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这种现象是由于贴上标签后引起的,故称为"标签效应"。
最近,我每天都在做高能量的打卡,打卡内容就是,用一句话来设定自己成功的频率,也就是给自己贴上一个积极正面的标签。
比如:我喜欢我自己,无论什么样的我都可以。
我是一个幸福的人,我用心体会每一刻的感动。
我是一个负责任的人,我会认真完成每一个任务。
当我早上给自己贴上这样的标签后,总会让自己内心不由自主地想要往这个方向努力。
所以“贴标签”做得好的话,是会给自己设定成功的频率,帮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创造更多成就的。
一、标签效应的来源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由于兵力不足,而战争又的确需要一批军人。于是,美国就决定组织关在监狱里的犯人上前线战斗。为此,美国特派了几个心理学专家对犯人进行战前的训练和动员,并随他们一起到前线作战。
训练期间心理学专家们对他们并不过多地进行说教,而特别强调犯人们每周给自己最亲的人写一封信。信的内容由心理学家统一拟定,叙述的是犯人在狱中的表现是如何地好、如何改过自新等。专家们要求犯人们认真抄写后寄给自己最亲爱的人。
三个月后,犯人们开赴前线,专家们要犯人给亲人的信中写自己是如何地服从指挥、如何地勇敢等。结果,这批犯人在战场上的表现比起正规军来毫不逊色,他们在战斗中正如他们信中所说的那样服从指挥、那样勇敢拼搏。
后来,心理学家就把这一现象称为“贴标签效应”,心理学上也叫暗示效应。
二、标签的作用
标签效应一般有这四个作用:以点概面、类化作用、暗示作用、指向作用。
“以点概面”指的是,原来个体的很多特征,都散落于整体之中,某一特征很难为人特别关注,只有当它被重点关注时,才会被人注意和认知。
“类化作用”指的是,某一特征被标签后,人们就会按照所贴的标签去理解,去反映这一特征所代表的个体。
“暗示作用”指的是,一个人一旦被贴上某一标签,即使没有标签所具有的某些特征,由于标签的作用,常常会暗示自己必须与标签内容相一致,否则自我认知会失调,心理就会不一致。
“指向作用”指的是,一个人一旦被贴上某一标签,他往往会认为,我即使再努力,也很难摆脱这一标签的消极作用。因此就会产生“破罐破摔”的念头,放弃自己努力的方向,而转向标签所定的方向,而转向于标签所定的方向,从而更像标签所具有的特征,成为名副其实的“标签人”。
三、生活中的“标签效应”
其实,我们在生活中,标签效应无处不在。
有句话大家都听过:“说你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行也不行。”
特别是在教育中最明显。比如,某些孩子特别会考试,他们考试的成绩好了,就会被贴上“好学生”的标签,而被老师和同学们另眼相待,而他们的自信心往往就在这种被夸奖、被鼓励的过程中建立起来,也更愿意去积极主动地好好学习。
而有些孩子因为不会考试,或者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被老师和家长们评价为“差等生”,即使他们某一次考试成绩很好,也会被质疑是抄袭得来的。因为不被人认可,于是成绩越来越好。
以上的例子只是“标签效应”的缩影。
而“贴标签”背后的心理依据,在很大程度上,是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的“交锋”。
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容易给别人贴上那种消极的标签,即夸奖别人的时候总是强调天赋的作用,忽视努力的程度。容易给他人形成“如果我不聪明,就做不好事情”、“如果我没有这种才能,就很可能失败”的固定性思维。
当他们遇到困难时,因害怕有损“聪明”的标签,畏惧挑战,惧怕探索未知,更不敢挖掘自身内在能力。给他人轻率地贴上否定的标签,容易压制或泯灭一束积极向上的火苗,过早限制了他们的发展空间,浪费掉他们的内在潜能。
而成长型思维,则会给别人贴上积极的标签。同时,因为他们不会在乎别人的看法和评价,不受常人眼中的刻板印象之所害,而是将注意力用到自己身上,用行动和成绩来更好地反击它,愿意为了自己的目标去跟厉害的老师或教练学习。
那些被贴上积极标签的人,懂得运用成长性思维模式,体现或注重个人努力、对目标的专注性、对更多策略的探索、一起学习的同伴等方面,助力自己更快提升能力和取得成就。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在不经意间给别人贴上了或好或坏的标签。这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判断与对方沟通交流时应采用什么态度和沟通方式。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贴标签”行为都很正确。所以,为了让我们能够结交到更多良师益友,不如,我们多给对方贴上一些积极正面的标签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