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牛静木:诗歌评论者,民刊《夜行者》主编。
刘泽球:
刘泽球,四川三大民刊《存在诗刊》主要创办者之一,著有诗集《汹涌的广场》《我走进昨日一般的巷子》等。诗人早期的诗歌强于处理一些复杂的东西,博杂,当然 这需要诗人有较强且全面的综合知识(包括哲学,心理学……)诗歌技巧才能驾驭的,且诗人的写作是成功的,而在词语与重重诗歌技巧之中全身而退,诗人近年写作趋于简单化并没有那么复杂了。这将成为冬天的日常,进入新年以后/早晨手机实时天气的阿拉伯数字前面/总会多出负数的符号,它表明/我们在零度以下醒来:一个小冰河期/将延续十年,这期间,还有流感和新冠/或者其他看不见的危险《零度的悖论》。这是诗人时间写作上靠前一点的作品,这里面指代性太强或隐喻,如果不把整首诗贴上来无法知其意,整首诗都在诗人瞬间体悟上呈碎片化陌生化转态,这对于诗歌来说也是必要的诗歌早已不再承担抒情上的功能,这更能表达出人一些复杂性甚至无法言语的微妙东西。我们再来看看诗人近期的作品:那里是整个社区最黑暗的部分/还未完成拆迁的建筑,仿佛战争过后/留下超现实主义夜晚的众多独眼/房子不会叫出疼痛,就像分娩的母亲咬紧牙关。每个人都有一个/被拆掉的过去,但不是每个人还能/在往事里建筑。自从有了电器以后《点灯》。这首明显叙述性就更强一些,甚至缺少繁杂的物象整首诗口语性都重了一些。不能说两种写作谁优谁劣,只能说各有千秋,都是在表达人身上一些复杂的东西,后者颇有点通幽处之感。
张卫东:
系统读张卫东的诗应该是他的诗集《一个逃课生补交的作业》《时间的镜子》。读后给了我很大的冲击,我们知道诗歌写作到达一定的阶段,理、智性就会在写作中承担越来越重的分量,尤其在青春期写作完成过后,理性和智性就会取代原先的情感写作,这里的情感写作或许过于笼统,总之青春期写作就是一种没方向,蒙晦,不自觉的写作过程,而我们知道从自发到自觉这是写作转型的一个过程,有的会终止写作,有的会成功转型向理性,智性方向转变并成型写作范式。我大致的分为两个阶段①这个阶段和青春期写作类似,带有教强的情感宣泄,总体来说不会节制。而在第二阶段中写作者表现的教为理性,诗人常常会带有较强的思辨控制能力,也表现的教为理性。而诗人张卫东在这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甚至在智性诗歌写作上提高了某些诗歌审美向度。比如像这样的诗:乌呀呀涌进铁门的虚拟。某片翠绿中的/辩证法也许是存在的,嗯,存在!/便从叔本华想到萨特,想到“马奇诺”/与巴黎城的陷落。抵抗的头上/到底有几面旗?钢铁,雄心——用牙齿/是咬不烂的,就像此刻我对你说/别总提词语、切入点,或技艺。《当活水泵动的频率再次走低》(节选)。当然我这里只是选取了卫东先生诗歌写作某方面来谈的,除此之外他对于各种诗歌写作技术也是非常的娴熟,尤其在组诗《在词语的幽微处》表现的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