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今天的内容,对深度学习,有了新的认识。原来深度学习的产生与脑有如此密切的联系。那深度学习需要关注哪些与脑有关的要素呢?
一,让大脑愉悦,关注情绪体验。
让大脑有愉悦的体验,大脑就会释放多巴胺。文中举了一个例子,游戏那么让人沉迷,是因为游戏的实现,不断的刺激那些玩家。当那些玩家在打游戏中取得胜利时。会有愉悦的体验,然后多巴胺释放就非常多。把这一点应用到课堂上,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愉悦兴奋。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设计精细化,对学生精准的贴切的评价。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一样的评价。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一堂课上是有进步的,当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进步了,成长了。那个体验一定是愉悦的。经常有愉悦性的体验,他就会主动去做这些事情。当学生能够主动的学习,那就激发起了他的求知欲。他的学习状态是最好的,此刻,他正在体验深度学习带给他的愉悦感。
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的时候,注重内容的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还要注重内容的,由点到面,思维辐射开来的开阔性,和连接感。当学生在学习中能感受到思维的不断深入,自己的理解不断的打开,那种奇妙的体验。会让他非常兴奋,特别有成就感。这样的学习就是深度学习。深度学习与情绪有这么紧密的关系。
深度学习还应该让学生学习有安全感。因为安全感有益于大脑学习新知识。而这个安全感来源于教师营造的放松的、积极的、愉悦的氛围,和教师对学生的鼓励、信任和尊重。安全感对学生的学习有这么重要作用。那我们怎么样去营造呢?课前导入,轻松活泼,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让孩子们放松下来,然后进入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多设计学生活动,让每个孩子都有事做,在动手动嘴动脑中,让孩子们感受踏实,安全,自信。事实证明,这样的课堂学生更容易激发出一些思维的火花。更有创造性的内容生成。学习过程轻松愉悦,伴随着多巴胺的释放,学习不断走向深入。深度学习特别依赖于情感认知功能的唤醒。情绪是改变大脑最快的工具。因此,关注情绪,激活大脑,提升学习效率。
二,关注注意力,调节课堂设计。
学习中的很多问题都有大脑有关。比如注意力的集中问题。研究表明,课堂初期学生的注意力比较集中,中间阶段比较涣散,下课前又精神了。那我们能不能根据学生的注意力情况来设计课堂教学呢?这样设计课堂教学更符合学生的注意力规律。那我们在设计课堂时,能不能把重点的放在靠前一点?中间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可以播放与学习内容有关的视频,故事,重新激发孩子们的注意力。这是根据脑科学的研究成果,来调整我们的课堂设计。我感觉特别有意义,有价值。既能支持到学生,也能让老师按科学规律来设计教学、关注学生。
三,设计教学,关注着左右脑的协调和平衡。
脑科学研究表明,左脑是逻辑脑,关注的是数字、语言、概念、推理、分析等方面的功能。右脑是形象思维脑,关注的是图画、艺术感受,节奏音律,比较直观的东西。我们的传统教育,更关注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运算能力,这是对左脑的大力开发。对右脑关注的不够,而右脑的音乐艺术,更注重想象力、创造性。把二者结合起来,才更容易走向深度学习。
对于我们的教育来说,需要关注实践性,体验性。这也是新课标提倡的核心素养,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那怎么呈现出来?呈现的方法有各种各样,而大单元项目化,跨学科这样的模式框架。都在积极的推行,把课堂内容与生活对接。因此现在注重设计课堂的情境,这也是把内容运用到生活中的一种方法。这种方式既关注了右脑的体验感,直观性想象力,同时也有运用过程中的分析、推理、语言、概念这样的逻辑性。所以这种课堂模式显然是把左右脑协调整体发展的一个很好的途径。这是我今天读完这些内容,一个很落地的收获。
四,关注内容的整体性,学习的迁移性。
深度学习还要关注大脑认知的一个特点:关注整体性。教学上要有一个整体把握。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先给出一个整体的宏观图,然后再切入进去,开展丰富、有趣的活动,在活动中深度体验,让学生感知到活动和学习内容之间的关系。经过体验以后,学到的东西更加深刻。经过体验以后,更加明白内容与内容之间的关系。这就走向了高阶思维学习。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感受知识之间的连接。而且学会迁移运用知识,高阶思维学习就在这当中产生了,创造也就发生了。学生经过这样的深入学习,会有极其愉悦的体验。他会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深度学习就产生了。所以关注实践性,体验性关注右脑的学习,更容易激发想象力,创新就在这样的学习中诞生了。
以往对深度学习,只停留在某一课中,学生的表达独特新颖,写作异彩纷呈,但并不知道深度学习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今天读了李政涛老师的文字,与以往的看过的课,上过的课发生了奇妙的对接,有一种很愉悦,很深入,很奇妙的感觉。我想此刻我的多巴胺分泌一定是汹涌澎湃的。因为我也正在进行深度学习。而这个学习的感觉是深刻的、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