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想做成绩很好的学霸,未能如愿;青春期,想特立独行,差强人意;成年后,想才华横溢,衣食无忧,也只是想想罢了。
后来,听说,“人要成为自己”,且“好多人做不了自己”。
我想,如果把我的前30年做成“故事序列”,每个阶段的主题大概是“好玩,尝试,放弃”,不见得是发现了“不合适”才放弃,不见得是在寻找“真正的自己”,也许“自己”只是另一个“虚无的像”。
我比较容易原谅自己,甚至,会觉得自己做的蛮好的。对于那些很优秀却希望自己更优秀的人来说,我浑身散发着懒散,拖沓的气息。早上喝完咖啡,本可以剪片子了,可还是东拉西扯,做些零碎的事情,包快递也想包的好看些。临近下午,才开始一天正式的工作,却不熬夜。
作为一个从事拍摄和影像制作的人来说,终极目标,不是奖杯,鲜花和掌声,也许,用自己的人生体悟和诠释更多他人的人生,没有评判,无需救赎。
“导演”的工作,被赋予很多美好的想象。忍得了寂寞,受得了诱惑,很多幕后的工作,繁琐而无趣,体力脑力,审美多重考验,是一份很熬人的工作。如若不是尝过数月的煎熬,完成一部作品后刹那的欣慰和喜悦,我早就放弃了。
我是一个很容易放弃的人。唯一坚持的就是“在导演的路上让自己做得更好”。
每年春天,总会有家长向我咨询,“我的孩子想艺考,想考电影学院,这一行难吗?好找工作吗?”我问,“TA平时喜欢电影吗?”“我们也不知道,就想让TA毕业能有份好工作。”
“通过读艺校,在电视台有份稳定,体面的工作,容易实现。”但,对于“影像纪录”有追求,自我定位清晰并价值标准明确,却不是任何电影学院里学得到的。
某些工作的意义,不在当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