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不太明白,到底什么时候,家长才会把他们的孩子当作一个独立存在的人。
高考结束后,不同省份的考生都会按照不同的规则来选择他们的专业。而此时,无数的家长期望对待自己的孩子,如同提线木偶一般来操控着他们的人生。
- 01-
在当年高考结束报考专业的时候,我被带去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那里,听说他的经验特别丰富,可以告诉大家科学的报考方法,希望他可以告诉我答案。当我到他的办公室的时候,发现门外挤满了人,都是虔诚的报考学生们,各位考生在父母的陪伴下拿着编号在门外等候,仿佛像一个诊所一般。
我不记得我当时说了些什么,但我记得当年那些家长们的眼神,眼神深邃得仿佛要装下他们孩子的整个人生,气氛沉重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而那位先生呢?其实在分析一下目前的就业形势,还有这个考生要报考的学校与选择专业的录取概率,然后对选择冷门专业的考生泼一下冷水,讲“你这个毕业以后专业不对口啊”,“找不到工作的啊”之类的话,让考生从内心里感觉父母之前帮他们选择的专业是无比的正确,自己就是在胡闹;然后对选择热门专业的考生提升一下信心,或者帮助眼光偏高的考生选择一个稍微保准一些的学校,讲“这个专业有前途,以后能赚不少钱,将来还能签回来”“你父母多不容易,毕业回来多好”,让考生觉得“毕业回家才是表达孝顺的唯一途径”,以及“外面的世界很凶险,我是个乖宝宝”。
总之,整场下来,不会独立思考的考生一脸懵逼,然后所有父母心里一个大写的“爽”。
于是,到了大学,我发现很多人的专业都是家长选的,有父母骄傲地说“孩子高考完就什么都没有管出去玩了,都是我们帮忙填的”,甚至我还听说有的人家里在报考前把写有报考系统的用户名和密码用柜子锁起来不让孩子修改。
于是,那些喜欢在QQ群里发马化腾生日转发此消息到3个群送会员的父母帮孩子选择了计算机系,那些认为以后工作回扣多的帮孩子选择了工程造价,那些认为工作以后也可以放寒暑假的帮孩子选择了师范类学校。
以及附加一句统一的理由:我这是为你好。
- 02-
我不知道,这句“为你好”,曾改变过多少人的命运。
前几天,我看到网上有人在感慨,这个是90后的最后一次高考,才发现高考与我们的距离越来越远了。上周我看到一个采访,里面采访了一些00后的初高中生,令我震惊的是,他们的谈吐格外的成熟,对很多事情有自己的见解,读书的阅读量也格外惊人,不知道比当年的我们高到哪里去了。
我坚信,当你见的越多,你对社会的认知就越接近社会本来的样子。
这个社会变化很快,快到连父母一辈都需要不停的学习。同时,社会对职业的要求更加多元,需要我们掌握更多的技能,早已不再是一纸文凭就可以决定什么的时代了。也许很多家长一辈子都待在同一个城市,其实很多人是和社会脱节的,不知道年轻人说的是什么,不知道大家都在关注什么,甚至不知道这个社会需要什么。
我想到了我在读大学的时候,有一年过年回家,有个亲戚跟我说,“现在计算机过时了啊,这玩意十年前还挺火的,现在没什么发展的,毕业回来还找不到工作”。然而他不知道,后来又出现了微信、出现了移动互联网甚至出现了AR、VR……直到去年过年,他才开始突然学习如何使用微信和大家一起抢红包。
拿自己眼前的世界来评价别人眼中的世界,这是我们犯下的通病,令人感慨的是,很可能你们的世界已经基本没有了交集。
而这些人又要通过自己的认知来左右孩子的人生,我想想有点后怕。
- 03-
我知道,在我们从出生到成年,是依靠父母的,而当我们从成年到老去,父母也会依靠我们,但我们终将成为两个独立的家庭,我知道这很残忍,但是它的确正在发生。
曾经在火车上有个大叔跟我炫耀他的儿子有多么的“听话”,他在上大学的时候,父母给他极少的钱,其他都是他打工赚的。他找了一个女朋友,因为他的妈妈看了一眼,说“我不喜欢”,第二天他们就分手了。然后大叔跟我讲,现在他儿子连工资卡都在他手里,从来不乱花钱。
他眼中的听话宝宝,不过是社会中的又一位“巨婴”。
还有很多父母,曾要求孩子工作以后工资要全部上交,只留给一点点的生活费,我不是很理解,也曾问过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理由,然后那些父母的理由都非常的充满爱意与一致“交给我,我来给你攒钱买房”。
可是一线城市的你们,一个月可以攒下多少钱呢?当时我粗略的计算一下,除去房租、吃饭、社交、购物的费用,如果一个月可以攒下1000元,以及如果北上广一套房需要600w的话,你需要攒500年,所以,你是要向天再借五百年吗?
更何况,月光族的我们,又有几个人可以达到每个月攒下1000元呢。
人明明一生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我们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未来是谁,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当下我们可以成为谁,选择一条什么方向的路,而父母可以做到的最大的爱,就是学会放手。
所以,爱有很多种,别让孩子成为你失败人生中逆袭的希望了,很多路,我们都需要自己走一遍,你也是这么走过来的对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