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星期三下午,我们相约光大银行五一路支行,开读《非暴力沟通》第三章“区分观察和评论”。
“观察”是非暴力沟通四要素之首,是沟通的基础。在我看来,这里的“观察”是指一个人看到(或者听到)的,正在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事实,类似于摄像机记录下来的画面和声音。
我们日常的语言,“他是个懒惰的人”、“那是个愚蠢的孩子”、“你太大方了”、“丽丽长得很丑”等等,都在“观察”加了“调料”,成了“评论”。甚至,“厨师”也是个评论。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曾经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p29)书中举了“大嘴巴校长”的例子,我们深切地体会到,不受旧习惯束缚,学会区分观察和评论,并不容易。(p30)
非暴力沟通并不要求我们保持完全的客观而不作任何评论。
它只是强调区分观察和评论的重要性。
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人们将倾向于听到批评,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p27)
如果你是欧文,你听到别人说,“欧文是个差劲的前锋”,你会是什么反应?
怒目圆睁、咬牙切齿,或者,耷拉着头、灰心丧气?
生活中,你听到类似的不中听的话的频率高吗?
你说出的话语,有哪些是含有评论的而自己没有觉察到的?
“这孩子太粗心了”,“你总是丢三落四的”,“你这个人就是大事干不了,小事不想干”,“你们老师太不称职了”~
对方听了你说的话后,什么感受,你在意了吗?
把评论的话语,还原回观察,是这样的,“在过去的5场比赛中,欧文没有进一个球”,这是真实发生的事实。
这是事实的一部分。可能是时间链条的一部分,可能是空间的一部分。
书友桂花香提到了盲人摸象。是的,每个人的观察是事实的一部分。不同人的观察,是互补的,不是矛盾的。
读书会现场,我们讲到“隧道中逆行的人”以及“一起旅游的情侣”的观察,观察者有角度和侧重点的局限性。
所以,“眼见为实”吗?
这一次的读书会,我们读得细,谈得也很深入。
说到“评论”,几个书友都认同,负面的评论会导致情意不通。说到正面的,也就是积极的评价,大家就意见不同了。比如,如果评价一个孩子是“阳光开朗的”,书友多宝妈认为,可能会限制这个孩子呈现真实的自己。我提到了一个真实发生的故事(事故),一个大家都认为阳光开朗的孩子,在留学期间自杀了。现在敲这几个字的时候,我还有心痛的感觉。
在读书会接近尾声时,桂花香面带微笑的,轻声细语,“我认为正面的评价,对人还是有鼓励作用的。” 时间有限,没来得及聊到这句话后面的故事。她的儿子,初中毕业时考到少年大学,预本硕连读,是很多人话语中的“别人家孩子”。
关于“正面的评价”,你在生活中,有怎样的经验?
上一次的读书会,时间过去十几天了,书友燕尾服说的儿子的故事,还在我耳边。
儿子:“妈妈,你得学学做饭呢吧?”
妈妈:“嗯?为啥?”
儿子:“哦,你以后给我儿子做饭,这水平?”
妈妈:“哦?我以后要给你儿子做饭吗?”(妈妈惊奇、好奇,他眼前的儿子才高二呢!)
儿子:“是啊,就像奶奶现在给我做饭一样啊!”(儿子很笃定哦!)
这个高二的儿子,可有趣了,会想到未来自己买别墅,自己做高科技,会想到妈妈的养老,还会想到带奶奶到国外生活的文化差异。
读书会上,还聊到一个很接地气的话题,孩子眼里的我们,与我们眼里的自己的父母(公婆),是一样不可理喻的么?
亲子关系,包括我们和孩子的关系,也包括我们和自己父母的关系。这是一个关于爱和幸福的话题。
我们读、聊到六点过了,才意犹未尽地走出来,银行早已关门,库车已在门口等候,夜幕正在落下~
非暴力沟通,可以运用在生活的一言一行中,可以运用在日常的起心动念中~
国庆中秋长假已经过去,深秋款款而来,光大子悦非暴力沟通读书会继续进行中~
10月11日(星期三)下午 14:45~16:50
光大银行五一路支行
全公益,你想来就可以来
也许,你会多一个视角看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