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和成人一样,时常会感觉到压力和紧张,成人有许多减轻压力的方式,孩子也有放松的方法,比如咬指甲、眨眼睛等看起来怪异的行为。因此,要想改善孩子怪异行为,首先要舒解孩子的情绪。
不同年龄段孩子紧张的发泄方式也不一样。
三岁:吸拇指、吐口水、呕吐、口吃、挖鼻孔、咬指甲、哭泣、睡梦中惊醒、依恋宠物、粘人、梦魇、玩生殖器、尿床。
四岁:踢人、吐口水、扮鬼脸、骂人、吹牛、揪头发、上厕所频繁、扯衣服等。
五岁:眨眼睛、咳嗽、清喉咙、抽动鼻子、面部抽搐、耸肩、喜欢亲人、口吃、抓头、扯拽钮扣、恶作剧。
六岁:坐立不安、经常打破东西、摇晃身体或双腿、呼吸声沉重、喘气、伸舌头、愁眉苦脸、揉眼睛、叹气。
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方法来发泄情绪上的紧张,并且在不同的年龄会有不同的行为表现,或一种行为延续好几年,甚至到长大成人。但比较特殊的一点是,孩子在某一个阶段特别容易紧张,我们称之为情绪不稳定期,尤其是两岁半、三岁半、四岁半到五岁的年龄段。
当孩子情绪紧张做出怪异行为时,家长不要为之过分担心,只要把造成紧张的因素除掉,帮助孩子放松,一般来说,等孩子长大一点,这些不好的习惯就会自然消失了。
如何处理孩子的怪异行为
当孩子做出怪异行为时,成人不要太直接地干涉,以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要想一些巧妙的方法来处理。
1.了解行为特征。了解孩子出现的怪动作有哪些,有什么特征,并设法了解这些动作产生的特定环境。
2.进行系统观察。观察时要注意怪异行为出现的时间,时间的长短,行为状况。
3.找出问题的原因。在观察中研究一下,他的这种行为的讯号是什么?孩子的焦虑和烦恼是什么?是学校还是家里的因素?
4.使用行为技巧辅导。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家里,有时候只要对环境做出一点点小的改变,就可以使孩子感到轻松,从而有利于改善孩子的怪异行为。
行为辅导的步骤
1.确定行为目标,清楚地了解要辅导和改善的目标是什么。
2.分析目前的行为状况,行为辅导前要制定一个基本标准,也就是改变的基本起点。
3.安排有利的情境,设法安排对改善行为有利的环境,比如简化孩子反复的生活作息,安排孩子良好的人际关系等。
4.选择适当的增强物,从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入手,作为改善孩子行为的诱因。
5.逐步改善。只要辅导方法运用得当,并多加督导,孩子的不良行为很快就可以得到改善,但有的可能要持续好几个月,所以耐心地给孩子时间和空间是必须的。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调适以及成人的关心和成长的改变后,孩子的不良动作或行为就会渐渐消失,很少会造成真正的伤害。但如果孩子的紧张情绪非常持久,一般的处理方法对他来说没有任何效果,以致影响生活、学习、社会化。这表示孩子缺乏良好的调整机制来调整自己的情绪,可能要寻找儿童心理医生或精神专家的帮忙,利用一些特殊的方法来帮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