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忆追思,杨柳青青,落花飞絮,阴雨绵绵,悠悠哀思。“清明”起源甚早,据吴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此节气于周朝即定名为“清明”,为农桑之依据,而流传至今。
相传,春秋时期,晋献公之子重耳流亡,正值饥火烧肠之际,随臣介子推为其割肉煮汤,重耳闻之,感激涕零。而后风云变幻,重耳入晋为君,遂行封赏群臣,然忘介子推其人。众人不平,劝君讨赏,重耳追悔莫及,介子推则不慕名利,隐居绵山。重耳命人火烧绵山,逼子推出山,但见火势连绵,犹不见子推,乃遣人寻之,只见子推与其母相依,死于枯柳之下,悲矣。翌年,重耳至绵山,祭拜子推,惊见其枯柳复生矣,故为祭奠子推,重耳以是日为寒食节,禁烟火,食冷食,此重耳乃晋文公是也。
雨霏霏,意绵绵,行人神情凄迷,烟雨迷蒙,世界悲鸣。寒食节后,清明及至,清明节,二十四节气之一,以扫墓、踏青、插柳等为主要活动。扫墓,祭扫祖坟,以表哀思;插柳,又名清明挂柳,消除隔晦;踏青,即为春游,郊外游乐,青草野炊。寒食、清明二者本无干系,因节日相连,至唐朝时,寒食清明合而为一。寒食禁火,祭奠扫墓,盛行于唐宋,今尚存其遗风。俗语曰:“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清明时节正是耕种良机。
清明祭,忆追思,浅尝清明雨,甜涩甘苦,万般滋味。时至今日,清明不悲,是为欢畅,理应心存敬畏,缅怀先辈,告慰魂灵,代代相传。春意拂愁绪,明月照清明,插柳祈福,寄我真情,只愿天堂美,人间乐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