荐是, 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也就是每天如果半小时的话,一周要五天。
如果你要达到最优的健康的效果,需要300分钟,也就是每天一个小时,每周五天。 这个数量对于达到我们精力管理的目标是非常合适的。
你可能会问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什么叫中等强度?这里有一个计算标准:
中等强度就是你最大心率的60%~70%,最大心率就是用220减去你的年龄。
比如我35岁,那我的最大心率就是220减去35,是185。185的60%~70%大概就是120。所以对于我来说,每天如果我运动,心率能达到120的时间超过半个小时就是合适的运动强度。
怎么监测你自己的心率呢?你可以通过一些电子设备,比如说通过智能手表、智能手环就能看出来。
你可能还会说,我知道运动有好处,但是我确实是懒,没办法去运动,也没办法坚持。那该怎么办?
大多数人都有惰性,都喜欢静止,不喜欢运动。
为什么人的本性都是懒的呢?为什么运动这么难坚持?
这里我从进化的角度来帮你看待这个事情,就不难理解了。 刚才说了人进化了一百万年,在这一百万年当中,有99.9万年都是吃不饱的,而且我们每天必须出去打猎或者采集,才能填饱肚子。
所以在这种环境下,人的天性通过自然选择,就是要尽可能地多吃,吃热量高的,多消化、多储存,以防备将来的物资匮乏。而且在安静的时候要多休息,减少热量的消耗。这样才能增大我们活下去的概率。
所以我们的祖先能够活下来的,都是因为他们具备了这种好吃懒动的基因。
最近一百年的科技进步,我们食物极大地丰富了,出门有车、有各种工具,我们的体力活动基本上都被机器取代了。
环境变了,但我们的基因还没变,如果我们还是这样好吃懒动的话,身体就会出问题。
怎么样在繁忙的工作中养成运动的习惯呢?我给你三个方法:
第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
目前我接触到的项目有篮球,跑步,健身。便利性来说健身>跑步>运动。然而,家里器械都有,但是目前里健身还是无法持续的去练习。一方面是没有收到即时反馈,一方面是在家里诱惑太多。而篮球,是我工作中接触最多的活动,但是我又不想成为那种泡在球馆里的人,因为我清晰的知道,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在篮球场上对时间的消耗是我无法承受的,篮球目前对我来说更多是社交属性。而跑步,是一件成本不高,也能持续做的事情,只要走出门,就可以开始跑,而且跑完就身心舒畅,得到即时反馈。其实运动这件事对我来说并不难坚持,但是,内心把运动当做消耗,却忽视了它在精力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另一个点在于,时间的花费,一想到运动,篮球,就是一下午,几个小时的消耗。其实完全可以跳出来思维,以后每天早上出门,30分钟,跑步或者练球,其他时间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读书,学习,这样的一天相信再也不会“呆在家里想着出门,出门了又觉得费时间想早点回去”。时间是需要规划的,如果不去规划,逛个街,见个朋友,什么时候“停”都是看他人决定,“我都行”,那么我们的生命还有什么意义呢?
第二,要设置具体的目标,并且建立反馈机制;例如,跑步完了,给自己来一个水果奖励。
第三,要学会利用碎片时间见缝插针地进行运动。在有些疲累的时候,活动一下身体是最棒的。
制动器【冥想】
冥想这件事,是我3+1中做的相对来说有一点点进展的事情,大概青铜不到的水平吧。冥想中我印象最深的一个概念叫做“习惯性火车”。我们每天醒来,从睁眼到闭眼,都像一列火车,大部分人日复一日的“走着”,这里的走是被动的走,被自己以往的习惯自动的带着走,往往每天都到达同样的终点。而冥想,就是要觉察“自己在火车上而不是自由行动“这件事。《播种幸福》里有句话叫做“让一个人不越狱的最好办法,就是让这个人不知道自己在监狱里”,我们被习惯的火车拖着走,一天天重复,变老。然而却露露承受着不确定性的恐惧,因为我们不知道自己的决策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一切未知,这样的恐惧,导致我们放弃掌舵,把人生的控制权交了出来,随波逐流,任由习惯性火车带我们走,走到哪里就呆在哪里,再无掌舵人生的想法。如何破解这样的未知,找到“百分之百确定”的规律,那样你百分之百会去投入,因为一切都是确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