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频繁想起我奶奶。尤其是在食堂吃闽南能嘴巴淡出水的菜的时候。
我奶奶是又会湘菜又会第九大菜系外婆菜中的佼佼者,我的口味和掌握不多的菜品都是来源我奶奶。
我奶奶是分春夏秋冬的。
春天篇
湖南的春天能吃的东西简直是太多了,但是我想要写一个最具代表性(喜欢吃)的菜——蛋包笋。
这里的笋不是市场卖的那种个头大的笋,而是随着不同时段的春雨涌出来的野笋,个头小且肉质嫩,一根正常的笋剥下来肉基本上都剩不了多少。
但是又鉴于乡下野竹子随处可见,所以笋也是很容易取到的。一处小小的地方可能今天被索取了几次,可能明天就又扎堆地冒出来了。
我奶奶会在屋子右边的空地上翻翻找找,几分钟就能凑出今天的午餐。
取几个新鲜的鸡蛋,熟练地打散在一个碗里。用大火炒熟切成小小段的嫩笋,再浇上打散的蛋液,利落地用锅铲翻个面,等到两面都变成金黄的时候,就可以把它用锅铲切成大块状。
不过还不能出锅,湖南人无辣不欢,我们家对辣椒的喜爱更甚。
青红各半的小辣椒快刀切碎,一把撒入烫锅中带起青烟,冲得人一边流泪一边咽口水,再加上干净翠绿的四季葱,一餐蛋包笋就上桌了。
夏天篇
湖南的夏天也非常热,常常把人热得什么都吃不下。
夏天是一点油腻都沾不起的,但是太清淡的东西让人吃得心情不好。但这也是难不住我奶奶的。
我奶奶会在五六点的时候去上街,找到那家她相熟的豆腐摊,仔细的挑选今天最早还冒着热气的豆腐。豆腐也是有些讲究的,如果豆腐的黄豆过少水分过多就会造成豆腐块不成型,不好下刀和易翻碎。用我奶奶的话来说,就是豆腐用得黄豆不够。
用大火把油烧的滚烫,舀起热油匀在锅的四周,我奶奶一只手把豆腐块端得板正,直接在手上将豆腐切成适度的厚度,豆腐不能过薄,薄了煎不成形;也不能过厚,厚了难入味。
将豆腐煎成外面香里面嫩的时候就差不多就好了,煎豆腐一定不能太淡,湖南人炒素成荤的秘诀就是盐和辣椒,要取新鲜的红辣椒,再掐上几株四季葱,翻滚几下就连带着锅也一起端出来。
再配上软硬适度的绿豆饭,好吃得让人想把舌头都吞进去。不过,心急可吃不了热豆腐,我常常被烫得热泪盈眶。
秋天篇
不同于其他书上的描写,我们家的秋天其实是不丰收的。
菜地里的四季豆和黄瓜老得连鸡都不想再看第二眼,连四季葱也熬不过秋季。菜地是我爷爷奶奶的全部所出,所以一旦到了秋天,我们家的所有菜都是超市买来的。
奶奶常常说,只有肉和饭是吃不腻的。趁着大早去肉铺买瘦猪肉,然后再单独加一点肥肉。因为我是不吃肥肉的,但是没有肥肉的猪肉吃起来口感不细腻,还粗糙塞牙,我奶奶就想了这么个折中的办法。
用锋利的菜刀剁成极碎的小丁,放入加入了爆香蒜末的开水中,然后加入新鲜的小米椒,当然我们家也并不是每次都有辣椒和小葱的,保不齐哪天我奶奶光顾着逛超市或者其他地方打折的商品去了,忘记买葱和辣椒是常有的事情。但是也不着急,红色的辣椒粉也是不错的选择,择一把碧绿的芹菜叶也能和出不一样的味道。
等到汤完全变成白棕色的时候,你就可以把装了米饭的碗伸过去了。
冬天篇
冬天是腊肉。
一定要自家熏制的腊肉,时间不能过长,不然再好的一块肉也如同嚼蜡,以五花肉为宜。奶奶常常会照顾我,把哪块格外多瘦肉的腊肉剔下来切成片状。
我们的腊肉一般都是不单炒的,这样过咸过油的大荤得配上其他素菜,笋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我们家冬天是没有笋的,都是隔壁奶奶慷慨施舍的冬笋,冬笋也是要趁新鲜吃的,水分失去过多吃起来干枯也达不到和腊肉中和的效果。
小心剥去很多毛毛的外壳,不过水洗就把它切成和腊肉一般大小。等先下锅的腊肉在锅里不耐烦地发出滋滋的声响,就可以把它下锅了,除了辣椒,这个时候小家碧玉的小葱是hold不住这道重口味的荤菜的,得用大蒜。将大蒜以斜切的方式切成段,等到腊肉都不再闹腾的时候,就可以装盘了。
凭着这道菜,我一个人可以吃两碗饭,我奶奶一边劝我再多吃一些,一边笑嘻嘻地跟我说,腊肉吃多了不好。
前几天跟我奶奶视频,她总觉得学校的饭菜不营养,我的伙食肯定过得不好。我没告诉她,我胖了好几斤,也没告诉她,外卖的种类丰富得非人类。
但是,我告诉她,你做得菜真的很有味。
崽啊,你暑假回来,我给你好好做一做,你再忍一忍,但是你一定不能不吃饭,怎么着也得吃一点。我有点想哭,又差点笑出来。
好,我想吃你做的醋莴笋和糖油粑粑。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