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从孩子起床到送进幼儿园这件家常事,殊不知,一个妈妈得磨练多少次,才能看起来有点从容淡定。
近1年2个月的幼儿园早晨,我有时嘚瑟,觉得一切”按部就班、有条不紊”,而有时却像打仗,被娃击怒到怀疑人生!
上周三的早上,因为晚睡,想让哥多睡会儿,我叫醒哥的时候已经8点了,他在床上磨蹭了好一会儿才坐起来,起来一看我给他挑好的、放在床上的衣服,就莫名得来气,他不满意我挑的衣服,硬要穿他指定的蝙蝠衫,可是蝙蝠衫还没晒干,而且蝙蝠衫是长袖的,大热天穿的热呀。
我知道哥正处于审美敏感期,所以我很有耐性得跟他解释了一下蝙蝠衫的事情,但是我当时就不想让他自己去衣柜挑衣服,担心他新一轮的磨蹭,浪费时间。
于是,顺着我挑好的那套衣服上的图案,我瞎编了一个合他口味的故事,什么宇宙激光啊、时光隧道啊、能量芯片啊,他听得有点神,就默默地把衣服穿了。
穿衣这个事情,虽然最后是按我的意愿穿上了,可是一个故事下来也耗了10分钟左右。
接着他就自己去尿尿、洗脸、刷牙、喝水去了,这些都没问题。
到了吃早餐的时候,我们俩一起吃,我吃完他还剩一大半,我提醒他还有15分钟的吃饭时间,并指着客厅的时钟,清楚得跟他讲:“现在长的针在7的位置,到了10的位置,我们就要出门”。
说完我就回房间收拾整理自己,在这期间,我多次隔空喊话,提醒他要快点吃,他都没回应我。
出于不放心,我中途出来看他一次,早餐还是那些早餐,哥不知道在神游什么,我有点来气,带情绪地质问了一句:“你到底吃不吃啊?”
哥说:“不想吃”,原因是吐司已经吃3天了,他吃腻了。
我想想也是,确实已经吃了3天一模一样的早餐,我自己觉得挺好吃的,理所当然地认为孩子也会跟我一样爱吃。
但是早餐总得吃啊,于是就跟他说:“明天我们换别的早餐,现在你再吃一点,把蛋吃完”,然后我就又回房间去了。
回房间后,我又隔空喊话了几次,他还是没声响。
等最后我从房间出来的时候,发现他的早餐基本没少,而且已经到了得马上出门的时候,不然真的就要迟到了。
当下那一幕,我的怒火瞬间被点燃,什么品格和技能啊、启发式问题啊、孩子的归属感啊,通通见鬼去吧。
我拿起自己的包包直接摔门就走了!!!
哥见情景恶劣,吓得从餐椅上边哭边跳下来追我。
追到门口,看我正在按电梯,他就放生大哭,要我等他。
当下那种感觉,让我很混乱,但潜意识有个声音“stop”!
我说了一句:“这么大声哭会吵到邻居的”,然后就拉着哥的手回到家里,给他擦了把脸,背上书包,重新出发。
在送园的路上,我们就简略谈了一下彼此受伤的感受,当然那天妥妥迟到了。
哥进园后,在去上班的路上,我一幕幕反思,到底什么原因让我瞬间怒火上身、直接摔门而出?
忽然,我想明白了一个事情,也瞬间让我放下了心里的纠结。
在我多次提醒哥快点吃早餐的时候,哥不但没作响,而且压根没行动,哥的这个行为破坏了我的自尊体系,自我的私人逻辑是:我说的话没被听,我的指令没被执行,我是不重要的,我是不被在乎的。。。。。。
因此,大脑盖子打开,失去理智,露出动物脑,用暴怒的情绪、武力的行动(摔门)来伪装自己的强大。。。。。。。
再次觉察、接纳了自己后,那天晚上,用共同解决问题的7个步骤,我和哥好好谈了一下,针对早上没做好的环节我们一一头脑风暴出解决办法。
1、 早上叫醒,我自己的部分,放下心疼,即使晚睡,早上到点也照样叫醒;
2、 我自己的事情,尽量在他起床前做完;
3、 叫醒方式,由哥定,他说要开火火兔叫醒;
4、 早上穿什么衣服,前一天晚上哥就要自己去衣柜挑选好衣裤,然后放到床头去;
5、 早餐吃什么,哥要在前一天晚上就想好,并告知我,能做得到的,我就答应,第二天早上如实呈现;
周四早上,我一一执行,在叫醒的环节,我开了火火兔唱儿歌,哥当时是磨蹭了好几分钟才起床,我提醒了他在这个环节他耽误了一些时间,在后续的穿衣、洗漱、吃饭环节,他做得很好,因此那天早上早早就入园了。
周四晚上,我们针对当天早上没做好的起床环节又谈了一下,哥说他不想要火火兔唱歌,他想要听火火兔讲故事,一听到火火兔讲故事,他就会起床。
果然,周五早上,他一听到火火兔讲故事的声音,眼睛还没睁开就坐起来了,接下去的环节都完成得很好,周五早上班级第一个进园。
好景持续了几天,今天早上,哥在穿衣服环节磨蹭了十几分钟,我做到了没有半句催促,默默在门口偷看了3次,等哥终于穿好衣服去浴室洗漱的时候,我跟他提了一下穿衣服耗时比较长的事情,我们约定好晚上针对这个事情我们再谈谈。
我觉得孩子应该是不知道时间的长度,而我又不想催促,我理想中的早晨时光,是静而暖地各司其职,不是一声盖过一声的吼叫,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借用时钟上的刻度来让孩子直观明白每个环节还剩多少时间,整体还剩多少时间,接下去的谈话,我就跟哥提这个建议。
这一年多以来,晨间惯例,就是这样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反思,才一步步地认识自己,认识孩子,也在这个过程当中,渐渐知道孩子的个性是什么,什么话会让孩子炸毛、愤怒,什么话孩子无感,什么话会让孩子合作。
无论什么育儿理念,只能告诉你一个个的理论,而具体到一个个活生生、充满成长的个体,只能先生搬硬套理论,再从实践中个性化,最后再升级优化,形成自己独特的带娃方式。
也只有失败了很多次、不断自我打脸后,我们才能深深知道:孩子的问题,就当把球踢给孩子自己,把责任和权利还给孩子。而当别人说:“你真会带孩子”的时候,淡淡一笑,默默地人后不断学习,不断自我更新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