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故事,刻画了宋江、林冲、武松、鲁智深等深入人心的角色形象。前半部书故事处于上升期,欣欣向荣;到了后半段,死的死,伤的伤,梁山好汉十去七八,十分悲惨。这一切都源于招安,招安是宋江极力推崇的,因此很多人骂宋江“投降派”,断送了梁山的前程,那么,梁山众人除了招安,真就没有别的出路了吗?
首先声明一点,本文说的是名著《水浒传》中的故事,不是历史上的宋江起义,所有材料全部源于《水浒传》,与史实不符之处切勿较真。
梁山的出路有四条,一、占据梁山,快活天年;二、自立为政,推翻朝廷;三、接受招安;四、联合方腊等起义军,共同推翻朝廷。
看看那条路可以行的通,首先得明确一点,梁山绝非久居之地,书中说到,八百里水泊,中间是梁山,按理说天然的王外之地,但要知道,梁上虽好,地方虽大,但环境承载力有限。梁山全盛时,据说有10万兵马,10万人啊,每天吃喝要消耗多少,水泊中的鱼虾早就吃完了。
而且还要知道,梁山是不种地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他们看似人多势众,但根基不稳。所以他们到处打劫,抢粮,先有祝家庄,后有曾头市,最远都打到大名府了,就是今天北京。每次出动,目的只有一个——抢粮。他们毕竟是强盗,以打劫为生是本份。
还有就是名声问题,我们不能以旁观者的角度看问题,觉得梁山好汉逍遥快活,好不自在。千万不可以向往,要知道,宋朝礼法制度极严,饿死是小,失节是大,更不用说落草为寇了,不是万不得已,谁愿意当强盗,玷污祖上父母名声,而且他们的后代怎么办,不能只考虑自己快活,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他们做一辈子强盗,就是无后了。
所以,占据梁山不是一条出路。那如果自立为政,推翻朝廷呢?也是不可能的,首先上文说到他们没有经济基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他们不可能长期对抗朝廷的。宋朝外虚内实,仅京城一地就是八十万禁军,梁山不是对手。强盗分为三种,流匪、山匪和政匪。梁山属于山匪,就是占山为王,不听朝廷法度。梁山要自立为政,必须得做政匪。
做政匪有条件,首先,得有一套完整的政治纲领,梁山没有,“替天行道”可不算,那最多算一句口号,而且他们也没替天行道,杀人放火是替天行道的话,那社会可就乱套了。还得有政治愿景,这个就更没有了,除了李逵无脑喊几句“哥哥做皇帝”之外,别人从来没有推翻朝廷的想法,绝大部分人想的都是快活一辈子。
从他们攻打城市就可以看出,梁山每打下一个地方,不是割据占领,而是抢劫一空,打道回府,这就是他们的局限性。况且,梁山“只杀富,不济贫”,他们也并没有群众基础,每次出兵,老百姓都是避之不及,没有箪食壶浆迎之。
还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梁山没有治国的人才,你可别说吴用是人才,完全是矮子里面拔将军拔起来的。二是梁山真正有战斗力的是降将集团,他们上山多半是宋江对他们说“皇帝被奸臣蒙蔽,暂居梁山,有朝一日招安,从新为国家效力。”如果梁山割据,这些人多半离心离德。
梁山上几乎都是草莽,不会考虑这些问题,但宋江作为他们的领袖,是必须重视这些问题的,屁股决定脑袋,领导也有他的苦衷。所以,招安是最合适的选择,俗话说,“杀人放火为招安”,梁山动静闹得越大,越显得厉害,跟朝廷谈判时就越有筹码,朝廷也不是无能之辈,提出“以寇制寇”的办法,让宋江去打方腊,结果两败俱伤。
那么问题来了,宋江为什么不选择联合南方方腊共同反抗朝廷呢?书中没有说,我想,这个原因只能归结于宋江一人了,他一心想招安,不想当二次反贼。如果两股势力联合,一东一南进攻朝廷,大宋江山估计够呛,以后的故事不得而知,朋友们自行推测吧,这里就不再论述了。有兴趣的可以评论区留言,供大家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