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思念?”
“日月,星辰,旷野雨落。”
“可否具体?”
“山川,江流,烟袅湖泊。”
“可否再具体?”
“是你,无可躲。” 每天差不多都是相同的重复。昨天和前天颠倒顺序,也没有任何不便。我不时想,这叫什么人生啊!但也没有因此感觉光阴虚度。我仅仅是感到惊讶,惊讶于昨天与前天毫无区别,惊讶于自己被编排入这样的人生,惊讶于自己留下的足迹甚至还未及认清,就在转瞬间被风吹走,变得无影无踪。
日子也是这样过来了,人总在一定的时候做情绪的奴隶,被囚禁被释放被救赎。我记得看过的一本书上写道:可能你过完自己的一生,到最后却发现了解别人胜过了解你自己。你学会观察他人,但你从不观察自己,因为你在与孤独苦苦抗争。假如你阅读,或玩纸牌,或照料一条狗,你就是在逃避自己。而罗素在《幸福之路》说道:一个明智地追求快乐的人是会在其赖以生存的核心兴趣之外让自己拥有很多附带的兴趣的。”我很赞同,并且是眼前一亮。
我总在坐车的时候看窗外的世界,渐渐明白了别人口中那句所谓旅行,俨然是从自己厌烦的地儿去到别人厌烦的地儿。其实不然,人总是对陌生的东西感到好奇并掺有探寻的意味,就想弄明白,就想有所发现并且得到某种东西,也许只是一眼绿色的视觉传达,也许是过树穿花的稍纵即逝,但凡晕车的人,比如我,一般不会选择看电子设备,也很少睡觉,总觉得一段路程很快就结束了,当然,在身体没有不舒服的状态下,要是狂吐,肯定也是希望能快则快得解放好些。看高速路两旁的山,想象着倘若有太阳,这山投下的光影该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山上的树会不会也变得金灿灿还是绿油油,那棵别人家门口掉光了叶子的柿子树应该没人看管吧,现在爬树功力退步了,真想上树摘几个,不能上树就在树下使出吃奶的力气摇几下树干也是好的,啪啪的掉一堆,哈哈,越想越开心。那路中间的空瓶子不知道是哪个谁谁掉下的,被路过的车撞开又撞回来,像个大沙包,也许这不是归宿,也不算遗弃,每个物体,甭管有无生命,都自带光环,总能被看到,也能被折射出问题。我佩服那些可以隐忍的人,将自己的苦痛掩映得那么深,只取快乐与别人分享,其实内心悲伤早已泛滥成灾,却看上去若无其事,岁月安好。 一路看着风景到达目的地,心情愉悦很多,我果真是个很容易满足的人,因为买了一串糖葫芦被老婆婆说姑娘真可爱,虽然感觉画风不太对,不过还是开心,毕竟我可爱。旁边坐着一个中年男人,上车睡觉,醒来盯着车上的屏幕不放,转眼看书,竟是哥哥的倩女,越发开心起来,希望车再慢一点,这样的时光越长越好,转念又理智起来,贪婪洞窟填不满,于是才有上帝的存在,因为想要顺其自然,又没有可以用来平衡或者评判的东西,所以神也就存在了,不仅仅又是古代君主为了维护统治而臆造或者人们为了求得寄托而创造的人物了。唯物主义者又说神创造不了一块自己搬不起来的石头,你说我说,所以这个世界就变成了巨大的矛盾体。
越想越多,越来越远,这脑子恐怕已经过了好几个轮回了,真是佩服人脑,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也许人的思维没有什么能摧毁或者阻碍。完了。
读书最好的目的就在于、你会发现凭借自身阅读构建起来的小世界、能以体恤式的温柔、消解自身的苦难。这句话还不错,用来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