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把本书中的原则和正确的态度结合起来时,我们就有了一个极好的管教工具箱,可以用来帮助孩子形成让他们受益终生的品质。没有哪一种工具能适用于每一个孩子和每一种情况,所以,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是令人欣慰的。
一、卫生间的使用技巧
“积极的暂停”的目的是为了让你等到能接通你的“理性大脑”,以避免你用“爬行动物脑”去解决冲突。所以,某种程度的撤出是有益的。
在你撤出之前,要先向孩子解释你打算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做。这种解释可以在家庭会议上做,也可以单独进行。你可以告诉孩子们:“当我生气的时候,我会去找个地方让自己平静下来,直到我的心情好起来并能和你一起找到一个相互尊重的解决方案。”这对你的孩子是一个很好的榜样。
卫生间是家长撤离冲突的一个好去处。如果你需要经常去卫生间冷静,你或许应该把卫生间收拾得尽量舒服一点,比如放些书、杂志在里面。
要安慰孩子们,你的离开不是要离开他们,而只是为了照顾你自己的情绪,因为你知道只有当大家的情绪都好起来时,才可能互相尊重、互相合作地解决问题。
二、小说的使用技巧
由于老师不能把孩子们留在教室里独自走开,老师撤离冲突可以采用的一个方法是坐下来读一本小说。
把你的打算告诉孩子们,让他们知道,你的任务是教,他们的任务是学。如果他们不想做他们的工作,你就无法做你的工作;所以,从现在起,只要他们的干扰使你无法教,你就会坐下来读小说,等他们准备做好他们的工作时,就来让你知道,那么你也就可以做你的工作了。
这个办法对于小学的孩子们最为有效。如果用于十几岁的孩子,可能会造成灾难,因为他们更在乎的是同龄人的认同,而不是老师的认同。
三、积极的 “暂停”
应该在平静、愉快的时候把“积极的暂停”教给孩子:“当你感到烦恼或生气时,到你自己的房间去做些能使你感觉好起来的事情可能会有帮助。你可以读读书、玩玩具、听听音乐或睡一会儿。然后,当你心情好起来了,你就可以出来找我,咱俩再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这不是在奖励不良行为,而是在示范一种在生气时尊重地处理自己情绪的方式——有什么情绪都没有关系,但不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3岁以下的孩子还太小,不该被送去(或自己选择去)“暂停”——哪怕是“积极的暂停”。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去“暂停”。
四、决定你自己要做什么,而不是让孩子做什么
要使一个办法取得成功的关键:
1.让孩子们提前知道你要做什么。
2.采取和善而坚定的行动,而不是光说?
3.不要管那些让你陷入权力之争或报复循环的诱惑。
4.当你坚持自己的新计划时,不要管孩子们的不良行为看上去是在“放过”他们。
5.要对自己的新计划保持始终如一,孩子们就会学到新的回应方式(他们会明白你说到做到)。
以下的例子是决定自己做什么,而不是让孩子去做什么:
1. 不要去要求孩子们把自己的脏衣服放进洗衣篮里。你只需要决定你只洗放在洗衣篮里的衣服。孩子们会很快从想穿干净衣服时却没有干净衣服的自然后果中学会该怎么做。
2. 不要唠叨孩子们去打扫厨房。你只要决定,厨房不干净,你就不做饭。一开始,孩子们可能觉得饿了就自己弄个花生酱面包也不错。但不用多久,他们就会吃厌,而且他们很快就会明白,如果要享受生活中的晚餐,“合作”就要是双向的。
不要把这一方法扭曲成权力之争或报复循环。这里的关键是,不要在意孩子在这种情况下会怎么做。换句话说就是,如果孩子宁愿穿脏衣服也不肯自己把脏衣服放进洗衣篮里,你也不要在意。如果孩子宁愿吃花生酱面包,也不肯收拾厨房以便你做饭,你也别在意。
五、情绪的撤出
冷静期的目的是从当时的情形中撤出来,等到情绪上的冲突平息下来,而不是进入权力之争或报复循环。然后,你才能够理智地解决问题。
情绪撤出并不意味着爱心的撤离。它意味着从造成冲突的情绪中撤离出来。任何一种形式的撤出,都应该紧随上鼓励、训练、将孩子的行为转向积极方面以及在冷静期之后解决问题。
六、日常惯例表
通过花时间训练孩子、让孩子参与制定日常惯例、参与解决方案的制定以及和善而坚定地执行决定,就可以避免早晨的混乱和争吵,也可以避免就寝以及就餐时的争斗。
如果是孩子们帮助建立起来的日常惯例,就会尤其有效。
七、 睡前分享
孩子们在睡觉前折腾父母的一个原因是因为他们能感觉到父母这时总是在想摆脱他们。当孩子们察觉到你急急忙忙想摆脱他们时,他们会觉得归属权感受到了挫折。然后,他们就会通过要求喝水、要上厕所,或者哭着说自己害怕来做出失望行为。
花几分钟睡前分享的时间非常有助于消除这种烦恼。当他们感觉到你真的很享受和他们在一起待几分钟来分享一些事情时,他们就能体验到归属感,而不再需要做出不良行为。
让孩子说说这一天最伤心和最开心的事,非常有助于使孩子感到满足。你也要说说自己这一天中最伤心和最开心的事。你要先听孩子说,然后你再说。对孩子们来说,有人愿意花时间听他们倾诉、与他们分享自己的事情,就会产生一种归属感。这通常就足以使孩子满足地入睡了。
八、避免就餐时的争斗
就餐时间已经变成了一个战场,以至于你会想孩子宁愿挨饿也不吃饭。其实,他们不是宁愿挨饿,而是宁愿感受自己的力量也不吃饭。
让孩子们参与是避免就餐时出现问题的最好的方法,要在家庭会议上用一些时间安排下一周的菜谱。
全家人一起在一周“家庭晚餐计划表”中每一天的栏目里填上谁做饭和做什么饭。这也营造了一种合作的气氛。当每个人都参与制定计划时,孩子们就会更愿意吃别人选的菜,因为他们自己也选了一些。
九、不介入孩子们之间的争端
当大人拒绝介入孩子们的争端,或者通过同等对待他们而使双方“处境相同”时,打架的最大动机就被消除了。
在有些情况下,要对孩子们打架置身事外会有困难或者不可取:
1.有些大人发现几乎不可能对孩子们打架漠不关心,尽管他们想相信这是最好的做法。
2.当孩子太小时,他们可能会对彼此造成严重的伤害,比如两岁的孩子用玩具消防车去砸6个月大的小宝宝的头。
3.老师们要为学生的安全负责,不能对学生们打架袖手旁观。
如果你不能忍受置身事外,并且决定介入孩子们的打架,最有效的办法是“让孩子们处境相同”。不要偏袒以防或试图确定是谁的错。
另外一个“让孩子们处境相同”的办法是给双方同样的选择。“你们要么停止打架,要么到外面去解决战斗。”或者“你们愿意各自去自己的房间,等你们觉得不会打了再出来,还是想一起到一个房间里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随你怎么说或怎么做,只要能同等对待双方就行。
十、无言的信号
你让孩子参与解决问题时,如果制定的计划中包括一些无言的信号,以帮助大人们学会闭上自己的嘴巴,就会更有效。
十一、给孩子提供选择
当孩子们不回应要求时,常常会回应选择,尤其是当你在给出选择之后加上一句“你来决定”的时候。给出的选择应该是尊重的,并且应着重于情形的需要。
年龄小的孩子缺乏能力承担很多的责任,所以给他们的选择应该更加有限。年龄大的孩子有能力做出更多选择,因为他们能够为自己的选择造成的后果承担责任。
当给出选择时,每种选择都应该是大人能够接受的。
如果孩子们不想要你给出的选择,而想要别的什么呢?如果这个“别的什么”是你能够接受的,那很好。如果是不能接受的,你就说:“那不是一项选择。”然后,再重复一遍你给出的选择,以及“你来决定。”
十二、“你一……我们就……”
“你一收好你的玩具,我们就去公园。”这句话通常比下面这句话更有效,“如果你收好你的玩具,我们会去公园。”前者在孩子听来是和善而坚定的陈述,表明了在规定的条件下你愿意去做什么。后者在孩子听来(而且往往也是大人的本意)却像是对权力竞争的一个挑战。
“你一……”应该以一种能表达出如果条件不满足你就退出的语气说出来。然后,你就不要再去在意,要让孩子们去体验自己的选择带来的后果。
十三、零花钱
零花钱不应当用来作为对孩子的惩罚或奖励的工具。
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以及想要一些比较贵的东西,比如一辆自行车时,你应该让他们为买自行车攒一定的钱。当孩子们自己投入一些钱买来东西时,他们会更加负责、更加珍惜。如果孩子们损坏了别人的财物,也要用他们的零花钱去赔偿。
每一个管教工具都与我们息息相关,都值得我们去认真探讨学习。管教工具越多,解决问题的办法就越多,办法总比困难多的。
总结:这章主要讲述的是:1.要结合自己孩子的特点去选用合适的“管教工具”。2.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用“理性的大脑”冷静地处理问题。