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聋君说】
习惯对我们的生活有极大的影响,因为它是一贯的,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影响着我们的品德,暴露出我们的本性,左右着我们的成败。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本文已获授权转载,来源公众号少穻)
本书讲了什么
世界500强企业必备培训课程。奥巴马、克林顿、普京、李开复、汤姆·彼得斯、肯·布兰佳、世界领导力大师沃伦·本尼斯、世界潜能大师博恩·崔西、《纽约时报》《福布斯》《财富》《商业周刊》《经济学人》《哈佛商业评论》鼎力推荐阅读。本书不仅是企业、组织机构,更是个人获得自我提升的人生必修教材。
作者什么来头
史蒂芬·柯维博士,他是美国学界的“思想巨匠”,入选“影响美国历史进程的25位人物”,被《时代周刊》评为“人类潜能的导师”,得到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特别接见,是前总统克林顿倚重的顾问,《经济学人》杂志推举其为“最具前瞻性的管理思想家”。在美国乃至全世界,他的思想成就与卡耐基、德鲁克、杰克·韦尔奇并肩比齐。
变化的世界 不变的原则
有多少人在弥留之际,希望自己花更多的时间工作或看电视?没有一个人希望这样,即使最伟大的心理学家马斯洛,在生命的最后也把幸福感,成就感和对后人的福祉置于自我实现之上,他称之为自我超越。
第一部分 重新探索自我
第一章 由内而外全面造就自己
没有正确的生活就没有真正卓越的人生。无论我们多么注意自己的态度与行为,表现的言行终究掩饰不住内心的想法。要改变现状,首先要改变自己;要改变自己,先要改变我们对问题的看法。
思维定式广义上指我们看世界的方法,主要指我们的感知理解和诠释,它是每个人看世界的方式,未必与现实相符。它是一份地图,而非地域本身,是由每个人的背景及经验打造而成,我们会透过它来窥探万事万物。我们用地图诠释所有的经验,却从来不怀疑地图的正确性,甚至意识不到它们的存在。比起改变态度和行为所做出的努力,正确的地图对于个人和人际关系的影响要大得多。
改变态度之类属于交际技巧,如果地图是错的,技巧再好也无法到达目的地,作者希望人们重视品德而非技巧。精神的成长需要循序渐进,你不应直接告诉不如你成熟的人什么事应该如何做,而应该分享成长的理解以及爱,让他自己行决定如何处理。
第二章 七个习惯—概论
人的行为总是一再重复。因此卓越不是单一的举动,而是习惯。品德实质上是习惯的合成。本书将习惯定义为知识,技巧与意愿相互交织的结果。知识说明做什么和为何做;技巧说明如何做;意愿促使想要做。要养成习惯,三者缺一不可。
成熟模式图即人类成长的三个阶段:
依赖期—你照顾我,你为我的成败得失负责。
独立期—我可以做到,我可以负责,我可以靠自己,我有权选择。
互赖期—我们可以做到,我们可以合作。
互赖是一个更为高级和成熟的概念。一个能做到互赖的人,既能与人深入交流自己的想法,也能看到他人的智慧和潜力。
P/PC(产出/产能)平衡原则。效能在于产出与产能的平衡,P代表希望获得的产出,即金蛋。PC代表产能,即生产金蛋的资产或能力。人类所拥有的资产,基本上可分为物质资产,金融资产以及人力资产三大类。/*买车不保养,不持续投资自己增加产能,不维护人际关系,都是不重视产能而只重视产出的行为,会造成不好的影响,杀鸡取卵*/
第二部分 个人领域的成功:从依赖到独立
第三章 习惯一
积极主动—个人愿景的原则
最令人鼓舞的事实,莫过于人类确实能主动努力以提升生命价值。
基因决定论:认为人的本性是祖先遗传下来的。
心理决定论:强调人的本性是由父母的言行决定的。
环境决定论:主张环境决定人的性本。
积极主动的定义
个人行为取决于自身,而非外在环境;理智可以战胜感情;人有能力也有责任创造有利的外在环境。责任感是一个很重要的观念,能够积极主动的人深谙其理,因此不会把自己的行为归咎于环境或他人。他们待人接物是根据自身原则或价值观做有意识的抉择,而非全凭对外界环境的感觉来行事。
积极主动是人类的天性,如若不然,那就表示一个人在有意无意间选择消极被动。消极被动的人易被自然环境所左右,在秋高气爽的时节里,兴高采烈;在阴霾晦暗的日子,就无精打采。积极主动的人,心中自有一片天地,天气的变化不会发生太大的作用,自身的原则、价值观才是关键。如果认定工作品质第一,即使天气再坏,依然不改敬业精神。
消极被动的人,同样也受制于社会“天气”的阴晴圆缺。如果受到礼遇,就愉快积极,反之则退缩逃避。心情好坏建立在他人的行为上,别人不成熟的人格反而是控制他们的利器。
理智重于情感的人,则经过审慎思考,选定自己的原则、价值观,作为行为的原动力。不过,这并不表示积极主动的人对外来的刺激无动于衷。他们对外界的物质、精神与社会刺激仍会有所回应,只是如何回应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采取主动
采取主动并不表示要强求、惹人厌或具侵略性,只是不逃避为自己开创前途的责任。要求责任感并非贬抑,反而是一种肯定。主动是人的天性,尊重这种天性,至少可提供对方一面镜子,以便清晰且未扭曲地反映自我。
积极主动又与积极思考有所不同。积极主动不仅承认现实,也肯定人有权选择对现实环境做出积极回应。
任何团体,包括企业、社会团体及家庭,都可以汇集各个成员的聪明才智,对环境主动出击,以达成群体的共同目标,建立积极主动的企业文化。
行动胜过“感觉”
推诿责任的话语往往会强化宿命论。说者一遍遍被自己洗脑,变得更加自怨自艾,怪罪别人的不是、环境恶劣,甚至与星座也有关系。
关注圈与影响圈
每个人都有一些关注的问题,包括健康、子女、事业、经济状况或世界局势,这些可归入“关注圈”。其中,有些是个人可以掌握的,有些则无能为力。把个人可以控制的事圈起来,就形成“影响圈”。
着重于“影响圈”的人,脚踏实地,不好高鹜远;把心力投注于自己能有所作为的事情,所获成就将使影响圈逐步扩大。
反之,消极被动的人全神贯注在“关注圈”,时刻不忘环境的种种限制、他人的种种缺失,徒为无法改变的状况担忧。结果是怨天尤人、畏畏缩缩,受迫害的感觉日益强烈。由于着力方向错误及由此而生的副作用,影响圈便会缩小。
别让问题制服了你
根据自主程度的高低,人生的问题可分为三类:
可直接控制的问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习惯,这是我们绝对做得到的。
可间接控制的问题:有赖改进发挥影响力的方法来加以解决,若能扬弃传统压制对方的观念,学习有效的新方式,你可以施展得更为游刃有余。
无能为力的问题:我们的责任就是改变嘴角的线条—以微笑、真诚平和的态度,接纳这些问题。
先从自己做起
“外在环境是造成问题的症结所在”,这种想法不但错误,而且正是问题的根源。假使不能反求诸己,一味希望外在环境改变来达成个人的愿望,无异于任凭别人摆布。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改变个人的行为,做个更充实、更勤奋、更具创意、更能合作的人,然后再去影响环境。
以原则为重心
原则是恒久不变、历久弥新的,不像其他重心依靠的是善变的人或物。所以原则值得信赖,更可以增加安全感。同时它是理智而非感情用事的,能带给你“虽千万人,吾往矣”的信心。配偶也许会与你离婚,再亲密的朋友也可能离你而去。但原则助人披荆斩棘,克服人生,也教人处顺境而不迷失方向。原则使人冷静发挥智慧,正确判断;它使我们不为外力所动,勇往直前。
拥有原则的人所做的抉择会有以下几个特征:
这是主动而非被动的决定。
这是经过通盘考虑所得的结论,不是一时冲动。
根据原则所做的决定,能提高自我的价值。为了报复他人而决定加班,与真心为企业福祉着想而加班,结果虽相同,意义却大相径庭。
第四章 习惯二
以终为始—自我领导的原则
和内在力量相比,身外之物显得微不足道。确定自己的角色和目标,如学者—我每日求取新知,角色与目标能赋予人生完整的架构与方向。/*还有家庭的角色和目标,企业的*/
惟有参与,才有认同
在检讨企业的使命宣言时,我一定调查有多少人参与制定,又有多少人知道它的存在,并且真正认同与奉行。惟有参与,才有认同,这个原则值得强调再强调。假使没有全体成员参与,实在难以激发向心力与热忱。这便是为什么我要一再强调,组织应开诚布公,不厌其烦地广征意见,订立全体共有的使命宣言。
第五章 习惯三
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则
重要之事绝不可受芝麻绿豆小事牵绊。
个人管理四步骤
有效的个人管理可分为四个步骤:
确定角色—首先,写下个人认为重要的角色。
选择目标—其次,为每个角色订定未来1周欲达成的2至3个重要成果。
安排进度—现在,根据上面所列目标,安排未来7天的行程。
逐日调整—每天早晨依据行事历,安排一天的大小事务。
高效能的秘诀—授权
授权依型态可分为两种,一是“下达指令”型,一是“充分信任”型。
下达指令
放不开手的管理者坚持一人独挑大梁,属下惟命是从,意即不做任何决策、不负任何责任。
充分信任
充分信任型的授权,才是有效的管理之道。这种方式注重的是结果,不是过程。获授权者可自行决定如何完成任务,并对结果负责。起初,也许会比较费时,但绝对值得。
充分信任型授权必须双方对以下事项,有足够的默契与共识:
预期的成果:管理与被管理的一方须对预期的结果与时限进行沟通,宁可多花时间讨论,确定彼此认知无误。讨论重点在成果,不在手段。
应遵守的规范:授权有一定的限度,所以必须加以规范,但切忌太多,约束太多。
可用的资源:双方确定可用的人力、物力、财务、技术或其他资源。
责任的归属:约定考评的标准及次数。
明确的奖惩:依据考评结果订定赏罚,包括金钱报酬、精神奖励与职务调整等等。
第三部分 公众领域的成功:从独立到互赖
第六章 人际关系的本质
没有信任就谈不上友谊,没有诚实也就谈不上信任。维系人与人之间的情谊,最要紧的不在于语言或行为,而在于本性。修身是公众成功的基础。
情感账户
能够增加情感账户存款的是礼貌,诚实,仁慈与信用,这使别人对我更加信赖,必要时能发挥作用。越是持久的关系,越需要不断的储蓄。最重要最有效的投入只是听他说说话,不要插入你的判断,不要老把自己的过去搬出来,只是单纯聆听,试着理解他,让他知道你在乎他,并尊重他。速战速决是不切实际的,建立和维护关系都需要使劲。
六种主要的投资方式
理解他人
如果你希望别人了解你的实际需要,首先要了解他们的实际需要,然后据此给与帮助和支持。
问题的反面是契机
在互赖关系中,问题就代表增加感情账户存款的机会。如果父母能把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看做是联络感情的机会,而不是麻烦和负担,那么两代人之间的关系就会大大改善,父母会更愿意,甚至迫切理解并帮助孩子。同样的模式在商业领域也有重要作用。
第七章 习惯四
双赢思维—人际领导的原则
金科玉律已深植我们脑海,现在则是奉行不渝的时刻。
人际交往的六种模式
利人利己
损人利己
舍己为人
两败俱伤
独善其身
好聚好散
不能双赢就好聚好散
双赢思维的五个要领
双赢品德
诚信,我们将诚信定义为自己的价值观。
成熟,在表达自己情感的同时又能体谅他人感受的能力。
知足,相信资源充足,人人有份。
双赢关系
以双赢品德为基础,才能建立和维护双赢关系,双赢的精髓就是信用,即情感账户,账户储蓄充足,我们可以全神贯注于问题本身,而不是性格或立场。
双赢协议
关系确立之后,需要有协议来说明双赢的定义和方向,这种协议有时被称为合作协议,它让纵向交往转为水平交往,从属关系转为合作关系,上级监督转为自我监督。
在双赢协议中,以下五要素应有明确规定:
预期结果:确认目标和时限,方法不计。
指导方针:确认实现目标的原则,方针行为和制度。
可用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等。
奖惩制度:根据任务考核确定奖惩的定义。
双赢体系
双赢只能存在于体系健全的组织机构中。
双赢过程
/*还提到了Roger的原则谈判,哈哈*/
首先,从对方角度看问题。
其次,认清主要问题和顾虑。
第三,确定大家都能接受的结果。
第四,实现这种结果的可能性。
第八章 习惯五
知彼解己—移情沟通的原则
心灵世界自有其理,非理智所能企及。/*别把自己的眼镜给别人戴,以为别人和你度数一样会适应*/
你真的听懂了吗
你要有能让他人新人和开怀的人格,在此基础上培养移情聆听的技巧,然后建立情感账户来实现心与心的交流。
移情聆听
大部分人在聆听时并不是想理解对方,而是为了作出回应。这种人要么说话,要么准备说话,不断地用自己的模式过滤一切,用自己的经历理解别人的生活。
移情不是同情,后者是一种认同和判断形势,更适合用来表达感情和作出回应,却容易养成对方的依赖性。移情聆听的本质不是要你赞同对方,而是要在情感和理智上充分而深入的理解对方。如果别人感觉不到被你真正理解,你就不具备人际关系的产能,即高额情感账户。
先诊断,后开方
如果你对于诊断本身没什么信心,那么也就不会对据此开的药方有信心。
四种自传式回应
价值判断—对旁人的意见只有接受或不接受。
追根究底—依自己的价值观探查别人的隐私。
好为人师—根据自己的经验提供忠告。
自以为是—根据自己行为和动机判断别人行为和动机。
有效的沟通
复述对方的语言。
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的理解。
渗入个人感觉,开始体会对方心情。
既加以解释又带有感情。
第九章 习惯六
统合综效—创造性合作的原则
对关键事物—团结
对重大事物—求变
对所有事物—宽大
第四部分 自我提升和完善
第十章 习惯七
不断更新—平衡的自我更新的原则
微不足道的小事也会引发惊人的结果,每念及此,我就认为世上无小事。
自我提升和完善的四个层面
身体层面
耐力/力量/韧性
精神层面
欣赏文学/音乐
与自然交流
智力层面
定期阅读/写作
社会/情感层面
第十一章 再论由内而外造就自己
上帝行事由内而外,尘世行事由外而内;尘世让世人摆脱贫困,耶稣则先让世人摆脱内心的贫穷,然后由他们自己摆脱贫穷;尘世通过改变环境来造就人,耶稣则通过改变人来造就环境;尘世塑造人的行为,而耶稣改变人的本质。
刺激和回应之间存在一段距离,成长和幸福的关键就在于我们如何利用这段距离。
基本规则
无论哪个人露出了内心最脆弱的一面,另一人都不得追根究底,而要尽力体谅对方。
在话题过于尖锐或痛苦的时候,我们就要及时打住,晚些再说,知道当事人愿意再次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