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Kickstarter,David Sandberg可能只是又一个为导演梦穷困潦倒的悲惨主角。 实际上,只有Kickstarter而没有其他帮助的话,他的悲惨程度可能也是和原来差不多。
在所谓的“放下一切去追梦”以前,怀抱电影梦的瑞典人David其实有一个规划完善,看起来非常理想的职业路径——通过拍广告片和音乐视频来赚取日间薪水并练手,直到准备完善或者被人注意到视频作品的时候一举成为大导演。
很可惜,这个合理到可以放在导演系学生职业出路建议书里的生活被他顺手抛弃了。他辞去了日间工作,决定全身心投入去打造一个自己一直想做的作品——一部叫Kung Fury的80年代元素电影。
就像很多会编程的创业者一样,自己懂视觉设计的David觉得他已经解决了最难的一环,只要把片子拍出来然后做完后期就行了。当然了,也像前者一样,他在开始后才真正意识到了自己的天真。
他默默做了大概两年的时间,像每个有电影梦的人一样投入了所有的钱,破了产,卖掉了沙发。直到最后决定在Kickstarter上找出路。
--不单纯的社群募资
就像每个发展壮大的平台一样,Kickstarter也早就不是当初那个美梦成真的点金场。[实际上,我应该在之前那篇介绍Product Hunt效应的文章里提到过KS的变化]
幸好,这个人在默默工作的两年至少做出了点什么东西,离他理想中的电影是还差得远,但要做个预告片应该是够了。于是他又找了人一起花了五六个月时间——在现在也算是Kickstarter campaign中准备时间较长的一种——为这次发布做准备。
最后,这部电影的众筹项目上线了。
然后什么都没发生。
Kickstarter发展后的一个重要问题,不在于竞争的激烈性,而是信息过量后必然出现的新项目被忽视和挤压。尤其是发起人在社群中的知名度并不怎么高,难以从Facebook,Twitter等社交网络带来早期关注的情况下。
David自己是个无名之辈,但幸好他认识一个知名度高的人,一个在他的电影——当时还是预告片——里演雷神的人, Andreas。
[其实我觉得他更适合代言日本某著名漫画里的一个著名人物]
Andreas把链接分享到了自己的Facebook页面上,而他的为数众多的粉丝中的一个在看完预告片后又把它转发到了Reddit上。
虽然我很奇怪宣传组怎么会没想到Reddit这个明显和本片气场完全契合的社群,但总而言之,之后发生的就是媒体传说。 原来20万美元的筹款目标马上被击穿,一路上涨到60万美元以上。 而那个两分半钟的预告片也得到了病毒式传播。
诚然,捐助款项越多对电影参与层面越高(比如可以演个非龙套角色)的设定也是成功要素之一。 而之后随着电影发布的MV也在传播上极有帮助。
当时的粉丝如果在近日看了成片的话应该大为满足,导演妥善地利用了那一笔资金,最后的电影精彩甚至远远超过了浓缩版的预告片。
--80年代梗的最佳复苏时机
Kung Fury是一部重口味电影。导演甚至毫不掩饰地在开场半分钟就让三个帮派成员爆掉了一台警车。但是比起这个在美国电影中常用的番茄酱设定而言,它的80年代混搭致敬风才是令人瞩目的焦点。
实际上,与其说它是一部充满80年代电影风格的短片,不如说它是布满了那个时代某些作品的经典梗的片子,只有完全浸润并喜爱那种文化的群体才能会心一笑(于是我更疑惑为什么制作组自己不会想到去Reddit宣传,它明显能比Dropbox的广告更受欢迎)。
比如电影开头两基友击倒大魔王,不补刀却站在原地互相抒情。 不管是进度条还是这种经典立flag对白都可以让人马上明白接下来的突然中枪剧情。所以之后的血腥画面虽然方式奇突, 但合情合理,毫无惊吓感。
而这种心照不宣在全片中俯拾皆是。
[比如你知道这种对峙和那种对白之后会发生什么事——只是完全没想到怎么发生。你也非常熟悉下半图这两种人物出场方式——只是完全没想到会用在电影里。]
对,这部电影的特殊之处在于,那些番茄酱四溅的画面完全融入在了80年代流行影像——不管是警匪片冒险片还是电动游戏——极为常见的桥段里。所以当年的狂热爱好者们只会把它们看作自然而然的画面,而不是像老一辈人,或者热爱文艺片的高雅阶级一样受到惊吓。
而那些老梗,以及这一代电玩嬉皮共享的幽默精神也使电影的情节设定充满惊喜。
[比如黑客那招让人“无法反驳”的黑掉时间的方式。由真人实践,背景龙套喧嚣捧场的魂斗罗格斗技巧,还有贯穿全片的随意渗透的次元壁]
连接剧情的是各种老粉们猜得到或者猜不到的神转折。
猜得到的包括离别时分煽情对白中自然插入的手提电话硬广,猜不到的包括那句介绍黑客的“He is the most powerful hacker” 指的原来不只是强到能黑掉时间,而是真的 “powerful” 。
用一句简单的话说,全程高能。 大部分镜头其实都是过去某部作品里出现过的桥段。只不过它们的出现时机和表达方式总是那么匪夷所思。
——逆转胜的最佳时机
就像我有时和几个程序员发邮件时会用"live long and prosper" 结尾一样,那一个年代,那一类影视作品的爱好者们有一套共享的世界观,可以在同一个话语体系中交流。
现在,时机发展得正好。 比如当年被指责助力虚假网络泡沫的分析师又被新一批人追捧,比如当年默默收集漫画和电玩的小宅男们终于成长为互联网上有能力发声(和出钱)的群体。 而FB,Twitter,Reddit这样线上社群的出现成熟,以及众筹、分享等新概念的崛起又放大了他们的能力。
于是那些同道中人私下认证的台词,或者小群体中抖机灵的梗终于汇集在了一部作品里。准确地说,一部由同一个世界观下的群体们出钱投资(出钱多的还得到了挂名出力演出的机会),最后又由他们共享的电影。
在那之前,想到追逐电影梦会出现的大概是魏德圣和李安——这两个名字经常出现在含辛茹苦地坚守情怀的事例里——那些主题深刻的电影概念。在那之后,瑞典人David通过这部中产阶级难以理解的作品完成了一个群体的狂欢。今天,他那个连头像都没有的IMDb页面已经证明了这位非主流电影爱好者的成就:
David Sandberg, Kung Fury的导演,演员,编剧,制片人。
让我们祝愿他,不要重新服药,不要补上脑洞。
-----
完
[注:本文于6月2日通过公众号发布(链接为原文)。 目前正在往这里搬的是过去的文章。微信用户可以关注钛点(taipoint)的公众号,非微信用户可以关注推特@taipointfun,或者TNW Index上的档案(在逐步建立中,话说我真的有在认真建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