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王所罗门说过:“人心怀藏谋略好像深水,惟明哲之人才能汲取出来。”
确实如此。我们很多时候不愿意沟通,不愿意说话,并不是不喜欢热闹,只是因为我们说的话对方未必听,就算听了也未必懂,那何必要说。
可是,成年人的世界无法任性。不想沟通也要沟通。那怎么样能高效沟通呢?怎么样能汲取出来对方的智慧呢?
《提问的威力》这本书会给我们答案。
看这本书会有一种特别烧脑的感觉,原因就在于,这书里列举了太多太多的问题,每一个问题,都能引发我们的思考,从而对生活对自我有更清醒的认知。
这可以说是一本教练手册实用指南了。对于想要成为职业教练的人来说,可以列为必读书目了。
作者说:“好的教练问题,甚至能改变教练对象的一生拓宽我们看问题的角度,顾全大局,反能激励我们将想法付诸行动。”
那么什么才是好的教练问题呢?
可以简单粗暴理解为6个: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何时、何地、何人
当然好问题是一定离不开技巧的。比如我们原来喜欢问是否这样的封闭式问题,那么换种说法,把这种是否问题转变成开放式问题。比如以前我们喜欢给人提建设性问题,现在顺着对方的好奇点问下去,就比建设性问题让人容易接受得多。再比如以前我们都是注重标准答案,每个问题都要给个标准回复,现在转变为重视启发的过程,打破标准答案的桎梏等等。
因为没有标准答案,所以就有了多角度思考问题的可能。
而教练问什么样的问题才不让人反感呢?个人理解,要从对方没有想到的角度或者更高的思想高度上给出引导,否则,当形成不了认知差的时候,学员会因为问题太多又肤浅而产生逆反心理。
如果一个人觉得你的问题都很肤浅,从内心已经认定你的认知高度不如自己,那么试问这种情况下,教练怎么能够激励学员将想法付诸行动呢?
所以,从这个逻辑下来看,作者所说的话,是一环套一环的严密。
只有教练提出好的问题,能拓宽学员看问题的角度,或者顾全大局,也就是看问题的高度,才能使学员深入向内追索,激励其将想法付诸行动。
所以,说到底,教练的技能,是靠自己的认知高度和广度决定的,其他所有的技巧,都是在此基础上的发挥,再加工。只有教练本身,是明哲之人,才能汲取出学员内心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