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书院,兴起于唐,清代诗人袁枚在《随园随笔》中记载:“书院之名起唐玄宗时,丽正书院、集贤书院皆建于朝省,为修书之地,非士子肄业之所也。”在《新唐书·百官志》中记载:“唐开元六年,将乾元院改为丽正修书院,十三年又改丽正修书院为集贤殿书院。”这是史料中有关书院最早的记载。是唐代为了搜集图书、校刊经籍,撰写文章的场所,而非教育机构,也非朝廷的正式办事机构。
最早具有教育功能的书院是白鹿洞书院,与它一起兴起的还有众多书院,这是与宋朝建国初期的形势相适应的。
我们都知道,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驿兵变,建立了大宋政权。但当时的内外形势,还不允许赵匡胤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北方的燕云十六州,还掌握在强辽手中,而辽国时有南下之意;南方还有荆南、南唐、吴越等政权;西南方,大理、吐蕃也各自为政,不来臣服;西北部,西夏政权正日益壮大,虎视眈眈……宋初几十年间,官学几乎停办,只有国子监和太学在勉强支撑。
另一方面,国家又需要大量的贤良之士。这一巨大的需求矛盾,让地方的有识之士纷纷起来兴办私学,教书育人。北宋政府因势利导,一方面大力提倡科举,增加取士名额,吸收优秀知识分子为朝廷效力;另一方面,通过赐田、赐额、赐书、召见山长、封官嘉奖等方式,大力鼓励和支持书院。于是各类书院如雨后春笋,在全国各地不断出现。
岳麓书院就是这众多书院中的一个。它的前身,是唐末五代僧人智璇等为“思儒者之道”,在麓山寺下,开辟一片土地,修建几间房屋,“以居士类”建起的学舍。许多隐居在周围的学者,听到消息后,都来到这里“得屋以居,得书以读”。到了宋开宝九年(976),潭州太守朱洞、通判孙逢吉,就把这个地方改为岳麓书院,并进行了适当的改扩建,拥有了讲堂5间,斋舍52间的规模。咸平二年(999),知州李允则再一次进行改扩建,达到了“中开讲堂,揭以书楼,序以客次,塑先师十哲之像,画七十二贤”的规模。又上奏朝廷,“请辟水田,供春秋之释曲,奏颁文疏,备生徒之肄业”,算是得到了朝廷的认可。逐步奠定了岳麓书院讲学、藏书、供祀和设置学田四部分构成的基本格局,具备了教育功能,每年招生名额60人。二年后(1001),李允则又上奏朝廷,不仅为书院请领了御赐的国子监诸经义疏、释文及《史记》《玉篇》《唐韵》等书,还被允许在湘江西岩再建一所湘西书院。
到了大中祥符五年(1012),著名经学家周式出任岳麓书院的首任山长。他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将自己经学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深得世人的尊敬。宋真宗非常赏识周式的学识,大中祥符8年(1015),召见周式,想任命他为国子监主簿,但周式想到岳麓书院正在发展阶段,就一再向皇帝请辞。宋真宗也被他打动了,就任命他为岳麓书院敕额,增给中秘书,仍让他回到了岳麓书院。宋真宗还亲手题写了“岳麓书院”的匾额,岳麓书院由此名气大增。
一千多年来,无论环境怎么变化,岳麓书院始终兴学不辍。以张栻确立的“传道以济斯民”为教育方针,为文脉的传承和国家的发展培养了彭龟年、王夫之、陶澍、魏源、曾国藩、郭嵩焘等大批彪炳史册的历史人物。
1926年,定名为湖南大学。这所千年书院的精神仍将继续传承,为国家的繁荣发展培养新一代优秀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