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孩子们讲了一个非常温情绘本《獾的礼物》,这个故事关于生死,关于爱和怀念,其实非常难讲,因为是二年级的孩子,理解能力还很有限,所以我想,小孩子都喜欢礼物,那我就从礼物入手吧!
你收到过什么样的礼物?这个问题瞬间唤起了孩子们的积极性,纷纷想发言。那有没有什么礼物是可以伴随一生的呢?引发思考,进入新课。故事里的獾就像一位慈祥的老人,他给予小动物们很多陪伴和温暖的回忆,教会它们很多本领,但他太老太老了,已经没有多少日子了。他不想自己的离去给朋友们带来悲伤,所以就说他只是去到地下很长很长的隧道里去了。他死后,动物们特别怀念他,纷纷回忆起獾帮助自己的故事。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我会及时通过问题检验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发现,在直接提取类的问题,学生能够掌握得很好,但是需要转弯或者理解的,就不太理想了,比如以下问题:
尤其是第三幅图,动物们伤心的原因,乍一看,很容易选择C:獾死了,但是仔细想,是因为它们爱獾,所以才这么伤心,如果他们不爱獾,即便獾死了,它们也不会伤心,所以这就需要深度的阅读和理解能力。还是很欣喜的看到,有一小部分的孩子选择了C,如果没有投票反馈,可能我们永远不知道孩子们到底理解到什么程度,有多少人是不理解的。
故事中,我们通过层层递进,让孩子们知道了獾送给动物们的礼物是爱,而动物们送给獾的是尊敬和怀念。尤其最后一个环节,也让我看到了孩子们跟绘本的情感链接。獾让你想起了谁,为什么?其实在我看来,这个问题有点抽象的。但是通过小组交流,孩子们好像一下子打开了记忆的闸门,有的说想起了奶奶,奶奶有什么还吃的都会想着自己,可是一场重病带走了奶奶,还有的说想起了爸爸,爸爸不经常回家,每次回家不管再累都会陪姐弟俩玩耍……孩子们真的说得特别好,每一个故事都让大家感动,这是我没有想到的。
同时也让我认识到一个问题,课堂上的活动一定要充分。因为同一个故事,通过投票、点名和学习单的反馈,两个班孩子掌握得是不一样的,要说两个班孩子们有多大的差距,我并不这么认为,唯一的区别就是教学活动是否认真开展,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和交流。另一个班讲这个故事时正好是第四节课,孩子们提前一些下课去吃饭,所以有些教学活动就没有来得及给予充分的时间开展,所以孩子们的理解就有所欠缺,在输出的时候明显感觉到理解不够,深度不够。这也让我有所反思,以后一定要把每一个学生活动落实到位,要把每一个环节的作用发挥出来,这堂课才是有效的,要不然就是走马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