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8点多,我家大宝的班主任王老师在家长群里转发了一篇名为《孩子,请把自己逼进“好”学校》的文章。文章不鸡汤,很励志,很多家长看完都开始对号入座了。嗯,对学生来说,不是赢在起点,也不是赢在终点,关键是转折点。大宝初二,名副其实的转折点。
我曾在一篇文章里写过,大宝上初中以后我就开始焦急了。重点班,倒数的名次考进去,不温不火,没有特别的优势,也没有幡然醒悟痴迷学习的迹象,按这种残酷竞争的迹象想上好高中是真悬。可是,越急越坏,事与愿违了。
我“逼”她,都是为她好,可是她不领情呀。
再说,如果“逼”有用的话,为什么当年我没有被父母“逼”成清华北大的宠儿,而是灰溜溜的去了青岛的一所大学。(我的母校,青科大,我为你骄傲。)
知乎上搜“逼”XX的话题,哇,那么一大串。
不逼自己一把,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
孩子,请逼自己优秀,然后骄傲的生活!
怎么才能“逼”自己提高文化素养?
父母用命“逼”我考公务员,我该怎么办?
……
中国人擅长做极端的事情,遇到事情不是先动脑子,制定计划,而是管他三七二十一,先干起来。既然“逼”迫管用,我们就采用24小时贴身战术,跟着孩子在他/她耳边碎碎念即可,还要什么斗智斗勇。
错,
大错,
人家文章里说得是自己对自己的“逼”,是主观能动性,是内心的自发自省而不是父母的苦口婆心外加威逼利诱。
孩子们大了,只要我们对他/她的教导方向是正确的,三观正,有信仰有理想,根本就不用怕他们不“逼”自己。
《三傻大闹宝莱坞》里有一句经典的台词叫作“你的朋友不及格,你感觉很糟糕,你的朋友考第一,你感觉更糟糕。”人最大的失落不是你比我优秀那么多,而是我们原本都一样,为什么过了一段时间,你就比我优秀那么多。
重点班孩子,老师要求严格,孩子互相比较,除非自我放弃,否则就是较着劲得越来越好。
反而是家长们,孩子都把自己“逼”进好学校了,我们还能在原地踏步吗?
或是换种问法:面对越来越优秀,越来越自律的孩子,我们的能力还赶得上孩子成长的步伐吗?
今年有一则轰动一时的新闻:10岁男孩考第一称,[爸妈不配有我这么优秀的儿子]。
一时间舆论哗然,矛盾都是对准那个不孝子的,可是,我们是不是也要反思自己,如果父母优秀了,孩子会这样说吗?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老师,言传身教的作用是巨大的。想要孩子拥有美好未来,父母先要“逼”自己优秀起来。
我身边现在就有很多优秀的父母,他们大多有以下特点:
1、知道育儿先育己!
2、想要孩子过什么样的生活首先自己努力过那样的生活!
3、想要孩子做出改变,首先自己做出改变!
4、给孩子尊重和爱,权利和自由!
5、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接纳孩子的不完美,和孩子一同成长!
6、教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
7、引导孩子的内在力量,帮助孩子成为他自己!
这个社会真的很不公平,因为这样优秀的父母本身就自带光环让人膜拜了,但是他们还在优秀的路上更勤奋的修行。
同事郝姐,她的年龄是别人眼中“肥腻腻”的中年妇女了,可是,你能想象她每天在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勤于读书的样子有多美吗?
她说,我最怕孩子越来越大,他觉得妈妈越来越落伍。读书是最廉价最高效最长久的学习方法,它使我平静,内心强大。
家长群里还有一位男同学的爸爸,张姓爸爸,未曾见过,但是从他朋友圈中,家长群里也是可以了解的。陪孩子成长,孩子学习的时候自己也没选择刷手机看电视,而是以书相伴,体会墨香纸香。
我的老师弗兰克,外企高管,技术男,32岁开始写作,原因是自己有了一个男宝宝,他突然就警醒,等孩子长大了问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该怎么回答呢?
一个外企高管?年薪近百万?
这样的答案够精彩吗?
也许对普通人来说,这样的回答太TM让人羡慕了,可是弗兰克说,
不,我希望在我儿子心目中我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于是他开始写作了,不仅记录自己的生活,还制造若干爆款文章,从外企项目经理成为现在的自媒体大牛。有人称赞他:弗兰克你的文章写得真牛。弗兰克说,那是我付出很多苦逼努力才得来的,刚开始写得时候,我的文章狗屁也不是。
你看,这样“逼”自己的父亲多可怕。
孩子在小的时候,上同一所幼儿园,小学,初中,初中之前是划片择校,差别不大。但是高中就要按分录取了,“逼”自己一把的孩子都进了好学校,悠然自得,随遇而安的怕是连高中都没得上。
这就是差别,这就是“虽然现在我们在同一间教室学习听课调皮捣蛋,”但未来也许就是,你在“星巴克里喝咖啡”,我在“宁宇盒饭吃快餐”了。
父母也是一样,今天我们能在一起开家长会,见面热情寒暄交流育儿心得,他日我们也许就差别巨大,有人越活越值钱,有人越活越消沉了。
因为有人在进步,有人顾步不前!
“逼”自己的途径有哪些?
只要是让你感觉离开了舒适区,但又能让你个人提升的都可以!
最后来句鸡汤吧:牛逼的人都是从“逼”自己开始的。
你再不开始就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