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感悟
昨晚上初14的第15次课,刘老师讲一般化,因应问句,例外问句。
首先是讨论环节,让大家讨论这一周对赞美的运用。我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及时的赞美刘老师行动力好强,体会到了赞美要及时;还有就是感受到赞美要真诚,用心而不是靠嘴,这个点最重要,也最难做到,生活中当我真诚的发自内心的肯定孩子时,他是接纳的;还有就是赞美的语言要简洁,你今天好早呀!今天这条裙子不错呀!就是简短的一句话,不用说太多,只要是发自内心的欣赏,他人可以感受到的;好像我还用到了让他人自我赞美,你今天咋来这么早呢?他开始说怎么做,怎么做的。
其次答疑解惑环节,我的问题刘老师在回答时,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对我这个人的肯定,“吕老师可以看到您想更好,您的自我觉察反思能力很强!”首先关注我这个人,而不是我的问题,看到我做到的地方。第二部分解答我的问题,“您说的这个情况,如果是新手咨询师确实会受挫,假如是您的孩子正在做一件事,您抢过来替他做完,他会怎么想,本来他做的还不错……您能有这个觉察挺好的,接下来关注以后怎么做,可以好一些。”刘老师对我的问题进行了解答,举了一个例子,如果是孩子在做事,我冲出来这样做会使孩子有什么感受,让我更多的感受到对咨询师的那份伤害是怎么样的,那种被挑错,被否定的感觉是怎么样的。第三部分就是关注解决,关注接下来的一小步,刘老师在肯定我的觉察能力时,让我关注接下来怎么做,可以稳住自己,可以让我多做对的。听了刘老师这样的解答,心里是接纳的,我被看到,希望自己更好,希望助人,同时这样的做法确实不妥,刘老师拿孩子做事情,如果我这样冲出来,举例子让我明白咨询师该有多受挫,最后又肯定我有这个觉察挺好的,接下来需要做点什么,去稳住自己。这个解答的过程践行着焦点的理念,对人的关注,而不是问题,回答问题深入浅出,拿孩子举例子我是最容易接纳的,最后关注解决,接下来怎么做会让自己稳住,回到了我疑惑的点没稳住上。
接下来刘老师对其他的老师进行答疑解惑,其他的老师大部分是赞美这方面,不知道从哪个点赞美,对家人的赞美不容易做,刘老师的回答从自己读研究生的一件趣事,到自己研究生毕业后的讲课,到有意识多做咨询,一点点用一般化,不知道怎么做很正常呀,就是不容易用到家人身上,自己曾经也是这样走过来的,让我觉得不那么着急了,期待不那么高了,赞美就是要多练,多实践,去体会,去感悟怎么做可以更有效,课程的结束不是学习的终止,团队一直都在,我们随时可以去学习,去实践的。
最后刘老师开始今天的课程,一般化,刚才答疑解惑环节刘老师一直在用一般化,不过他没有上来就用,从来访者认为的自己不正常,到咨询师的好像,大概,或许都是这样的,是有一个过程的,刘老师讲到了慢一点,慢下来,怎么拨一颗枯树,需要左摇一摇,右摇一摇,前摇一摇,后摇一摇,松动了才容易拨出来。咨询约练就像拨树,聊聊这个不开心,不舒服,是什么时候呢?啥感受呢,谁会注意到呢,他会怎么说,是什么让他这样说呢,你会怎么想呢?是什么让你这样想呢,有没有不一样的时候呢?那是什么时候呢?你是怎么做的呢?哦,咋做那么好呢,一点点陪着他,贴着他,咨询师就是陪伴者和倾听者,最后在来访者的情绪有松动时,用软化的语言表达一般化,好像,许多,可能很多人遇到这种情况,大概就是不舒服,就是这样呢,婉转地表达一般化,使来访者有一个接受的过程,或许更愿意接纳咨询师的一般化观点。
最后刘老师讲到例外问句,因应问句,还有咨询前改变,好像我昨晚上的课程内容好多呢,我还是需要再听听录音。
这次课和初11还是真的不同,有了答疑解惑环节,刘老师更多的讲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更幽默风趣了,刘老师也在变化,我也紧随其后吧,持续我的焦点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