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札记之——九谈关于写作这件事情

【九洲芳文】

                    (一)、开场白

        文章撰写得稍微有点冗长,起码要花掉阅读者七八分钟左右的时间才能把它阅读完毕,如若说您还是能看得下去,还若是觉得文章写得还行吧,并且从中还能收获一些启示,是深感欣慰的好事情。

(二)、唯不乱于心时,才能去撰写好文章

        丰子恺先生在《不宠无惊过一生》文章中写过这样一段话语,曰:“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

        近几年来,我尤其欢喜拜读丰子恺先生的各类文章,也购买过两三本他的著作,对于上段文字也是十分欢喜的。自己是这样来理解、认识并去认为的,先生的意思是在说,在纷繁复杂与五光十色的大千世界里,每个人不免会被外界的各类人事物情给打扰、叨扰,随之周边的环境在不知不觉中,亦在一点点地改变着,而且个人的意志也是难以去阻挡住的,谁都很难去预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虽然说,个人无法改变周遭的一切和各类人事物情,但是,至少能让自己长久地保持并保证“一成不变”与“不忘初心”,这应该是能去做到的。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老泉苏洵撰写有《心术》一文,他在第一段文字中,是这样来写到的,曰:“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害,可以待敌。”他的这段文字就是要告诉世人,个人无论遭遇到怎样的人事物情时,他或她,始终都能保持着镇定自若和从容不迫的良好态度,每每遭遇到各类人事物情时,不管是各种好的人事物情,还是各种坏的人事物情,外界的任何干扰对他或她都不会去产生丝毫的影响,他或她只会去听从于自己的内心,从内心出发,该怎样就怎样,一切按部就班。

        去反反复复地阅读上述两段不同时代的文字时,阅读的人最起码也要去阅读五六遍至七八遍以上,不但让自己变得豁然开朗起来,还让自己弄明白这样的一件事情,既不管去做怎样的各类人事物情,也不管在人生旅途的全过程中,遭遇到怎样的各类人事物情,个人能做到不乱于心,才是一个人最好的状态。其人要想达到这样的状态时,自身的修行与修心是十分重要的一件事情,当个人能做到不乱于心时,不管接下来会发生怎样的各类人事物情,皆能冷静地去处理好。

        还有的就是,要是自身的修行与修心不怎么够时、还要是每每遭遇到各种不好的人事物情时,还会像无头的苍蝇那样到处去乱闯乱窜,只会把事情变得一团糟糕糟糕一团,任何事情也是处理不好的。

        然而,真正能够去做到的人,真可谓是少得可怜少之又少,既会被外界的各种因素干扰着,还不一定能听从并顺从自己的内心。

        即便某人是个纯粹的、文学方面的爱好者,既欢喜阅读自认为是各种有意义的书籍,还欢喜做个文字海洋里的追光者,去撰写一点各式各样的小文章,在有些时候,有可能所撰写出来的各类文章,并不是从内心深处出发、是纯粹地去写作的,而是多多少少有迎合大众口味的味道在内,去写一点绝大多数人都欢喜阅读的文章,很有可能在这些文章当中,充斥着毫无趣味、无营养与思想内涵的文章……

        因此说,我只想去说这样一段话,曰:“对于真正欢喜写作的人,而且时不时还会发布新撰写的拙文来说,不管外面的世界是如何地纷纷扰扰、热闹非凡与风吹浪打,自己要去做到胜似闲庭信步。”

        不仅是如此,我依旧还要说这样的一段话语,曰:“个人在写作的时候,既要去听从自己的内心,还要去做一个纯粹地写者,更要去撰写自己善于写写的各类文章,在写作时千万不要去迎合大众的口味,须知晓,再怎样去迎合也是众口难调的,若这样去操作的话,有可能是撰写不好文章的,唯不乱于心时,才能去撰写好文章!”……

          (三)、撰写文章的牛人

        我曾经在网络上看到过这样一则新闻,这条新闻发布于2018年,说著名的网络作家唐家三少,以人民币1.22亿元的稿酬,荣登2017年中国福布斯排行榜的状元位置,“稿酬”又被叫做“稿费”。

        “稿酬”也好,“稿费”也罢,这两种称谓只是当代国人的一种说法,在我们国家的古代叫做“润笔”,这个词语最早是出现在隋朝时期。据说,在隋朝的时候,有一个名叫“郑译”的大臣,此人幼聪颖,博览群书,工骑射,尤善音律。皇帝让他书写一封诏书时,有人开玩笑地对他说三个字,曰:“笔干了!”他却一本正经地来回答道:“不得一钱,何以润笔?!”自从出现这则故事以后,大家就把撰写文章、画画和书写书法时的酬谢,一律全都以“润笔”替代之。

        在我们国家古代的历史上,也是有一些依靠贩卖文字为生的人,而且是属于挣得大钱的牛人,就让我也来尝试着列举一些例子。

        譬如说:在唐朝的天宝年间,涌现出一位十分有名气的书法大家,他的名字叫做李邕【yōng】,其本人不但能书写一手龙飞凤舞笔走龙蛇的好字,还可以去撰写各式各样的好文章,在那个年代里,他就是属于才华横溢出类拔萃的一类人,因此哀求他撰写文章的人,也是络绎不绝的,与此同时他的家门亦是门庭若市的,还深得唐玄宗的赏识,一生所撰写过的收费类文章,就有800多篇,还赚到很多的钱。

        南宋时期的洪迈著有《容斋随笔》系列书籍,这是他编撰的史料笔记类别的书籍,在《容斋续笔》一书中,对于唐朝时期的李邕去撰写过这样一段文字,曰:“受纳馈遗,亦至巨万。时议以为自古鬻文获财,未有如邕者。”……这段文字的意思是在说,当时的人都一致的公认,李邕是自古以来靠撰写文章获利最多的人,无与伦比。

        不过,任何人事物情都是有它的两面性的。一方面,李邕通过撰写各类文章,获得过许多钱财与贵重物品,另外一方面,由于他又喜好结交当时的名士,李白、杜甫等人也是来往频频,这还不算什么哦,他还是个出手大方之人,一切的迎来送往与吃喝拉撒睡,全都是由他来给予买单的,从而造成他有时会入不敷出,还会偷偷地动用官府的钱财来填补窟窿与漏洞,正是因为如此,屡屡遭受官员的弹劾。

        还譬如说:清朝时期的学者、作家与书法家钱梅溪钱泳著有《履园丛话》一书,记载有这样一段文字,曰:“白乐天为元微之作墓铭,酬以舆马、绫帛、银鞍玉带之类,不胜枚举。”……“白乐天”是唐朝时期的白居易,“元微之”是唐朝时期的元稹,这段文字是在说:白居易给元稹撰写墓志铭时,真可谓是获利颇丰,获得有舆马、绫帛、银鞍玉带,数量与品种多的难以一一去列举,只述说其中一部分。上述这些东西在当时是属于高档与贵重类别的物品,就是现如今所说的奢侈品,普通老百姓则是拿不出这些高档与贵重类别的物品的。

        (四)、古往今来的各种润笔费

        在唐朝时期,当时有一位非常著名的写手叫做“皇甫湜【shǐ】”,他曾经给御史中丞裴度撰写过一篇碑文叫《福先寺碑》,裴中丞裴度之前已经赠送给他很多东西,但是皇甫湜依旧是不怎么满意,还大声地向裴中丞抱怨道:“我撰写了三千字,每个字能值三匹绢,你给的也太少了。”裴中丞不但没有丝毫的不开心,而且笑了,还另外赠送给他9000匹绢。按照现在的说法,换算成现在的钱币的话,9000匹绢价值人民币360万元,平均分摊下来,每个字就卖1200元人民币。

        清朝时期的郑板桥郑燮,时人称“板桥先生”,既是扬州八怪的代表性人物之一,还是个学者、书画大家。在当时经常有人会求他的字画,他明码标价地开出自己的“润笔”费,大幅六两纹银,中幅四两纹银、小幅二两纹银;书条、对联一两纹银,扇子、斗方五钱。而且他只收取现银,不收取礼物,他还去撰写有一首诗歌,曰:“画竹多于买竹钱,纸高六尺纸三千,任渠话旧任交接,只当秋风过耳边。”光光《板桥润格》一文的稿酬,在当时就能去购买1000斤大米。

        我为什么要去举清朝时期郑板桥郑燮的例子呢?!全都是因为他是那个时代里面,获取润笔费最高的人物之一,而且他从来没有讨价还价这一说法的,尽管是如此,求他字画的人也是趋之若鹜的。

        当时光的列车驶入到民国时期时,作家的润笔费又会是怎样的呢?!虽然在当时,我们国家的润笔费已经和国际接轨,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同样也是要区分分出三六九等的,还有三种形式。

        其一就是:润笔费,其二就是版税;其三就是:买断版权。

        除去上面所说的以外,润笔费也是不太一样的。譬如说:我查阅到有关于润笔费的历史资料以后,还获知到如下的情况哦,北京官办的报纸和学术期刊,每千字的润笔费可达4元至5元银元,上海绝大多数的刊物皆是属于民办性质的,相对于而言就来得少一些,每签字的润笔费为1元至3元银元,据说在当时,每千字2元至3元是通行的润笔费,有名气的大作家润笔费就要高一点。还譬如说,在那时,鲁迅撰写一篇千字文的润笔费达到6元银元。著名的作家张恨水,与世界书局签约,以每千字8元银元的价格,去创作有四部小说。这还不算什么哩,后来,又高涨到每千字10元银元。以张恨水当时的社会地位来说,这个标准是属于最顶级的,是无人能够与之比肩的!

        他所挣得的润笔费,不光光比鲁迅还要高出许多,不单单是这个样子哩,他的产量也是挺高的,而且还广受大众的喜爱与好评。鲁迅的母亲也是张恨水的众多粉丝之一,看过张恨水的小说以后,每每有新鲜出炉的文章或小说,要求鲁迅从集市上给她买回家去看看。

        在民国时期,一个职业的作家,仅仅靠鬻文营生为收入来源的人,且还有一些人愿意去阅读他或她撰写的文章,哪怕不是个很有名气的作家,杂七杂八的费用加起来,光靠撰写文章能达400元银元左右一个月,去换算成人民币的话,大约有12000元至20000元左右。

        我还自认为,光依靠上面所说的一些润笔费,是无法让人获得最直观的感受的,不妨再去列举一些其他方面的事例就全都明白。

        在民国时期,北京叫北平,若一个人能挣得20元银元至40元银元的收入的话,就能过上不错的好日子与小日子,如若是作家的话,每个月只要是能发表八千到一万字左右的文章,就能维持生计。

        民国时期的鲁迅,每个月的收入水平,稿酬大约是在500元银元左右,工资收入300元银元左右,每个月的收入就在800元银元左右,按照当时的经济环境,每个月的收入,就能去买下一座四合院。

        谭其骧是我们国家的历史学家和历史地理学家,他曾记录有这样一段文字,说在民国时期时,他的教学费和稿酬全都是5元银元,每个月的收入大约是在100元银元至120元银元左右,每个月所要支出的租房费用在5元银元,每个月的伙食费,才不到10元银元……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到现在,不同时期的稿费是不太一样的。

        自新中国成立以后,一直要到1958年时,国家才统一著作稿费,著作稿每千字为2元至8元人民币,翻译稿1元至5元人民币。

        仅在“十年动乱”期间停发稿费,写作是没有一分稿费的。

        “十年动乱”结束以后,1977年国家出版局得以恢复,严格执行稿酬标准,对于著作稿酬,为每千字3元至10元人民币,翻译稿酬1元至7元人民币。与此同时,还恢复印数稿酬,以按万册计算。

        至1984年,国家重新制定稿酬,著作稿酬每千字6元至20元人民币,翻译稿酬每千字4元至14元人民币。印数稿酬也做相应的提高,若是刊印50万册以上的书籍,作者所得的稿酬则被提升到97%。

        1993年时,国家制定出新的稿酬,皆是因为在1990年时,《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得以通过,每千字10元至25元人民币。

        等到1999年时,国家又一次去制定新的稿酬标准,对于那些原创类型的文学作品,每千字30元至100元人民币,改编类别的作品,每千字10元至50元人民币。翻译稿每千字20元至80元人民币。

        而且从1999年到现在,稿酬一直是如此,未曾有什么改变。

(五)、文学已亡,为什么我依旧欢喜写作

        曾几何时,不止有一个人说过类似的话语,曰:“中国文学已死!”或曰:“中国小说已死!”譬如说:民国时期的胡适先生率先说过这样的话语,连鲁迅文学奖的获得者作家张楚也说过类似的话语。

        我窃以为,上述这两句话语,它是有着两层意思与含义的。

        第一层话语的意思与含义是在说:它不仅仅是一种口号,也是一种纯粹的理想,大家需要重新来评估文学在当今社会中的价值。

        第二层话语的意思与含义是在说:极力劝诫绝大多数的文艺青年男女们,个人切莫去涉足于文学的天地里面难以自拔,以免被贻误终生。还谆谆告诫绝大多数爱好文学、阅读与写作的文艺青年男女们,个人只是把“文学与写作”,权当作一项业余生活当中的爱好,为自己的人生旅途,去增添一抹亮彩色,让业余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也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的。个人要是硬是要把“文学与写作”,当作是自己唯一的一种谋生手段,那么,您就想也不要去想,仅仅依靠鬻文为营生是难以养活自己的,此时的文学已亡。

        我是个业余的文学、阅读与码子爱好者,从1995年左右开始欢喜撰写一点各种文章以来,至今已经是走过26个春秋,把自己撰写的、所有能寻找到的文章,发布到能发布文章的各类APP软件中,通通累加起来,也仅仅去撰写有410 篇左右的文章,和专业的作家、写作高手比较起来,不单单是小巫见大巫。更是微不足道的一件事情。

        还有的就是,这些文章不管撰写的是好是坏,基本上全都是属于“长篇大论”型的,很少有文章的字数是在1500字以内的,还若是每篇平均按照3000个字来计算的话,也就写了1230000左右的字。

        在这26个春秋时光里,说一句实话,润笔费基本上可以说是忽略不计的,一共加起来,也就不足百元人民币,大概是在八九十元人民币左右。最最贵的一篇文章,字数大约在千字左右,发布在自己第一个任职单位自办的报纸上,这张报纸任何人皆可以去看看的,就是为单位作宣传作用的,是润笔费50元人民币,说既毕竟不是专业的报刊,只是内部刊物,还说经费十分有限,给予员工一点鼓励,只能支付一半的润笔费,专业的报纸杂志,发表千字文是100元人民币……

        我始终窃以为,仅有的一点点润笔费,根本是“不值一提”的。那么,既然说是“不值一提”的,那又为什么要去把它说出来啊,为的就是要以“现身说法”的形式,来告诫所有欢喜文学、阅读、写作,以及欢喜阅读我文章的、各个年龄阶层的男女人士,作为一项业余爱好来说,是可以的,如若说,是以鬻文获财为自己最最主要的谋生手段,不单单是行不通的一件事情,自己很有可能“早已身亡”。

        尽管光光依靠撰写文章,是难以养活自己的,那为什么我还会热衷于文学、阅读与写作这三件事情呢?!主要的原因是有其四。

        其一就是:我真正地懂事与记事,要比正常的人来得迟到许多,年龄大约是在虚岁七岁的时候,就从那一刻起,一直走到现如今,只要是在空闲的时间里,看见家父和大自己五岁的亲大哥,总是手捧着各种自己较为欢喜的书籍,津津有味的阅读起来,时间一长久而久之,就在他们潜移默化的影响之下,我也逐渐地欢喜上文学与阅读。

        其二是:也就是从懂事和记事以后,发现家父是个写作方面的高手,他创作最旺盛的精力则是在40岁至50岁左右的时间,空闲在家的时间里总是在撰写各类文章。他曾对我来说道:“在单位里,别人午休在睡觉,而自己则在赶写稿子,出版社每年都要求家父撰写若干篇文章,而且还是他们主动来约稿的!”……家父的好友同事曹志良叔叔还曾对我说过父亲是个写作高手,一起编撰过一本专业的大部头工作书籍,他是副主编,主编是父亲,全国系统推广使用……同样是在家父潜移默化的影响之下,由最初的不怎么欢喜写作,也是写不好各类文章的,也逐渐欢喜上写作,开始一点点地撰写各类文章。

        其三是:有两句老话说得好,一曰:“言多必失!”二曰:“祸从口出!”当一个人多说话时,必然会有这样与那样的漏洞,并且还会去产生许多错误与失误的地方。谁也不知道自己潜在的“敌人”究竟会是谁?!更有甚者,说不定因说错话而去得罪人,自己还不一定会去知晓哩?!总的来说,我自己就是属于一个不善言辞的人,说起各种话语来,或对于某个议题,亦会去反反复复啰啰嗦嗦的。既为了避免产生多说多错的情况;还为了避免让别人感觉到心烦;更是为了避免产生得罪任何一个人;就会尽最大的一个可能少去开口说话,若是真的要想去说话的话,干脆统统给集结到各类文章当中去……

      自认为这不失为一个好计策,如此,又何乐而不为之啊?!

        其四就是:之所以还能去写点各类文章,和各位师长及好友的支持与鼓励是不无关系的。在其中就有:家父的好友同事潘中法叔叔、曹志良叔叔、韩丽芳老妈妈、家母的好友倪国华老伯伯、姑父黄锦民的亲大哥黄锦荣老伯伯、初三时的班主任崔慈黎先生(女)、大学本科时的班主任瞿素珍先生(女)和本科好友们……他们或她们看过我撰写的文章后,都异口同声地来说道:“文章写得还不错,既然能去写点各类文章,不要轻易地去放弃,还要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

        作家老舍先生写过这样一段文字,曰:“有人管我叫幽默的写家。我不以为荣,也不以为辱。我写我的。卖得出去呢,多得个三五块的,买什么吃不香呢。卖不出去呢,拉倒,我早知道指着写文章吃饭是不易的事情。”……这段文字我也是十分欢喜的,对写作的态度和老舍先生是一样的,能做到荣辱不惊,从未在乎过稿酬与阅读量,既不管欢喜与否,也不管阅读的人有多少,它安安静静地躺在那里……

      【备注:①:文章为作者原创;②:各种写作类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上;③:各种书籍类图片乃是作者家中一小部分藏书,自藏自拍;④:感谢原创图片。】

        杜老倌侠客居(陆伟)写于2021年03月17日星期三晚上

九洲芳文投稿二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670评论 5 460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928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926评论 0 32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238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112评论 4 35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138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545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232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96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96评论 2 31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69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226评论 3 31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600评论 3 29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906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85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516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721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