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吴建永(美国乔治城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教授)
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Chinese Scholarship Council, CSC) 近年来每年都资助上万名学者到西方国家进行学习和访问。
这说明中国的科研发展政策逐渐走向成熟:初级阶段的政策主要是吸引少数领军人才(百人,千人,江,河海计划),而高级阶段的政策则重于“千手千眼观音”,派出大批从学生到教授不同水平的学者,到外国实验室中亲历西方科学研究过程。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最有可能把大部分国外实验室的优势引进国内,逐渐实现把世界基础科研的中心转移到中国这样一个可行的历史进程。
对于迅速增长的留学人数,国内的留学人员和国外的实验室都有个适应过程。在开始时免不了产生不必要的浪费,如优秀的学者申请不到基金,而CSC的过剩名额又没人申请;留学人员不能融入国外实验室环境,而且国外的导师又不能发挥“免费”学者的能力。更有少数留学人员不努力,混日子,游山玩水等等各种情况。
这些负面情况是相辅相成的,如越不能融入实验室就越不被导师器重,因而越不能发挥能动性,只能游山玩水混日子等等。以下我想用自己近十年来的经验谈一下如何避免上述的负面情况。
1导师(host)的几要几不要
作为导师,最需要避免的就是拉着一张Boss(老板)的臭脸开组会,逼进度,要数据。而最需要的是亲自花时间和学生一起定题目,做实验,读文献,讨论数据,写文章。导师和老板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导师类似于中国传统上的师傅,没有言传身教不成为导师。
最近大家读过一位34岁科学明星张锋的成长经历。张锋回忆说他的第一个导师John Levy 每天下午会坐在休息室里,一边喝茶一边在白板上写写画画,给这个高中学生解释有关分子生物学的一些概念。对一个高中生能如此用心实属罕见,足以让这个超级明星感一辈子的恩。
如果你确实没有这样的时间和耐心对待你的CSC学者,在开始的时候多花点时间绝对是值得的。开个好头至少可以让其后的几个月进度更快些。导师花的时间和实验室里其他人的时间还是不一样的。
当然作为导师也不是超人,给学生的时间不能无限多。有的学者到美国放下行李第二天就来实验室,而且以后工作也很努力,天天见人。有这种认真的态度就需要导师多花时间,让他/她领导或参与更多的项目,带领组会,参与更多的文章。
作为CSC的访问学者的导师,学生工作时间很短,水平很差是可以预料的,所以作为导师更要耐心,关键是碰到水平低的学生不要急。
我见过的很多大师对学生的要求非常低,有的说“只要是能喘气就行”。这就是大师级的自信。我个人来美国之前连一篇发表的文章都没有,我都奇怪我的导师为什么会要我。后来他说要我的原因是觉得我会做中国菜(实际当时还真不会,只会把所有东西都炸一炸然后加酱油拌上辣椒端上去)。
我们作为第一代移民的华裔导师,身世坎坷是肯定的,但是自己成功后不能把自己遭遇的不公情绪发在学生身上,反过来要用亲身经历来体会学生的不容易。
现在的学生肯定没有我们当年那种一边在饭馆端盘子一边念书的奋斗精神,所以尽量不要用自己的经历衡量别人。有的导师和我抱怨,“我漏夜给他写文章,而他自己带孩子去旅游”。碰到这种情况就需要有定力。毕竟你是通讯作者,漏夜赶工也是应该的。
我个人认为对待CSC学者,有个三个三分之一的度就行了:就是三分之一的时间工作,三分之一的时间发展个人兴趣(personal development),如听学术报告,参加会议,访问其他院校。还有三分之一用于是学者个人和家庭(购物旅游,孩子上学,考驾照买房子)。
当然极少数人真努力,时间全用在工作上,这种人将来就会有出息了。但任何时候真正努力的人和真正成功的人都是少数,每年几万人,有几个出息了就不得了。二十年后“萝卜儿”奖就会被中国包圆,就像现在乒乓球赛似的。所以作为一个导师,你的大部分任务不是培养“萝卜儿”奖学者,而是帮助你的学生享有一段比较愉快的人生经历。
讲个故事:美国神经科学界都知道有这么两位大科学家,都在三十来岁出了名。可是一位对学生好,每个学生都用心培养,积极推荐,后来学生遍布美国高校当教授。另一位心眼窄点,老跟学生闹别扭,学生的学术生涯都坎坷,对他也几乎都有微词。
结果是第一位得了“萝卜儿”奖,因为好多学生不停地每年提名。另一位则逐渐在业界消声灭迹了。所以一个人成功与否不要只用个人发了多少篇CNS文章来衡量,好文章发腻了也要在乎学生背后怎么说你(包括现在进行时和将来过去时)。
2访问学者必胜秘籍
秘籍一是“第一推动原理”。就是说你第一天做得好就给其后的一年打下基础,你这一年访问圆满就给你一辈子的学术大发展打下基础。这些都是非常显而易见的。
你给人的第一印象好,马上在人眼里高一头,就更容易受人帮助,受导师信任,更容易出成绩。而你做出一点成绩,立刻就会被大家看好,更容易出更多的成绩。在访问的阶段得一篇文章,就能让你回去更容易得到青年基金,更容易申请上基金委的面上项目。所以做事情要早,做大事更要早,这是心理学中定立的理论。
可是许多人都说,我第一印象已经搞砸了,一年过去一半还没起色,第一推动肯定不行了。这种说法也不对。其实你的每一天都是你余生的第一天,每天都能给别人一个全新的印象。所以,不要需要等明天,等下周,等导师开会回来,等自己回去以后……要像禅家机锋里说的那种 “现在就是转运的最好时刻”。
第二秘籍叫语言领先。出来留学,咱语言差是肯定的。现代社会,语言和文字是最重要的工具。没错,不管文科理科,语言不行寸步难行。所以你到一个新环境一定要硬着头皮交流。这个也有第一推动原理,第一天难第二天就容易些了。
有研究证明一个人听一种完全陌生的语言,只要听20小时左右就能有点眉目,听出单词间的断点 。所以一定要无时不刻地听。即使是完全不上心地挂个耳机听广播,你的脑子也在不断地被这新语言刻画着,不久就会来个突变。
一般学校学术报告很多,应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尽量去听。听学术报告提问是一大难关。所以开始时先训练听完了上去和报告者打个招呼,逐渐借这个机会问个问题,最后过渡到能够打断发言问个好问题。达到这水平也算个知名学者了(当然问题太多了也会变成知名搅屎棍,个中的火候您自己掌握吧)。
第三秘籍就是学徒精神。所谓学徒就是对导师的实验室有所奉献。你能给的奉献也许就是抢着刷瓶子,做卫生,替别人分担下动物房,但这也很重要,表示你在乎(appreciate) 导师和其他人给你带来的工作环境。不要认为你周围的一切条件都是理所当然,每一尺实验台每一个玻璃瓶都有多少人奋斗,你导师为这么个实验室奋斗过不少年呢!
学徒精神的细节,国内有篇辗转传抄的奇文叫《如何在进入实验室后出类拔萃》,我特地考证了一下编辑在我的博客里(http://blog.sciencenet.cn/blog-91685-562515.html)。
第四个秘籍是扬长避短,就是你尽量要利用你的长项来工作,不要和学不会的东西死磕。这点在短期访问中尤其重要。比如在一个集体里,有人能写会画,那就尽情去写去画给人看,这样就可以遮掩你不会编程的短处了。CSC学者里,有人天生就会折腾计算机,有人手巧做得一手好手术,你的长处你自己准备吧,到新环境里去露一手,让人刮目相看吧。
秘籍一过三条就不值钱了。所以下面五六七就不多说了。有人认为怎样应对变态导师,怎样和竞争者见招拆招都很重要,而我却不那么认为。自己尽量充满正能量地对人对事,国内的厚黑学那套就留在国内吧。我相信神经不正常,故意折磨学生的导师是极少数,而更多的情况是要避免误会,争取与导师愉快合作。
以上都是兄弟我这辈人的血泪教训总结出来的,您能多听我一句就能少掉进一个泥坑。最后祝您留学愉快。
本文获作者授权刊发,原标题为《如何善待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
知识分子,为更好的智趣生活。
投稿、授权事宜请联系:zizaifenxi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