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对生命的意义思考的比较多,加上杨绛老先生前一阵子去世的事情。所以翻出去年还在学校时写的关于《我们仨》的读后感,看着当时自己写的文字,读这本书时的感受,才发现就算终将失去,生命本身也是一件特别美好的事情,所以为何还要自寻烦恼呢?这篇读后感的原文如下:
身边的朋友,无论是离家近的、抑或是出于什么其它的原因可以经常见到父母的,都会招我嫉妒。我们这一代人里有这样一个群体:十七八岁的时候内心压抑着叛逆的幼苗,待到高考填志愿的时候,这幼苗便像突然有了雨露阳光似的,爆炸一般生长。于是我们人生中第一个自己做的最重大的决定,便是选择风雨兼程的远方,也就意味着远离父母的管束,还有庇护。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我便是这个群体中微不足道的一员,独自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却才幡然醒悟要去追寻亲情的真正意义!
对于小孩子来说,亲情是自然而然天经地义的,也许小孩子才是最聪明的人吧?而随着知识和阅历的增加,我们便喜欢什么事情都要去找寻其意义何在。当时的我,也是这样的傻傻不自知。直到某天读到杨绛老先生的一本小书——《我们仨》,才让我意识到亲情是一种永恒的、甜蜜的负担。真正拥有过的人,此生无憾,且没有一种方式可以再失去,拥有了,便是永恒。
全书共分三部:第一部——我们俩老了,讲了一个“老人的梦”,算是带读者走入这种品味亲情的情境;第二部——我们仨失散了,作者自己将这一部的内容说成是一个“万里长梦”,却是将三个人在古驿道上失散的过程剖心般描写出来;第三部——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乍看只是描写了三人在一起时的一些琐碎小事,却峰回路转般治愈了读第二部时积攒下来的伤痛,让人领悟到亲情的真谛。我在读第二部中三人失散于古驿道时,心情实在沉重不堪,忍不住写下这样一段话:“似梦似幻亦似真。温情与沉重纠缠在一起,愈发沉重!情到深处,让人不忍读下去,不忍眼睁睁看着三个人的天堂慢慢成为一个人的回忆。因为这个过程抽丝剥茧般呈现在眼前,让人觉得得到后又失去,是一种怎样的残忍!所以才会让人佩服"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这样的勇气和大气!”写这段话的时候,唏嘘于他们三个人渐渐在古驿道上走散的悲痛,无法自拔。然而后来读到第三部的时候,柳暗花明,虽然一切都无法重头来过,但拥有过、心痛过,便再也不能说失去。
所以我总相信,在这个世界的某个地方,总有他们三人的一个家,一个幸福的、再也不会有谁离开的、永恒的家!那个家,或许就在杨老的心中。而也是杨老让我明白,亲情里并没有什么意义可寻,只在于身在其中的人是否懂得珍惜。人们总是执着于结果,殊不知在这本书中,知晓了这样令人悲痛的结果之后,再回过头去回味那点点滴滴的幸福,却总恍惚觉得像是幸福过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