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莠子 原创作品,如转载请与“莠子”联系。
众所周知,《水浒传》中,梁山泊最后被朝廷招安,梁山全部兵马尽归朝廷。据说历史上的宋江领导的队伍起义失败,最终也接受了招安。历史上的宋江到底因为什么原因起义失败,没有研究过,不过从《水浒传》的描写看,小说中的宋江队伍,不可能成长为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他们的出路也只能在继续占山为王或者接受招安这两条路中间选择。之所以如是说,除了招安是小说一开始就设计好的路线,也是因为他们根本不具备成为起义军的条件。
首先来说,梁山泊没有一个远大的政治理想和纲领。他们虽然打出了替天行道的旗号,但是如何替天行道,具体方针政策,基本上都是没有的。他们的所做所为,与一般占山为王草寇,并无本质上的区别,打劫、截道、开黑店、杀人越货、风高放火,不过他们的规模更大一点儿罢了。感觉晃盖做头领的时候还是有点底线的,比如对于时迁偷鸡摸狗的行为,很是不屑,甚至不愿意接纳他们。不过到宋江和吴用,基本上,就谈不上什么道不道了,一心只想着招安而已。李逵喊着到时候让宋江当皇帝,他们也过过当官的瘾,宋江则大声呵斥,不允许这种言论散播。也就是说从根本上,他们就想着闹腾一下,引起朝廷的注意而已。
既然不想从根本上得罪朝廷,那么他们主动出击的对象也就仅限于个把小村小庄,对于朝廷的正规军,基本上不主动招惹。他们打某个城池的直接原因,一般直接原因是为了救落难的兄弟,间接原因是为了获得金银粮草。城池攻破之后,抢了东西不走,不会久留,也不想收服人心。话说几次城破,都是靠一些小角色的求情,才保全了部分百姓的性命,要不然就是洗劫全城。这就是一种残暴的泄愤了,滥杀无辜,生活在这里的百姓,有什么罪过?如果是有远大抱负的起义军,不说做到秋毫无犯,至少也应该懂得收卖人心,抢官府不秧及百姓,这样才能建立起群众基础。但是宋江们,显然没有这个觉悟,一旦城破,仇家是灭门,百姓全都要遭殃。这样一来,喜欢梁山泊的就只能是个别不安分守已的混混们了,普通百姓,谁喜欢得起来呢?而强大的群众基础,对于建立起一支像样的起义军,至关重要。
当然,小混混们是成不了大气侯的,宋江深知这一点,他看上的是其他的大人物,比如花荣、秦明、卢俊义、李应等等一干人。他们或者家境富裕,或者身手了得,或者本就是正规军的首领,请过来就能用。有了这些人,梁山泊才不是一群乌合之众,才有了与正规军抵抗的战斗力。整个梁山泊的核心人物,其实就是这样一群挖过来的精英,每次大的战役,都依靠他们冲锋陷阵,所向披靡。这些人归附梁山,有的是被逼的,有的是被骗的,有的则是莫名其妙的,但是不管怎样,他们对于长久地做一支土匪,都没有太大的兴趣。很多人甚至最一开始上梁山时的规划,就是以后按受招安。他们多半对于朝廷现状不满,但是一个人又不能改变现状,所以寄希望于招安后可以让朝廷风气为之一变。从这些依靠的力量来看,他们也是不可能成为一去起义军的。
梁山泊好汉的故事单独拿出来讲,都很精彩,但是聚义之后,能拿得出手的,却也就没什么精彩的故事了。几场战役打的拖拖沓沓乱七八糟,甚至很多战役也只是为了衬托某人的才能。而且宋江的名头明显盖过了梁山的名头,晁盖做头领的时候,还强调梁山的整体品牌,但是到宋江时,李逵说服人归顺时,就直接说归服宋江,而不是归服梁山了。说到底,这就是一场混乱的个人秀,本来也不是为着成为一支正规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