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主题来自得到的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
今天给大家分享两个论,一个是成本决定论,一个是供需决定论。
资源有价,是因为最终产品有需求
我的朋友在采石场旁边买了一块地,搁置不用,目的是要把这块地作为他稳定经营采石生意的一种原材料,而不让别人拿这块地去盖住宅。
这块地之所以有价,是因为最终消费者在争夺这个原材料。那些去看博物馆的人,和那些买住宅的人,两方出价。竞争之下,我的朋友认为,应该是那些去看博物馆的人能够胜出,所以他把这块地买下,作为生产石头的一种原材料。
最终的需求决定了原材料的价格。
成本决定论站不住
传统观认为,一块地本来就有价值,这价值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买了这块地,那么这块地的价值,就会传递到最终产品上面去。地的价值越高,最终产品就越贵,这就是我们的传统观念。
根据会计学、最终产品的定价,等于它一层一层原材料成本加起来,再乘上一个合理的利润率,就是最终产品的售价。这就是所谓的“成本决定论”。
这个结论正确吗?你可以好好考虑一下。
成本决定论所隐含的逻辑关系,也就是产品的原材料成本决定了产品的最终售价,这个因果关系是错的。
供需关系决定商品价格,商品价格决定资源成本
合理的逻辑观赏刚好反过来。不是产品的原材料决定了产品的最终售价,而是最终产品的供求关系,决定了最终消费品的价格。而这个价格反过来,决定了它上面一层又一层、一环又一环的原材料价格。
事实上,一个企业家,当他把产品生产出来,放到市场上去卖的时候,他会看着供求关系决定产品的售价。他是能卖多少就卖多少,能赚多少就赚多少。赚完这个钱之后,又重新投入到每个环节的生产要素中去,然后决定它们的价值。
供需关系决定了商品的价值,而不是商品价格决定供求关系。
政府拍卖土地不会推高房价
政府高价卖地会不会推高房价?政府买的地之所以高价,是因为最终需求者对这个土地有需求,这个土地的价格才会涨上去。
是人们对最终产品的需求,也就是对房屋的需求导致房价更贵,而更贵的房价导致土地价格更贵。原材料和最终产品价格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反过来的。
政府通过何种方式处理土地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小结
成本决定论是错的,不是原材料成本,决定最终产品的价格。而是最终消费品的供需,决定了最终消费品的价格,而这个价格,再反过来决定前面每一种生产要素的成本。
思考
凝聚人类活动越多的产品,价值就越高,这个观点对不对?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