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讲述了关于体会情绪产生共鸣的重要性及如何体会情绪加强沟通。人们是通过分享情感来与他人交往的,首先了解自身情绪,真诚地分享自己的情绪并且设身处地地体会孩子的情绪,能够为我们与孩子建立稳固持久的关系打下基础。
情绪是—大脑众多功能之一自我调节—一种重要的协调处理过程,他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初级情绪”,初级情绪是思维中能量的剧烈流动,即我们在遇到一件事、一种情况时最初的体验。首先是初始定位:“现在请注意!”,接下来大脑作出评价和唤醒:“好,还是不好?”。好的评价导致接受,坏的评价引发拒绝,孩子在常常回应说:“很好”、“不好”,这种回应其实是初级情绪的直接体现,而父母却很难接受这种太过简略的回应。初级情绪(容易被忽略)一直存在,是我们感受彼此情绪的方式,初级情绪进一步转化为归类情绪(容易意识到),如悲伤、恐惧、喜悦、惊奇、厌恶等。
我们的交流除语言外,更多的是—非语言的—初级情绪所产生的联结,如果两个人的初级情绪产生联结,就会产生一致的心理状态,双方就能感觉交流融洽。如果同年时严重缺乏情感交流,可能导致孩子的思维评价或唤醒系统未能形成更多的初级情绪或归类情绪,这将导致孩子无法与他人情绪产生共鸣(缺乏共情能力),失去感受非语言交流之美的机会。
父母需要自我反省、需要认识自身内在情绪作用过程,从而使得对待孩子的方式有事多的反应方式。这种协调、交流和实践的过程是:意识—对自己的情绪和身体反应及他人的非语言信息保持敏感;调和—让自己的心理状态与他人保持一致;同理心—敞开心扉去感受他人的内心和想法;表达—积极地和他人交流你的内在心理感受,把他们表达出来;融入—在平等的氛围中积极分享,包括语言和非语言信息;解释—帮助他人分析其生活经历;人格—尊重每个人的尊严和人格独立性。具体到实践中,需要父母对孩子的行为(不是结果)进行描述和评价,讲述孩子的感受,融洽的心理感受(共情)有助于孩子形成更强的自我感,增强他们的自我理解能力,培养同理心。不过这种交流方式应该呈现出周期性的连续和暂停,即要“联结—独处—再联结”,需联结时联结,要尊重孩子的独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