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母亲打来电话,问忙不忙。听话音儿,我就知道肯定有事,连说:“不忙,不忙。”
我了解母亲的秉性,她和父亲一样,从不愿耽误儿女的事。如果让他们知道我正忙着,那就是有天大的事,都不会让我知道。
这不,前几天父亲得了重感冒,三四天都吃不了饭,浑身乏力,连腿都拉不起来。但为了不耽误我的工作,他们愣是没有告诉我。后来,我还是从妹妹口中得知父亲生病的消息。
得知我没事,母亲似乎放心了很多。她告诉我,父亲一个人去镇上理发。但父亲这两天的身体太弱了,短短的一段路程,就需要歇上几歇。
母亲的意思,是让我到理发店瞧瞧,看看父亲走到没有,并随便带他到医院走走,开两顿药。
挂断母亲的电话,我立马出发,小女儿追随我一起。
在学校门口的理发店,我见到了父亲,竟然差点没认出来!父亲正呆呆地坐在理发店的沙发上,头上戴着帽子,身上裹着棉袄。他似乎很怕冷,缩着脖子,似乎要把整个脑袋躲在棉袄里去。最让我辛酸的是父亲那张脸,蜡黄的肤色,深深的皱纹,零乱而苍白的胡子。
或许是太累的缘故,看到我们,父亲并没有表现出往日那种快乐的神情,只是张眼望了望我们。
乖巧的小女儿看到父亲,甜甜地叫着爷爷,并凑上前去,紧紧抓住父亲的手。祖孙俩的手,就这样握着,直到父亲坐上理发的高椅子。
其间,妻子打来电话,说饭熟了,催我们抓紧回去吃饭。我邀父亲一块到学校吃饭。父亲推说母亲还在家等着,说什么都不肯去。他总是这样,永远怕麻烦到我们。
真的要感谢小女儿!她拉着爷爷的手不松,爷爷不去就是不允。后来,女儿以哭相要挟,父亲才勉强同意了。小女儿破啼为笑,高兴地拉着父亲走向通往学校的路。
走在父亲的身后,看着他消瘦的身形,蹒跚的步履,我的眼泪差点流了出来。这是我的父亲吗?这还是那个能把我高高举起的父亲吗?
父亲是个苦命的人,很小便失去父亲。裹着小脚的奶奶,拉扯着包括父亲在内的九个儿女,生活异常地清贫。因此,在伯伯、爸爸、叔叔们还未成年的时候,他们都要离开原生的家庭,独自到外面创业。
听人说,父亲从奶奶家离开的时候,分到了一把镢头和一床被子。他就用镢头挑着被子,下户到了现在的村子,开始了艰难的创业。好在父亲聪明肯干,终于谋到一份面粉厂磨工的差事。而后盖起了房子,娶妻生子。
生活渐渐有了起色,父亲却遭遇了一次灭顶之灾——一一场大火烧掉了我们的房屋,燃尽了他的一切财产。那年,我六岁,妹妹三岁。我真想不出来,父亲是如何熬过那段苦难的岁月。但我相信父亲是坚强的,因为那样的打击不是谁都经受得住的。
母亲曾经告诉我,我和妹妹很小的时候,她要照顾我,地里的活全靠父亲。麦收时节,我家劳动力少,父亲就一人带着镰刀,收割庄稼。累了,就地躺在麦铺上,直直腰,打个盹儿,醒来接着干。收割下来的麦子,还要运到打麦场中。打麦场离土地有近一里的路程,而且要经过一段长长的斜坡,父亲总是一担一担地把麦子挑到场中。
靠着父亲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我家成为村子里第一户粮食可以自给的家庭。因而,童年的我,从未有过饿肚子的记忆。
父亲的优点,还表现在他的远见卓识上。我不知,童年的我被他灌输过怎样的思想。总之,在村子里的孩子陆续辍学的情况下,我竟从未产生过退学的想法。后来,我竟意外地考上了师范。那年的学费是6500元,对于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这无疑是个天文数字。父亲义无反顾地拿出多年的积蓄,并卖掉了家里的那头大耕牛,把我送进了三门峡豫西师范。
十九岁,我登上讲台,当起教师,吃上了“公家饭”。父亲本可以轻松下来的,他却若无其事地说:“我和你妈偎爬得动!你不用管家里,干好自己的工作就成。”
后来,父亲还帮我盖了新房,张罗我娶了媳妇。
随着孩子的诞生,我渐渐地忙碌起来,忙工作,忙自己的小家庭,却忽略了爸爸妈妈。可能在我的内心深处,总觉得父母永远都是那么能干。我怎么忽视了岁月这把无情的刀啊?
蓦然回首,我才突然发现,父亲的腰弯了,背驼了,须发白了,腿脚不灵便了。家乡有句俗语:“养儿防老”。可我怎么就这么混蛋,怎么就忽视了生我养我的父母啊?
亲爱的爸爸妈妈,放慢你们的脚步吧。今后的路,儿子扶你们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